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天道酬勤 寵辱不驚

天道酬勤 寵辱不驚

萊昂納多:「奧斯卡的靴子」終於落地

天道酬勤 寵辱不驚


至少對於那個叫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人來說,2016年算得上圓滿而幸福——苦盼多年後,他結束多年陪跑,捧得奧斯卡小金人。


「我們等待的那隻靴子終於落地了。」消息傳來,他的粉絲這樣感慨著。似乎每個人都知道,萊昂納多的奧斯卡沒有懸念,但這個謎底揭開的過程,實在是有些漫長。


公平而言,若論起苦情,萊昂納多比不過保羅·紐曼的九提一中,61歲才捧得小金人,更愧對年過80的彼得·奧圖,後者漫長的演藝生涯里八次被奧斯卡提名,但無一斬獲。


若論起幸運,萊昂納多比不過與他一路攜手相互扶持的凱特·溫斯萊特,以《泰坦尼克號》為起點,溫斯萊特從金球獎到奧斯卡,似乎每一步都不曾走錯,又每一步都印證著萊昂納多的苦情和失意——2009年,溫斯萊特和萊昂納多再次搭檔的《革命之路》讓兩人同時獲得奧斯卡提名,但最終,溫斯萊特憑藉該年她主演的另一部電影《生死朗讀》獲得奧斯卡,萊昂納多再次錯失這一殿堂級榮譽。

在奧斯卡漫長的存在過程中,多少人陪跑,多少人惜敗,萊昂納多絕不是最慘的那個,但說起求而不得,人們最先想到的,仍是他那張從美艷跌落為滄桑的容顏。畢竟事實是殘酷的:據不完全統計,在與萊昂納多合作的演員中,誕生了16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10個男配角,8個女主角,3個女配角,6個最佳導演,3個最佳電影以及4個最佳劇本……


你甚至不得不承認,一個演員與他應得的成就之間的所有戲份和孽緣,一個天才的功敗垂成和苦盡甘來,都在萊昂納多與奧斯卡的20多年裡被詮釋盡了。無論這種詮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對於五歲就亮相銀幕的童星而言,萊昂納多的成長稱得上順風順水。末季《成長的煩惱》里表現不俗之後,1993年的銀幕處女作《男孩的生活》,便實現了與偶像羅伯特·德尼羅同台演出。同年,在《不一樣的天空》中與青澀的約翰尼·德普過招,他扮演的智障少年堪稱驚艷,也由此贏得了人生中第一次奧斯卡最佳男配提名。他以驚人的天賦和無限的靈氣征服了電影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懷疑小李子會成為下一個達斯汀·霍夫曼或者西恩·潘。那一年,他才19歲。


但一切從《泰坦尼克號》之後發生了改變。這部堪稱扭轉電影時代的影片,讓人一下子記住了這個眉目如畫的俊美少年,可作為一個在演藝上有所追求的人,這恰是萊昂納多最不願看到的局面。


此後與馬丁·斯科塞斯的長期合作,開啟了他對於「花瓶」這一標籤的背叛:《紐約黑幫》、《飛行者》、《無間行者》、《禁閉島》,以至《華爾街之狼》《了不起的蓋茨比》,萊昂納多離《泰坦尼克號》時代的自己越來越遠,與奧斯卡的距離卻也並未見得更近。

他的演技和選角趨於定型——激情、咆哮,蹙起雙眉、眼含淚光,中年危機、身份危機、情感危機乃至精神危機……作為一個外放型演員,他所挑戰的銀幕形象越來越艱難,也似乎越來越狹窄。


有影評人這樣分析萊昂納多的尷尬:他必須拋開現有的一切特質,就是那種極度激情的,高爆發力的,大起大落,精明兇悍的外放形象。他所需要的,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角色,是做減法。


然後,《荒野獵人》來了。這部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講述了19世紀初,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萊昂納多飾)與同伴們深入蠻荒極寒的北美洲荒野叢林,遭遇背叛與復仇的故事。在電影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中,大部分時間小李子都隻身一人面對雪中山林、天地自然。他沉默不語,但卻講述了最豐富的故事。


