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香港丨在這位「傘王」眼中,修傘就是一門藝術。

香港丨在這位「傘王」眼中,修傘就是一門藝術。





香港深水埗,


邱耀威的3平米小店,


里里外外,


密密麻麻全是傘。







平放的是摺疊傘,

掛起來的是長傘,


還有壘了一人高的裝傘紙盒,

除去中間一條窄路,


小店似乎已無處下腳。








此刻,留著一把大白鬍子的邱耀威,


正站在店門口給客人講傘的開合:


「震、震、上!


先震動傘布,邊震邊推著按鈕向上,


等它打開九成,就可以一下子推到位。


像叫傘起床吃早飯一樣。」







買傘的客戶跟著笑了,


在他的指引下,


「震震上」打開了傘。


邱耀威在一旁不停囑咐:


「這樣避免突然用力,傘骨不易受傷。」








收傘也有「規矩」,


先收回傘骨,


輕輕拍平,


然後沿著一個方向捋順傘面,


再收傘柄,輕合。







整個過程中,


不能旋轉,


否則容易扭壞傘骨。







這些「規矩」,


一天有多少人來買傘,


邱耀威就要說多少遍。


「如果每次都好好整理,


傘的壽命能提高五倍。」








他還多次在電視上示範。


有人問,你教會人家保養傘,


就不怕都不再來買你的新傘嗎?


他回答:


「不管賣傘、修傘、用傘,


我的理念都只是,要珍惜這把傘。」







邱耀威已年屆古稀,


但仍笑聲爽朗,


說話洪亮,


喜歡人們叫自己「威哥」。







清道光年間,


距今近二百年前,


他的先祖,


就已經開始在廣州從事傘業,


不僅賣傘,


還有個制傘的小工廠。







幾十年前為避戰亂,


他的父親帶家人遷居香港,


把小店的牌子「新藝城」也帶了過來。







邱耀威是第五代傳人,


20多歲繼承父業,


如今已有40多年。







原本他也接受手工定製雨傘。


客人挑選布面,


他打磨傘骨,


幾百次的打磨,


才能換來一把好傘。


費時費力,又不多賺錢。








但後來香港節奏加快,


人們再也沒有耐心,


等待一把傘的出世。










為了生計,


邱耀威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做傘,


只從別人那裡進了回來賣。







他進的傘分好幾個等級,


價錢從20元到200元不等,


但他從不一味推薦貴的給顧客。







「容易把傘弄丟的人,


就推薦他20元的;


念舊懂得珍惜的人,


就推薦他能用一輩子的。」








女孩來買,就拿給她,


一沾水會顯現玫瑰花的;


男孩過來,就幫他選,


像騎士劍一樣的大黑傘。








因為從小學的一身技藝,


邱耀威還幫人修傘。


時間長了,


修傘反而成了「招牌」,


越來越有名。


全國各地都有顧客,


拿傘過來讓他修。







他修傘用的工具十分簡陋,


幾把鉗子、喝空的咖啡罐,


但他用這些,


每年都能救活幾千把傘。








他把修傘當成藝術,


間隙框架,要一一衡量仔細。


傘骨的鏈接處,


很多人用鐵線接駁,


但他說鐵線容易傷人手,


堅持用針線,來回穿梭多次,系牢。







修傘遠遠不是,


換個螺絲、接根傘骨這麼簡單,


經過邱耀威之手的傘,


一定是天衣無縫,


看不出它曾經斷過。







如此下來,


大多時候修一把舊傘的錢,


要比買一把新傘多許多。


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修舊,


因為他們想修的並不只是傘。







一對7、80歲的老夫妻,


拿來一把散發著樟腦丸味的破傘,


一遍遍拜託邱耀威把它修好,


這是他們17歲時的定情信物。







一位高大帥氣的男人,


執意要修一把,


已經破爛不堪的粉色傘,


他說這是和前女友的美好記憶,


他想永遠珍藏。







還有一把傘,


印滿米奇的傘面,


安著小鴨子的把手,


是個老太太拿來的,


說是孫子在迪士尼買給自己的。







每把傘背後都有個故事,


那些故事刻在傘骨,


彙集到了邱耀威這裡。


他把傘修好,也將故事延續。







閑暇時候,


他也拿廢棄的傘骨、傘布,


或者宣傳單頁、易拉罐等,


做些小玩意。







金魚風車、盆栽……


SARS傳播的那年,


他做了兩隻會動的蜻蜓,


表示蜻蜓會將,


傳播途徑之一的蚊子殲滅。







做好的小玩意,


都在他的店裡,


掛著,擺著,


他當它們是藝術品,


有人出價一千也不賣。







每天上午9點半開門,


晚上7點半收工,


之後挑燈修傘。


四十多年來,


一年365天,


邱耀威幾乎沒有歇過業。







孩子們不打算接班,


他也沒有收學徒,


這份工作,又無聊收入又低,


他不想耽誤人家發展。







四十多年來,


他愛傘、惜傘,


也像傘一樣,


「無事時收起,


風輕雲淡;


風雨時撐開,


傘骨錚錚。」







他說,


傘像人,人如傘,


任何時候,


只要撐起自己,


萬事都能解決。




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46182832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從修傘鋪里走出的一代巨匠
傅抱石——修傘鋪走出來的畫家
傅抱石-修傘鋪走出來的大畫家
79歲大爺修傘每天只干半天活 一月輕鬆掙6千
年近80歲的大爺每天修傘,幹活半天,一月能掙6000塊錢
默默修傘40年:只要撐起自己,萬事都能解決
這個70歲的老頭,默默修傘40年,留下了10000份溫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