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近日一組女醫生在手術前穿鉛衣的圖片新聞在互聯網上得到了廣泛轉發。這組圖片展示了重慶某醫院的女醫生,在手術前除了手術服,還頭戴鉛帽、身穿鉛衣,甚至還戴上了鉛圈、穿上了鉛內褲。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如此大費周章,全是因為她馬上要進行的是介入放射手術。

一、介入放射手術中輻射防護太重要

隨著X線技術應用於臨床,介入放射手術已經逐步成為了全國各醫院的常規手術。

它是通過X射線透射人體後產生影像,用來指導醫生進行臨床操作的。這類手術具有療效穩定、併發症少、創傷小、適應證廣泛、術後恢復快等優勢,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眾多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並且發展勢頭迅猛。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但有利有弊,用於手術的X線機散射出的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有著獨特的性質,如觀光作用、熒光作用、電離作用、穿透性和生物效應,並能使氣體游離,對機體細胞有很強的破壞作用,因此它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損害是客觀存在的。

科學研究顯示,X線穿透人體時可引起細胞物理學、化學反應,並可能導致染色體結構畸變,由此對人體產生損害,且其損害為累積效應,尤其對性腺(男性睾丸或女性卵巢)、甲狀腺、骨髓、皮膚等生長活躍的組織器官損害更為明顯。比如,男性睾丸受到X線照射後可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活性減低,而卵巢受到照射後可出現明顯的內分泌失調、月經紊亂、暫時性閉經或永久性停經,甚至誘發惡性腫瘤。

在所有放射職業醫生中,介入手術醫生所受照射量最大,受照劑量是傳統放射人員的數倍乃至數十倍!

鑒於暴露在X線環境中對人體的嚴重損害,從事介入手術的醫務工作者通常會採取各種防護性措施,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進入人體的X線劑量。而X線對醫師的損害往往是由散射線引起,該類射線穿透力有限,所以通過有效的防護可以明顯減少甚至阻擋由此而造成的損害。

鉛是一種重金屬,它就可以有效阻擋散射性X線,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介入手術的防護設備和服裝製造中。比如常見的有手術室鉛玻璃防護屏,手術人員穿戴的鉛防護服、鉛圍脖、鉛面罩、鉛眼鏡、鉛手套等。而網上這則圖片新聞中廣受熱議的鉛內褲,則是保護醫務人員性腺的最重要裝備。

二、哪些疾病需要在X線下進行診斷、治療

眾所周知,常用的疾病診斷工具CT、X線平片是利用X線透視進行工作的,但它們每次進行工作時所需時間短、散射的X線劑量較小,而且工作人員無需靠近機器、可在鉛防護屏的外圍,因此所接受的X線劑量極低,無需特殊防護。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一些需要進行介入學診斷與治療的疾病,則要求醫務人員在機器附近、X線照射下進行工作,此類手術操作所需時長各不相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不等。

比如,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周圍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診斷,需要進行血管造影檢查,通常需要大約半小時的介入操作時間。對於此類疾病的介入治療,包括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腦血管或周圍血管支架植入術、動脈瘤栓塞術等,常常需要至少1-3小時。除了血管性疾病,部分惡性腫瘤,如肝癌、肺癌,目前也可以在介入放射下進行腫瘤血管栓塞、瘤體毀損術,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三、普通人需要穿鉛衣防輻射嗎?

在了解到鉛衣是防輻射的以後,不少人想問,我們普通人需要穿鉛衣防輻射嗎?

大部分時間是不需要的。

首先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長時間大劑量接觸射線,就沒必要做輻射防護。

有時,會有做CT的患者提出用鉛衣覆蓋或者包裹非檢查部位的要求,醫生會盡量滿足,不過其實診斷設備的設計都是通過安全標準的,對患者造成的輻射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並不需要專業的輻射防護。

如果登錄購物網站,可以搜到大量真假不一的鉛衣防護服在售賣,價格從一百多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打出的名號是重點保護「未成年人、孕期前後人員」。

實際上,鉛衣全身重達幾十斤,僅上衣就有十幾斤,先不說他們是否需要這種程度的專業輻射防護(已經有多篇文章分析孕婦是否有必要穿防輻射服),未成年人和孕婦根本不適合穿著這麼笨重的服裝。

如果為了防護生活中那點輻射,讓未成年人和孕婦的腰椎、脊椎、膝關節每天都承受幾十斤的重壓……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毒新知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醫生防輻射穿的鉛內褲,普通人需要穿嗎?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怎樣製造懸疑才能引發口碑傳播?
年底要不要跳槽?HR親授五條鐵律
微量元素檢測不靠譜,父母為啥還給孩子測?
自媒體原創泡沫太多,業內泛濫不堪
胖子們有救了:利用基因數據可實現精準減肥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愛德華醫生防藍光護眼燈測評報告 1
7歲女童6齒蛀 醫生防蛀用妙招
愛德華醫生防藍光護眼燈測評報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