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皇帝死於梅毒是毫無根據的亂傳
愛新覺羅·載淳,清朝第十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是我們熟知的「同治」皇帝。
他是清文宗咸豐帝的長子,母親是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他的一生,有無數遺憾。太后垂簾,親王議政,宮府一體,當時的大清王朝雖然,內處「太平軍」與「義和團」兩大社會動蕩之間,外處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入侵之間,倒也讓大清有了難得的機遇。
畢竟,「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是在同治皇帝年間的。
但,我們關心的似乎不是軍國大事,而是同治皇帝的死。
公元公元1874年,同治當皇帝的第13個年頭,臘月初五,同治皇帝病逝。
對於同治皇帝載淳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則死於梅毒,二則死於天花。
死於梅毒
《清代通史》及一些正規學術著作里,甚至是民間傳聞都有同治皇帝微服出宮的故事。
說當年的同治帝微服出宮,嬉戲遊樂,經常出入一些煙館妓院。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同治皇帝死於梅毒之說。在野史《清宮遺聞》記載:同治到私娼處,致染梅毒,倒也印證了此例。
死於天花
清朝皇帝有一部「脈案檔簿」,關於同治死於天花的記載倒是源於這部《萬歲爺進藥用葯底簿》的脈案。
裡面詳細的記載了同治皇帝十三年,十月初三、臘月初五到死去前後三十六的脈案。
當時同治皇帝的癥狀說的是:「濕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盤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
這些年以來,歷史學界,甚至是醫藥學界教授和專家們都對這份《脈案》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因為它的翔實,符號當時的制度,被認為是可靠的。
而結合同治皇帝的病情和用藥情況來看,結合現代醫學,同治皇帝如同檔案中記載的一樣死於天花,而不是梅毒。
為什麼說同治皇帝死於天花而不是梅毒
論證同治皇帝死於天花而不是梅毒,除了《脈案》的記錄外。筆者認為,當有如此根據:
《四朝佚聞》里有記載說:"穆宗之崩,傳者不一,或雲天花,或雲內毒,而醫藥不能盡合……"
意思是說,同治皇帝的死因緣由說法不一,有說是天花,有說是梅毒的,楞是什麼醫藥都沒有用。
講同治皇帝死於梅毒,無非是要拉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的兒事,甚至是把同治與慈禧間的母子矛盾聯繫在一塊兒。
說當時的西太后慈禧專權,同治皇帝遲遲不能親政,內心是有多麼的憂鬱不快。為了舒心情緒,於是就有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的事兒。
實際上,同治皇帝常出沒於宮禁森嚴的大內,徹夜不歸的說法是缺少論據的。
首先,同治皇帝能帶著幾個太監夜間常出沒於宮禁森嚴的大內,在南郊微服整夜不歸,甚至是來不及召見軍機大臣或醉語胡言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無他,西太后慈禧專權跋扈,這個空檔,同治皇帝很難鑽。
再次,清朝的禮儀典章制度是非常非常的嚴格的。倘若說同治皇帝經常和他的伴讀恭親王的兒子載澂,從紫禁城裡跑出去青樓尋花問柳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無他,沒有史官的任何記錄在案。
那有人要說了,即便沒有史官記錄在案,典章制度嚴格,慈禧專權。同治皇帝,鑽空子的機會是可能有的。退一萬步講,即便同治皇帝真成功的在外尋花問柳了,但也不能證明他就是死於梅毒,畢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裡面的《萬歲爺進藥用葯底簿》脈案是經過古代記載和現代醫學綜合論證所得。
所以說,同治皇帝死於梅毒純屬無稽之談,天花才是真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山海經》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異數
※女兒國,存在消亡的秘密竟是如此
※60幅圖像預測了近1800年到2000年歷史
※《推背圖》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
※《紅樓夢》的原作者不是曹雪芹
TAG:清秋吟史 |
※清同治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是天花還是梅毒
※同治皇帝為什麼得梅毒 為何同治流連於煙花巷
※明朝一個皇帝死於食鴉片,清朝一個皇帝死於梅毒,皇帝這麼空虛?
※歷代都有皇帝喜歡尋歡青樓 同治因此染梅毒
※同治皇帝曾經染上的到底是天花還是梅毒呢?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謎團 同治帝死於梅毒嗎?
※梅毒治療要多久 梅毒怎麼治
※同治帝死於天花?梅毒?重點在這:這死相男人看清楚了
※歷代皇帝大都喜歡尋歡青樓 同治因此染梅毒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認為同治皇帝死於梅毒?動動腦子吧
※梅毒血清固定再認識
※醫院的椅子有可能傳染梅毒嗎?
※清朝短命皇帝:生母慈禧,死於梅毒;他是宋徽宗第二,卻沒他命好
※梅毒性心血管病、神經梅毒
※胎傳梅毒是性傳播疾病
※治梅毒別信「一針靈」小廣告,青黴素就是特效藥
※梅毒,文明滋生出的死神?
※這位放浪皇后:權利不弱武則天,淫亂更甚潘金蓮,死於梅毒!
※梅毒分幾期?有哪些癥狀?梅毒能治好嗎?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