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文/歷史崔

上一集歷史崔講了,遼寧人李希烈跟著叔叔參加了安祿山的叛亂,在安祿山死後投降朝廷,因為仗打的好為人公正,被抽調去了南方,取代叔叔李忠臣擔任淮西節度使,唐德宗發起消藩行動後參與鎮壓襄陽的梁崇義。

梁崇義兵敗被殺了,李希烈卻遇到了新的難題,是繼續參與鎮壓叛亂,還是脫離中央控制,成為一方霸主。

在權力和慾望面前,李希烈選擇了後一條道路。

為了鎮壓李希烈,唐朝政府只能抽調邊防軍,但是這些原本參與平叛的士兵,卻搶先攻進了皇宮,他們要抓住皇帝問一個問題,士兵們的年終獎去哪了,今天歷史崔要講的,就是這場因為獎金引發的戰爭。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李希烈,記唐朝節度使反抗朝廷的真正原因

2、河北的李惟岳打響了唐朝藩鎮割據的第一槍

3、唐代宗李豫在無奈中掙扎的多情皇帝

公元783年10月,唐德宗建中四年的秋天,在京城長安,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武裝搶劫事件,匪徒劫持的目標是大唐的皇帝。

劫匪沒有找到身份高貴的皇帝,就在攻進城門的前三個小時,皇帝帶著家人逃跑了,躲進了離長安城只有幾十公里的奉天,但是對於劫匪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找到國庫,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財富。

事後查明,這伙匪徒來自甘肅寧夏交界,被稱為涇原軍,他們竟然是職業軍人,他們進攻京城的理由,是皇帝沒有發獎金。

涇原軍從甘肅到襄陽會經過陝西長安,他們進行了長途跋涉,路遠不好走,需要克服雨天的泥濘道路,需要克服一天十個小時的行軍,還需要克服軍糧的不足,吃的差還不保量。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一個成年軍人,一頓吃上七八個包子很正常。

離長安越近,軍人們就越興奮,因為他們終於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大老闆,大唐帝國的皇帝唐德宗了。

能見皇帝是大事情,至少老了還能跟兒孫們吹牛,但是士兵們更關心的是,皇帝給他們的賞賜。

仗,是幫皇帝打的,路過家門口,不可能沒點表示吧。

公元783年10月,涇原軍終於到了長安。

軍隊駐紮在城外,伸長了脖子等皇帝親臨,等來的只是一個太監,一張聖旨,接待會在太監念完聖旨後就沖沖結束了,沒賞賜沒獎金。

士兵們不樂意了,把節度使推出去找皇帝談判,辛辛苦苦一整年,沒點賞賜就回去,不高興。

唐德宗也很為難,家裡有錢早發了,誰不願意當土豪呢,到處打仗都需要銀子,國庫里的那點家當,是準備給所有人發軍餉的,額外的獎金真沒了。

實在沒辦法,長安的府尹王翃(讀 hong)就拿主意,給他們做頓好吃的,同時請示皇帝,以軍功的方式賞賜這些從甘肅寧夏來的兵哥哥。

沒有獎金,能吃上一頓大餐也是好的,而且仗沒打就升了官,之後的工資可以多點,士兵們自我安慰,也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結果呢,負責做飯的廚師們把京城的菜場都找了個遍,能做出來的只有粗茶淡飯。

因為政府實行新的稅收政策,做生意的商人們也吃不上好菜,能維持個溫飽已經很不錯了,戰亂時期,沒有特權誰還能享受到雞鴨魚肉。

皇帝有苦衷,當官的有苦衷,就是沒有人替士兵想想他們的苦衷,於是軍人們憤怒了,發狂了,開始衝擊城門。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這批軍人名義上的帶頭大哥叫姚令言,在攻破城門的第一時間,姚令言就被撤職,原太尉朱泚被涇原軍堵在了家中,幾千軍隊齊刷刷跪下了,請求朱泚當他們的老大。

朱泚是北京人,來自官宦之家,爺爺太爺爺都是朝廷的官吏,父親叫朱懷珪,曾經在安祿山手下當過差,安史之亂的時候,作為節度使李懷仙的部下投降朝廷,子承父業,朱泚也在李懷仙管轄的幽州,做了一個參軍。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朱希彩聯合朱泚、朱滔兩兄弟暗殺了他們的老大,朱希彩資格最老成了節度使。

朱希彩的節度使,做了四年不到,在公元772年也被殺了,朱泚得到士兵擁戴,成為第三任節度使。

朱泚做官,只有一個原則,獎金髮到位。

唐朝開國時的軍隊政策繼承了隋朝的府兵制,屬於自給自足,但是到了唐高宗時期,因為國土面積的增大,對外戰爭頻繁,為了提高軍隊效率,唐朝的高層們決定將軍隊改造成募兵制。

有工資有福利,國家負責照顧家人,參軍成了一份高風險高收益的工作。

這樣的高待遇,在安史之亂後停止了,戰爭使國家的財政系統崩潰了,節度使發不出工資,軍人們拿不到報酬,回家還要忍受妻子的抱怨,兒子女兒哇哇的喊餓,於是動亂就不可避免。