奧斯卡最終被打動,小金人在頒給萊昂納多時評價他在《荒野獵人》中貢獻了「精湛而大膽」的表演。萊昂納多一生之中最大的懸念,終於毫無懸念地交了底。


就像《荒野獵人》講述極簡的復仇故事,主角休·格拉斯被大自然、動物和人類輪番欺負,爬出墳墓,他的人生已經歸零,復仇,也就成了一無所有者的終極目標。

這巧妙地呼應著現實中的萊昂納多,他的人生接近完美,那尊小金人似乎也就成了一無所求人生里的終極目標。20多年過去了,兜兜轉轉,多少次擦肩,那份榮譽終於來了,但得獎的、喝彩的,卻都不再是最初的那份心境,人生的妙處也在於此吧——有時候,失去更甚於得到,但更重要的是,最終得到了。(楊梅菊)


鮑勃·迪倫,不為諾獎而停駐

天道酬勤 寵辱不驚


偉大的文學家們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通常會將獲獎作品連帶平生其他作品一併再版,供聞訊而來的新讀者了解自己的文學脈絡或是純粹觀光。而鮑勃·迪倫在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卻重新混音製作了一張專輯——那張跨越民謠與搖滾的里程碑現場專輯《The Real Royal Albert Hall 1966 Concert》。


毫無疑問,他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特立獨行的一位,也是最「沒溜兒」的一位——組委會自打公布迪倫的獲獎消息之後,十幾天內用盡電話、郵件等手段就沒聯繫上過他,就差去推特上給迪倫官網的賬號留言了。而迪倫對獲獎似乎也並未表現出什麼欣喜——他甚至沒有改變自己巡演日程以至於最終缺席了頒獎典禮。


組委會看著迪倫巡演、發專輯忙得不亦樂乎,一定很想隔空喊話「有點兒文學家的樣子,別玩兒票了,快來領獎!」雖然遭受冷遇,但如果再讓組委會做一次選擇,我猜大概還是會選擇鮑勃·迪倫,因為對於文學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寡淡無味的時代。


作為曾經的「頂級網紅」,迪倫這次獲獎,不能不說是享受到了「粉絲福利」。在諾貝爾獎大本營斯德哥爾摩大學,有著大批的迪倫粉絲,其中包括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紐斯和前常務秘書、在頒獎禮上宣讀對迪倫的授獎詞的霍拉斯·恩格道爾,以及退休教授烏拉——他2016年5月出版的《分叉軌道——為什麼應該授予鮑勃·迪倫諾貝爾文學獎的八條理由》簡直是一封提交給評選委員會的公開提名信。


於是這場評選變成了評委們的一次集體懷舊,緬懷20世紀的美國流行音樂,緬懷更久遠的過去被吟唱的詩歌,緬懷那個時代。


上世紀60年代是迪倫光芒萬丈的年代,無論是成名曲《答案在風中飄揚》,還是帕蒂·史密斯在諾獎頒獎禮上代替迪倫獻唱的《暴雨將至》,都是迪倫在60年代創作的經典作品。


那個年代,美國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正直青春期,美國社會卻極度動蕩——肯尼迪、馬丁·路德·金先後遇刺,國家深陷越戰泥潭,迷茫的年輕人從全國各地彙集到紐約西區的格林尼治村,他們留起了長發、頭戴花環、身披長袍,歌唱搖滾樂、朗誦詩歌、服用迷幻藥物,用徹底釋放自我尋求自由,表達著對政治的態度——「要做愛,不要作戰」。


年輕人在黑暗中尋找微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和鮑勃·迪倫成為精神領袖,他們用小說、詩歌和搖滾樂劈開迷霧指引方向,並安慰每一顆無處安放的心。


這一場「嬉皮士運動」對美國歷史的影響極其深遠,當時深受運動影響的一大批人,今天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中流砥柱。2012年奧巴馬為鮑勃·迪倫頒發自由勳章時,也毫不掩飾自己如同粉絲一般的興奮,2016年他會見本年美國諾獎獲獎者時,再次稱迪倫為「最愛的詩人」,當然,迪倫沒賣他面子,仍然缺席。


諾獎給迪倫給的太晚了。


鮑勃·迪倫早已和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大師們比肩而立,他是眾所周知的「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大師和頂級詩人」。在75歲的年紀上俯身望去,評價他的人早已都是他的擁躉,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都已經是遙遠的15年前的事情了,他大概早已不在意這一次文學上的認可。


