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服飾之:清代滿族旗鞋

清朝服飾之:清代滿族旗鞋

?族婦女的鞋稱為「旗鞋」,極富特色。由於滿族婦女從小騎馬,從不裹腳,她們習慣穿這種鞋,尤其是貴族婦女,普遍穿這種鞋,所以稱為「旗鞋」。


清代花盆底鞋這種繡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在中間,三寸多高,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


旗鞋的面料為綢緞,上綉五彩圖案。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

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現在都已不穿了。


隨著年齡增長,鞋底高底也逐漸降低,一般老年或勞動婦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

清朝服飾之:清代滿族旗鞋


關於花盆底鞋的起源:


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佔領的城池,便學著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於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展壯大的目的。


人們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越做越精緻美觀,成了後來這種樣子。


第一、認為滿族婦女愛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雙腳。


第二、認為滿族婦女,為了增其身高,表現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

第三、滿族婦女上山勞動為防蚊叮,同時免使鞋底遭泥濕。故習慣在鞋底部附木塊,後發展為花盆底鞋。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海浪(微信號:cn13714009527)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漢朝那些事兒


薦語:漢朝分西漢、東漢,起於高祖劉邦,其間王莽代漢,滅於曹丕。「漢族」之稱也是由此而來。有漢一代,名人高士迭出,才子佳人無數,諸君共賞之。


菜根譚名句


薦語:嚼得菜根,百事可為。菜根譚其文簡煉明雋,兼采雅俗;其義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每日一讀,氣爽神清。

傳統文化故事


薦語:分享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儒釋道文化、修身養性、子女教育等中國博大精深的智慧!


上下五千年


薦語:惜秦皇漢武,嘆唐宗宋祖,觀沙場熱血,品士子風流,以人為鏡,以史為鑒!


紅樓夢賞析


薦語: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薦語:《黃帝內經》為歷代醫家尊奉的醫學聖經,它從飲食、起居、勞逸、寒溫、七情、四時氣候、晝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環境、水土風雨等各個方面,確立了疾病的診治之法。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清朝建立以後的滿人如何處理與漢人之間的關係?
清朝皇帝居然是這樣洞房的……
清朝皇后知多少?最有福氣的清朝皇后是誰
清朝史上乾隆皇帝為何搞翻案把袁崇煥抬上神壇?

TAG:清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清代滿族宮廷服飾制度
老照片:大清國女子服飾,滿族婦女穿「旗裝」梳「旗髻」!
清朝滿族婦女髮式「旗頭」
古代保衛皇帝:明代靠特務清代用滿族
追憶清代滿族旗裝,取代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飾
滿族服飾 滿清傳統男女髮飾是怎樣的
滿族服飾 滿族傳統服飾簡介
晚清北京老照片,滿族新娘,大清官員,修腳師,出殯旗手,更夫
清代滿族服飾展在北京開幕 再現滿族園居生活特色
清代的俄羅斯旗人:後代都被歸入了滿族
滿族旗鞋與漢族弓鞋的對比
清朝八旗軍不只有滿族八旗?
滿族傳統服飾中的帽子
滿族建築遺產豐富的清王朝發祥地烏拉街鎮
金國女真族和清朝滿族是同一個民族嗎?
清朝女性影像:漢族新娘和滿族新娘裝飾大不同
清朝老照片:滿族貴族小腳女子,和宮廷劇相差甚遠!
皇漢別再冤枉滿族和元清吧
晚清 逛街的滿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