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一夜變窮的方式有很多,絕症、賭博、火災、車禍,大多是讓觀者抹淚嘆息的悲慘事件。但如果你是農村適婚男青年,還有一個較為喜慶的返貧方式:娶媳婦。

坊間流傳一則段子「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但這則段子讓很多農村男青年笑不出來,因為談感情真的很傷錢,傷筋動骨的那種傷。


談感情傷錢,談婚論嫁更傷錢


假如你不幸生在擁有五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甘肅省慶陽市農村,二十來歲,沒什麼文化,但是急於成家立業,擺在你面前的是兩大難題,一是找到適齡女青年,對方要願意嫁給你;二,支付少則十幾萬多則二三十萬的彩禮錢。


即使你僥倖攻克了難題一,也可能被難題二困住。按照慶陽農民的平均水準,2015年你的收入只有不到7000塊,如果沒有父母的資助,娶一個媳婦需要二三十年,這還只是彩禮,再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說是傾家蕩產毫不為過。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山東部分農村彩禮拿秤稱 3斤3兩百元鈔是標配


能稍稍讓你欣慰的是,不只是你,全國各地的農村,娶媳婦都需要十幾二十萬。而且越窮的人家出的禮錢越高,慶陽當地有句話說,「窮家出了個大價錢,富家出了個小价錢。」


面對天價彩禮,慶陽市政府閑不住那隻「看得見的手」,2015年5月,發布了《關於倡導婚俗新風加強農村婚姻管理工作的意見》,明文規定抵制天價彩禮。

但從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抵制彩禮並沒什麼用。


1949年以後至今,官方對待彩禮的態度一直以批判為主。雖然其他國家也曾試過廢除彩禮,但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政府這樣投入極大政治和經濟資源,去改造傳統的婚姻習俗。1950年的婚姻法第二條規定,「禁止任何人借婚姻關係問題索取財物。」


這是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試圖將收受彩禮這種「封建陋習」革除,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依然沒有成功。例如五六十年代的黑龍江省雙城縣下岬村,少數村民因為公然違背禁令,收受彩禮,成為批鬥的對象。


在官方的話語體系里,彩禮是「買賣婚姻」的體現。作家馬烽寫於1979年的小說《結婚現場會》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女主角的父親執意索要彩禮500元,村幹部想把他當作「買賣婚姻的壞典型」批判一番,而村裡幾對不收彩禮的新婚夫婦則被當做正面典型參加結婚現場會。


廣西某地少數民族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 /CFP

在1949年至改革開放這樣嚴酷的政治環境里,官方的禁絕尺度頗為嚴厲,將彩禮視為封建陋習加以批判,但依然根除不了,更不要說改革開放以後沐浴在資本主義之中的當代中國人了。80年代後,官方並沒有放棄對婚姻生活的干預,除了彩禮,在實物禮物、婚姻規模上,依然有各種指導意見和規章制度。


即使現在,很多人依然認為,彩禮是封建習俗在中國大地上的復興,應當壓制甚至取締,連中央電視台也在節目中直斥彩禮是「買賣婚姻」。各地政府時不時發布指導意見,配上專家的呼籲,企圖根治這一封建陋習。


彩禮是通向婚姻的門票,昂貴而又必要


彩禮兩個字拆開來看,沒有哪一個跟錢有關,但它卻又赤裸裸地指向金錢。

在黑龍江省雙城縣下岬村,農民即使不能光明正大收錢,也會以各種「禮物」的名義作為代償。50年代,彩禮主要是現金,60、70年代,除了作為現金的禮錢,還有買東西錢、裝煙錢、傢具等實物類彩禮,80年代又出現了「乾折」(禮錢、裝煙錢、買東西錢的合稱),再配搭實物類彩禮。進入90年代至今,實物類的彩禮不再時興,而是統統改成現金,變成一個大的「乾折」。


也許將來某一天,金婚銀婚不再是指感情的牢固程度,而是彩禮的多寡 /東方IC


如今,彩禮在很多地區由原來金錢與實物混搭的模式變成只代稱現金。但這並不是說實物不再是婚姻交易的一部分了,而是另算。時常見諸報端的新聞是,女方在索要高額彩禮的同時,還要求男方有房有車。諸如在某些農村地區流傳的「萬紫千紅、一動不動」,萬紫是一萬張五元,千紅是一千張一百,合計十五萬;一動是汽車,不動是房產。


通常情況下,中國農村的婚姻中,男方是出血較大的一個,但不代表女方完全是空手套「新郎」。收取了高額彩禮的女方家庭,也會適當地以嫁妝形式返還一部分彩禮,但數額少於彩禮。


有些地區流傳這樣的說法,如果新娘父母只將彩禮的一小部分作為嫁妝返還,就被稱為「賣女兒」,偶爾有超出彩禮的嫁妝,被稱之為「陪送女兒」,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在兒女較多的50、60、70年代,父母通常把嫁女兒收來的彩禮錢用於給兒子娶媳婦,要是女兒足夠多,尚可賺上一筆。


儘管政府三令五申要禁絕送彩禮的惡習,但在廣袤的中國農村,彩禮幾乎是強制性的,可少但不可無。只有極個別情況下,女方家才會鬆開不要彩禮。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田小娥與黑娃 /電影《白鹿原》截圖


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里,田小娥被休後回到家裡,父親田秀才「不僅不要彩禮,反倒貼。給他(黑娃)兩摞子銀元,讓他回家買點地置點房好好過日月,只是有一條戒律,再不許女兒上門……」田小娥的父親不是不想要彩禮,而是覺得田小娥丟人,想趕緊甩掉這個「爛貨」,讓黑娃撿了個大便宜,白得了貌美如花的田小娥。


彩禮既是新郎「購買」新娘的費用?


