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奧巴馬臨走埋下「兩顆雷」,特朗普想「排雷」也不輕鬆

奧巴馬臨走埋下「兩顆雷」,特朗普想「排雷」也不輕鬆

這兩天奧巴馬和特朗普的「交戰」比較熱鬧,其中兩件事最引人注意:一是安理會通過譴責以色列的決議,奧巴馬政府袖手旁觀;二是奧巴馬對俄羅斯黑客干擾美國大選進行報復。


這兩件事,有輿論解讀為奧巴馬為特朗普「使絆子」,鑒於特朗普馬上要上台,奧巴馬也許是白費心機——特朗普自己也自信滿滿地說,「1月20日就快來了!」


1月20日,是他正式就任的日子。


奧巴馬臨走埋下「兩顆雷」,特朗普想「排雷」也不輕鬆



奧巴馬和特朗普於11月10在白宮會面。當時會談氣氛不錯,但近幾周來,兩人之間屢現「隔空交戰」現象 (圖片來源:politico.com)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奧巴馬的這兩項決策,實際上也不完全是為了給特朗普製造麻煩,而且既然已經「造成既定事實」,特朗普上台想反轉,也不那麼容易,起碼要很費周折。

先說以色列問題。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比較被動。


安理會2334號決議認定以色列在被佔領土上建猶太人定居點,違反國際法精神,是非法的,應停止建立。這個立場不新鮮,是國際上大部分國家長期的立場。


以前美國一直在安理會護著以色列,行使否決權,否定之類決議。不過,奧巴馬和民主黨的立場是,以色列要停止建立定居點,要接受「兩國方案」,這樣才可能與阿拉伯國家實現真正和解。


如果是希拉里當選,奧巴馬政府當然會一方面繼續在安理會護著以色列,一方面私下勸說以色列。


但問題是特朗普的言行,讓奧巴馬政府擔心,他上台後以色列的右翼會走得更遠。因此在安理會就旁觀以色列被譴責。

特朗普說「1月20日就要來了」。不錯,可是安理會決議已通過,未來國際社會都會引用這個國際文件(具有一定的國際法效力),來談以色列定居點問題。試問,特朗普怎麼在這個問題上幫以色列? 想通過新決議?問問其他常任理事國吧。


就是看到這種潛在意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才會那麼大動肝火,因為他知道未來他面對的是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特朗普。如果「1月20日」或特朗普意味著問題迎刃而解,以色列何必驚慌?


在看制裁俄羅斯。奧巴馬的制裁令是行政命令,特朗普可以推翻。


不過奧巴馬制裁俄羅斯,大概不僅僅是他自己想制裁,而是在美國共和黨民主黨一致要求下實行的措施。美國政界反對制裁的,可能就只有特朗普和少數緊隨他的議員。


別的議員,即便在別的方面擁護特朗普,在制裁俄羅斯方面,可能也會支持奧巴馬。

因此,即便特朗普上台後要推翻這個制裁俄羅斯的行政命令,他可能也要三思而行:國會議員們怎麼看?共和黨主流怎麼看?美國社會輿論怎麼看?歐洲人怎麼看?


如果奧巴馬沒有制裁,他上台後當然可以不制裁;但奧巴馬已經制裁了,特朗普要想推翻,就要考慮成本。這也是特朗普和少數反對制裁的議員們破口大罵的原因所在吧。


奧巴馬已是跛鴨總統,甚至比跛鴨還要跛,但他埋下的這兩顆雷,也許殺傷力不夠大,但特朗普還真要好生對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外媒筆記 的精彩文章:

年終大戲,為何居然是普京和特朗普「圍毆」奧巴馬?
珍珠港「和解」剛回,防衛大臣便去靖國神社,安倍眼裡只有美國
就算「贏定」特朗普又如何,奧巴馬被譏為「傷寒瑪麗」
韓國政壇又見小高潮,潘基文會不會登上「反樸議員」的船?
離任前夕,奧巴馬真的背後捅了以色列「一刀」?

TAG:錢克錦外媒筆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奧巴馬臨別贈言特朗普 普京跟我們不是一路人
奧巴馬臨走特赦「全美公敵」:竟是變性軍人,斯諾登偶像,曾揭美軍黑幕,川普都懵逼了
俄羅斯打響終結石油美元起令槍:奧巴馬臨門一腳發現經濟新大陸
奧巴馬臨別寄語:望媒體監督未來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