而朱泚能做好軍隊的思想工作,勒緊褲腰帶,能保證按月足額發放工資,在當時的環境下,士兵們是感恩戴德的。

當然朱泚心裡很清楚,一個池塘里的水就那麼多,士兵們高興了,其他涉及農民、商人的民政投資自然就少了,地方經濟陷入停滯,這是一種竭澤而漁的方法,但也是那個戰亂年代唯一可以行得通的辦法。

為了解決軍費問題,公元773年朱泚主動向中央示好,774年進入長安擔任戶部尚書,780年成為涇原節度使,782年因為弟弟朱滔聯合李納、李希烈等人對抗中央,朱泚被消去兵權,在長安養老。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朱泚在長安待了不到一年,原本以為這輩子的仕途完了,他受不了那樣的轉變,從高高在上的節度使變成一文不值的糟老頭。

涇原兵變再次給了朱泚機會,在平凡和殺頭之間,朱泚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他寧願轟轟烈烈的戰死,也不想默默無聞的活著。

佔領長安城後,朱泚打開國庫,將糧食分發給士兵,同時大量吸收周邊逃散的軍人,朱泚既然已經擁有了京城,為什麼不能做一回皇帝呢?

公元783年10月8日,朱泚進入大明宮的第二大建築宣政殿,宣布繼位為皇帝,國號大秦,年號應天。

坐上了皇帝,也就意味著朱泚真的拼了老命,和唐朝正統的唐德宗再也沒有和解的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於是朱泚開放國庫招兵買馬,完成原始的軍隊積累後,進軍奉天,打算活捉唐德宗。

為了表明決心,朱泚把長安城裡來不及逃跑的郡王、王子、公主七十多口人,拉到廣場祭旗。

皇帝是有禁軍的,就是待在長安附近的關中平原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有城外城內兩支部隊,羽林軍就是駐紮在城內的禁軍,但是軍隊在城內不安全,唐朝前期,因為羽林軍的存在,政變經常發生。

到了唐玄宗後期,唐朝的軍事力量逐漸外移,中央失去了抗衡地方的軍事實力,於是安史之亂爆發。

唐德宗的老爹唐代宗接手國家後,也想過改革,也想過發展經濟,但是他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了一支神策軍,這是一支吸收了朔方、平盧等軍鎮士兵的中央禁軍,主要任務是保衛長安以及防衛西北邊境。

在鎮壓河北三鎮叛亂的時候,唐德宗為了快速解決戰鬥,把中央的神策軍派出去了,結果戰爭的範圍越打越大,神策軍被困在了河北,於是涇原軍才有了攻佔長安的機會。

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朱泚集中兵力,希望在勤王軍到來之前,搶先把皇帝抓到手。

結果在奉天,從十月十日打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就是攻不進去,隨著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領的勤王軍趕到奉天,朱泚的奪皇大戰宣布失敗。

公元784年逃往涇州,也就是甘肅的涇川附近,被部下朱惟孝和梁庭芬出賣,刺殺後頭顱坐上了返回長安的馬車。

朱泚撤出了長安,唐德宗還是不能回家,他跑得更遠了,到梁州也就是四川,曾經唐玄宗逃難的地方,因為在長安,跑了朱泚,來了一個更猛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叛亂了。

那麼,究竟這位李懷光是什麼人,唐德宗的結局是什麼,唐朝是如何走出亡國危機的,請繼續收看歷史崔的中國歷史名人。

-------------完---------------

謝謝轉載、分享

【中國歷史名人】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歷史崔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名人 的精彩文章:

河北的李惟岳打響了唐朝藩鎮割據的第一槍
李希烈,記唐朝節度使反抗朝廷的真正原因
來瑱,唐朝的節度使為什麼陞官都不願意回朝廷
郭子儀的建功立業和他的處世哲學

TAG:中國歷史名人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場戰爭帶來的後果?
一隻禿鷹引發的戰爭
抗日戰爭沒有結束,只不過用的戰場和武器變了
二戰後的日本發展迅速,絲毫看不出戰爭的痕迹,確實值得學習!
這兩場戰爭已近在眼前,其中一場戰爭的號角已經要吹響了,深藍之戰中國必須打贏!
古錢幣出手,真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美不可能爆發戰爭 但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悄悄打響
奇葩,一場由足球引發的戰爭,結果兩敗俱傷
這場戰爭中,爭鬥了十年的兩黨競相抗敵,誰犧牲的將領多?
他發動第一次中日戰爭,卻全軍覆沒,天皇也死在這場戰爭的路上
一場因歧視殘疾人而引發的戰爭,後果真的很嚴重
此國辛苦變法十幾年,卻被一場戰爭打回了原形
一戰傷疤未好,二戰再次爆發掀起戰爭的緣何是德意日
古代戰爭女俘虜有四種下場,最後一種慘的令人難以想像
一隻猴子襲擊了一個女孩,竟然引發了一場戰爭
一場戰爭的恥辱失敗,決定了鄭成功發起收復台灣的熱血之戰
一場巧克力引發的戰爭
看看二戰趕走日本的一場戰爭,這才是真實的
一隻豬引發的戰爭,看完卻一點都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