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現在人出行,代步工具往往是私家車。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人的代步工具,除了馬,那就是轎子了;現代的小型客車,之所以被稱為轎車,那也是由轎子引申而來的。由於古裝的影視劇看多了,以至於現代人認為古人乘坐轎子非常的普遍。其實,這是一個錯覺。按流行的話來說,轎子不是你想坐,想坐就能坐!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對於轎子來說,出現的歷史可謂久遠了。據相關的記載,先秦時期就有了轎子。不過它最初的作用與後代略有所不同,主要是作為過山時用的交通工具。古時,貴族士人出行一般都乘坐車馬。但是車馬在平地通行順暢,經過山路時,卻往往因為山高路險、坡徒道窄,無法通行。於是,便出現了轎子。《史記·河渠書》上說:"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這裡的橋即轎,因漢代之前無「轎」字。可見,夏朝就有了轎子,不過這時候還只是一種專用交通工具,僅限於「山行」。


最初的轎子,非常的簡陋。就是用兩根杠子托著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乘坐的人端坐其上,讓人抬著走。所以早期的轎子又被稱為「板輿」(輿,古代的車中裝載東西的那一部分,即車廂),因為抬在肩上,也被稱為「肩輿」。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大概是唐代以後,開始將中間的那塊木板換成了椅子,就是用兩根轎竿抬著椅子。乘坐著可以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手扶扶手,雙腳下垂,再也不用盤著腿,有點類似於現代景區里的「滑竿」。這下子乘坐的舒適度可大大改善了。之後又經過不斷地改進,椅子上面加個頂蓋、四周用布簾擋起來,這樣可以遮風擋雨,也增加了私密性。大概到北宋時期,加上了轎廂的轎子終於成型,基本成為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


儘管轎子出現很早,但官吏坐轎卻有相當大的禁制。


唐初,官員一律乘馬,坐轎者一般僅限於官員家屬。後來乘轎之風漸盛,到了唐武宗時,立下定製,除三品以上的高官及致仕(退休)、患病者外,其餘 "不限高卑,不得輒乘擔子"。即使官員外派,途中患病以致無法乘馬,也要按照規定上報,經批准後,方可自己出錢坐轎。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古代轎子圖


到了北宋年間,士大夫們認為乘轎是"以人代畜",有違傳統道德,所以 "皆不甚乘轎"。如王安石貴為宰相後,按規定可以乘轎,他謝絕說:"自古王公雖不道,未嘗敢以人代畜。" 他的政敵司馬光,雖然和他政見不和,在這一點上倒是意見統一,出行都是馬車,「不喜肩輿, 山中亦乘馬」。後來歲數大了,皇上念及他年事已高,特許其乘轎,司馬光卻"辭不敢當"。


及至南宋,因宋室南渡,偏安一方。由於江南一帶多雨,宋高宗因"揚州街路滑,始許朝臣乘轎"。從此以後,轎子成為標配,文武百官出行,均以轎代車馬。理學家朱熹亦嗟嘆:"至今則無人不乘轎矣!"



趣話中國古代轎子的歷史和發展


明朝初年,對於官員乘轎又加以限制。朝廷曾規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許乘轎。」到了明朝中葉,定製逐漸放鬆,三品以下各級官員也開始乘轎出行。此後,直至清末,乘轎之風盛行,轎子一直是官場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燈國學 的精彩文章:

「弄臣」是什麼樣的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一則謎話,引出一段百年前鴛鴦蝴蝶派和金壇的佳話
你知道中國古代司法的鼻祖是誰嗎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鐘錶,古人又如何準確計時

TAG:華燈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日本女性的大家閨秀的真實樣子,原來她們也出門坐轎子
轎子的發展史:從大秦到清朝 從皇室到百姓
古代的「公車腐敗」:張居正的轎子需要三十二個轎夫來抬
日本古代時候的轎子,你從中看出了什麼?
兩區原創文學之滇中轎子雪山之戀
牛車都能是古代「公車」,宋代以後才流行坐轎子
昆明轎子山來了一群鳥,屬「赴中生子」代表,繁殖完成就去尼泊爾!
今天很堵吧,看看古代轎子的老照片舒舒心
轎子雪山,未經雕琢尋奇探險的旅遊勝地
兩百年前的日本,藝伎面無表情,貴婦出門坐的轎子很奇特!
百年前的中國傳統轎子長這樣,婚禮葬禮看清大不同!
實拍清朝末年的北京影像百姓生活,迎親的轎子和乘坐人力車的貴婦
圖說兩百年前的日本,藝伎面無表情,貴婦出門坐的轎子很奇特!
潘維:從轎子里下來的,老去的時光
裝三年啞巴學邪術!咒術戲耍小姨,鬼抬轎子游天下!
《那年花開》最精彩的莫過於躲轎子、血竭被罵、吳聘葬禮這幾場戲
慈禧太后出行的轎子,揭秘了慈禧太后早已經是「皇帝」,萬人之上
從轎子的顏色,可以認出誰是貴族,清朝轎子有什麼講究?
古怪愛好:王安石為什麼竟然不願意坐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