中國的彩禮習俗,有很多解釋,一種是婚姻償付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彩禮是新郎家付給新娘家的費用,是轉移新娘繁衍後代和家用勞動權利的耗資,因而很多人類學家採用「新娘費」(bride price)這一術語指代彩禮。新娘從娘家脫離,成為夫家的一員,就像足球運動中的轉會,彩禮就是轉會費。


婚姻償付理論將新娘商品化,可能會犯很多女權主義者的忌諱。有很多學者從婚姻資助制度的角度解釋,認為在婚姻中流轉的財富大多數都流向了新婚夫婦,而不只是在償付新娘的價值。研究中國彩禮習俗的人類學家傑克·古迪說,「在中國,給新娘分配財富實際上是資助新婚夫婦的途徑,因為兒子在分家前沒有自己的財產。」


不論是償付理論還是資助理論,都在中國找到過支撐其論點的案例,自然有其道理,但這並不能完全解釋,近幾十年來彩禮的暴漲。


在甘肅慶陽,在改革開放前農村的禮錢是265元,90年代漲到了4552元,但在2000至2005年漲到了12114元。而進入2010年代,十幾二十萬已經是司空見慣。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甘肅某地的婚禮,這樣一場婚禮,沒個二三十萬是辦不下來的


社會學家閻雲翔認為,彩禮上漲「代表了婚姻交換制度持續變動的新近階段」,彩禮正在從婚姻禮物向一種財產繼承方式轉變。在此過程中,新婚夫婦的個體能動性得到張揚,彩禮的變化是中國年輕人在消費時代對個人主義的聲張,在彩禮變遷中,傳統的家長制逐漸瓦解,年輕人開始控制自己的生活。


在傳統中國,彩禮都是由家長提出的,新娘沒有話語權。直到五六十年代仍然如此,如果新娘提出彩禮數額,是很丟人的。而到了八九十年代,新娘主動提出彩禮規格已經是普遍現象。



娶妻窮三代,生兒毀一生,農村人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甘肅隴西渭陽鄉山王家村,一個40多歲的男子,因為哥哥們結婚耗盡家產,他只能單身到現在


不僅如此,新娘將彩禮多少視為個人身價的指標,彩禮高,不僅在同儕中有面子,在夫家的地位也能得到保障。某種程度上,彩禮是新婚夫婦從舊有家庭中脫離出來、重建新家庭的啟動資金,因而甚至出現了新郎慫恿新娘索取高額彩禮的情況。


誠然,越是在貧窮的地方,彩禮價格越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男多女少。簡單的經濟學定理,物以稀為貴。越是貧困的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越嚴重,男女比例越大,彩禮的價格也就越高。


這些家長肯定沒有想到,二十多年前罰款幾千上萬才生下來的男丁,二十多年後還要花幾十萬為他娶媳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上下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唯一敢在床上奴役皇帝的美艷少婦是誰?
在趙國比廉頗和藺相如還猛的人!一輩子的名聲被一個傻兒子毀了!
90後女子被歹徒拖入廁所欲強姦,她用一個謊言救了自己
中華民國時期四大高富帥
高富帥專騙女學生 手段高明詐騙多名女生財色

TAG:中華上下五千年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三種女人一看就是天生的生兒命,你是哪一種?
這三大農曆出生的人,生兒子是達官,生女兒是富婆
年輕產婦二胎再生兒子,當孩子出來那一刻,丈夫的話讓醫生傻眼了
同房一次懷孕,他逼著妻子去打胎,生下來後才發現是親生兒子
遠嫁農村老公,生下女兒,婆婆包了兩萬,生兒子她態度卻截然不同
她是一代女神,嫁豪門,當闊太,連生三女,如今年過半百被逼生兒
古代皇帝為什麼拚命生兒子?有一個生的兒子最多,自己還殺了三個
她冒生命危險為皇帝生兒子,但是最後卻殺死自己唯一的骨肉
為生兒子,已經四個女兒的夫妻打算繼續生下去,哪怕窮得去要飯
吳佩慈三胎又生兒子,除了看孕肚還有這兩個生男孩的小訣竅,超准
我生女兒婆婆給兩萬,得知弟媳生兒子給五千,我卻高興不起來
孕期這五大癥狀,原來是生兒子的徵兆,孕媽媽自己檢測一下!
這是史上最兇殘的皇帝:娶了三萬個老婆,還旁觀親生兒子被凌遲
羋八子風雲一世,卻因這個人的到來被親生兒子廢掉
頭兩胎生兒子,婆婆逼著我生女兒,誰知道生下來以後婆婆哭了
婆婆說生女兒就凈身,生兒子就在房產上加我名字,簡直是欺負人!
故事:親生兒子失蹤啞巴娘給我一口奶,多年後我成了她的孝順兒媳
老公說生兒子就給房,生女兒就讓我凈身出戶,生完孩子他傻禮了
三千分之一的新生兒出生缺陷 這位媽媽一生經歷過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