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不傳親兒子卻傳給侄子,有何嚴重後果?
四川人稱天府之國,杜甫一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惹得多少文人墨客對那富庶美妙之地心懷嚮往。
說起在四川建立的割據政權,相信朋友們首先想到的是劉備在那延續的漢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蜀漢。當然,更多的,是想到了劉禪的樂不思蜀,千年而下,引為笑談。
(影視劇里的劉禪)
其實不止如今人們要笑他,便是當時,也有人無法理解。
劉禪投降後33年,晉元康六年(296年),因天災戰亂,沒得飯吃,氐族首領李特帶領族人「上書求寄食巴蜀,朝廷從之」。李特帶著數萬戶到了劍閣,看著此地險要的地形,不禁感嘆,「劉禪有如此之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
既然把劉禪叫做庸才,當然李特自認有雄才的。果然,在蜀數年,李特建立起了自己的軍隊與威望,並於晉太安二年(303),進佔成都,建年號為建初,只是沒有稱帝而已。
三年之後,他兒子李雄建國號大成,後因李壽篡位,改稱大漢,史稱成漢。
成漢自西晉光熙元年(306)建立,至東晉永和五年(349)末帝范賁被殺,共存在了44年,比起蜀漢(221-263),還多了一年——也是歷代建立在四川的政權時間最長的一個!
(成漢)
然,與蜀漢只有兩個皇帝不同的是,成漢前三十年,是基本穩定的,老百姓也算得上安居樂業,李「雄性寬厚,簡刑約法,甚有名稱……夷夏安之,威震四土。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故歸之者相尋……事少役稀,百姓富貴,閭門不閉,無相侵盜」,比起亂成一鍋粥的中原地區,這裡簡直稱得上天堂!
可334年李雄死了之後,卻在15年里換了5個皇帝,而且都是兄弟叔侄相殺,沒個安寧的時候。
一切,都怪李雄。
他有十個兒子,而且,也都為人不凡,比如,後來做了皇帝的李期,「聰慧好學,弱冠能屬文,輕財好施,虛心招納」,李雄卻單單看上了哥哥李盪的兒子李班。
當群臣勸諫時,他的理由是,我們只是逃命來到這裡,本來只想著保命,哪裡想到能當皇帝啊。如果有功勞,也都是我父親的,而他最愛二哥李盪,「吾兄嫡統,丕祚所歸」,可惜死得早。他第四子李班「姿性仁孝,好學夙成,必為名器。」
說起來,李班確實是個好人,「謙虛博納,敬愛儒賢」。而且,為人至孝。
李雄身經百戰,到處傷痕,老了之後,舊傷複發,「痕皆膿潰,雄子越等惡而遠之」。連親兒子都跑得遠遠的,只有李班,「為吮膿,殊無難色」。
按說,大成若是這個皇帝來統治,該是百姓之福啊。
但,之前大臣們的勸諫,並非沒有道理,有兒子而立侄兒,只會引發內部紛爭,「亂自此始矣」。
況且,好人就有優柔寡斷的毛病,下不了狠心。當有人告訴他,小心他們謀反啊,快把他們送到外地去吧。他執迷不悟,「不忍遣,推誠居厚,心無纖芥」。
果然,李班才做了四個月皇帝,就被李雄的親兒子李越和李期「殺於殯宮」。李雄在天之靈,看著兒子做出這等壞事,眼淚只怕都要流干——當然,更多的是後悔吧。
(李期後來也被奪位,最後上吊)
從此,大成王朝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親人相殘的慘劇一直延續到了滅亡!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時評、歷史)


※漂亮妹子馬上玩高難度動作,最後一張讓漲知識!
※此人是中將,要求抗日不被採納,中山陵拔刀自裁!
※關羽的墳墓為何叫關林?不該叫關陵嗎?
※中國武俠小說中輕功最好的人是誰?
※遠征軍與女野人生活,戰士遭女野人擄掠配種險喪命
TAG:腦洞探索觀 |
※此皇帝為何把皇位傳給侄子而不是親生兒子
※陳霸先為啥沒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侄子?
※陳霸先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給了侄子
※陳霸先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侄子而不是自己兒子?
※這位皇帝傳位,不傳給兒子,偏要傳給弟弟為啥?
※皇帝兒子有十個,皇位卻傳給侄子,他的理由何在?
※朱元璋那麼愛自己的兒子朱棣,為什麼將皇位傳給孫子也不傳給他?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棣,而是傳給他的孫子
※袁世凱既然當了皇帝,為何死前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有一個大顧慮
※宋太祖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傳給兄弟
※這位皇后,皇帝死後本該嫁給兒子,卻被親兒子羞辱,無奈選擇
※成吉思汗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大兒子?卻把兵權給了自己的小兒子?
※這位皇后嫁給了自己的兒子,最終被兒子羞辱而死
※父親脫髮有多大幾率遺傳給兒子?
※罵兒子丑,不參加兒子婚禮,張豐毅這樣的父親竟然還有人說他好!
※石敬瑭為當皇帝找了個小十歲的爹,為什麼他不把皇位傳給親兒子?
※兒子死後,慈禧太后為何沒有讓恭親王的長子繼承皇位?
※不管像誰,都是自己的孩子,謝霆鋒再不復婚,等兒子長大後悔去吧
※這位皇后,皇帝死後嫁給兒子,被親兒子羞辱,無奈選擇自殺保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