2016這一年,他自顧自地發表了一張翻唱專輯,這也是他的第37張正式專輯;開啟了新一年的「永不落幕」巡演——這項巡演從1988年開始,場次已接近3000場,巡演途中的見聞還被他畫成了40幅畫在2011年舉辦了一次畫展。他是偉大的民謠、搖滾歌手、詩人、畫家、演員、雕塑和裝置藝術家、自由鬥士、精神領袖、倔強的老頭兒……他是什麼他恐怕早就不在乎了。


諾貝爾文學獎好像從沒在誰的身上顯得這麼無足輕重過。(陳小北)


科比·布萊恩特:從籃壇飛人到職場新秀

天道酬勤 寵辱不驚



2016年4月15日,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NBA球星」的科比·布萊恩特如往常一般在清晨來臨前起床,完成了一次按部就班的訓練——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作息日程,在過去的二十年甚至更漫長的歲月里,他的身體日復一日地經受著這樣的磨鍊並且成就了一段傳奇。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科比光輝歲月的最佳註腳


但隨後,他卻沒有像往常一樣著手準備比賽,去征服對手和觀眾,而是坐上了私人直升機,在8點30分之前準時走進了他位於紐波特海灘的辦公室。科比作為職場新人的新秀賽季,正式開始。


時間回到科比的上一個新秀賽季,二十年前,1996年。對於NBA球迷來說,那是一個美好到無以復加的年代——喬丹率領公牛打出了72勝10負的空前霸業;84黃金一代的傳奇尚未謝幕,大鯊魚奧尼爾、格蘭特·希爾、便士哈達威等一批青年才俊早已銳氣逼人;NBA的熱潮席捲全美,並正在古老的東方登陸;96黃金一代,年輕得令人嫉妒的艾佛森、馬布里、納什、和未滿十八歲的科比·布萊恩特,率領著一群摩拳擦掌的年輕人,即將登上歷史舞台。


1996年,「小科」和斯塔克豪斯鬥牛,和喬丹一起訓練,和邁克爾·傑克遜通電話尋求他的鼓勵,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從一名第13順位的新秀,變成了將96黃金一代的光榮與夢想扛在肩上前行的殿堂巨星。


十年後,科比經常給耐克CEO帕克、蘋果首席設計師艾維、美國傳媒巨頭奧普拉和矽谷著名投資人薩卡等人打電話,由於薩卡經常半夜三更收到科比的信息,以至於他的妻子甚至問他「你在跟科比外遇嗎?」


榮譽滿身功成身退的科比再一次把自己變成了「小科」。這一年,互聯網商業改造著世界,接管了人類的衣食住行;蘋果公司發著瘋地賣著越來越缺乏個性的智能手機;馬斯克用電動汽車挑戰著傳統汽車的極限速度,並用火箭點了個奢侈的煙花;世界商業環境洋溢著《了不起的蓋茨比》一般的瘋狂和浪漫,「小科」開始了他在這片競技場上的「新秀賽季」……


給企業家虛心當「小科」、和投資人「外遇」、去波士頓商學院「蹭課」的付出讓小科換來了不錯的新秀賽季——他買下了加州紐波特海灘附近的一處地產作為總部大樓,成立了公司Kobe.Inc,申請了兩個和自己有關的商標「KB20」和「HV」,他的第一筆投資600萬美元給了一款運動飲料,去年這款飲料銷售額超過3000萬美元,公司價值近2億美元。


在科比謝幕之戰那場偉大的比賽中,他發表講話、與戰友們一一擁抱、為場邊的女兒送上親吻,無論他走到哪兒,一條白色的毛巾始終披在他的肩上,當全世界都在為科比刷屏的時候,這塊印有他投資的飲料商標的毛巾隨之「霸屏」。這一刻,科比似在進行兩段英雄之路的交接——作為謝幕的籃球明星和作為初生的商業明星。


無論最終能否成為商業英雄,至少科比在三個人眼中是永遠的英雄——他的三個女兒。從NBA賽場上「退休」之後,「訓練場狂魔」科比終於有了更多的時間經營家庭。科比這一年來出現在公眾面前幾乎都與家庭有關,陪家人看比賽、帶家人「下館子」、逛迪士尼……「老幹部」的人生如同被寫好的「英雄夢」縮影。


這部標準英雄主義價值觀劇本,從科比6歲時穿著父親的長筒襪,瞄準角落裡的垃圾桶投籃的那一刻開始,到37歲時拖著滿身傷病最後一次把球隊扛在肩上,予取予求地砍下60分征服對手創下奇蹟結束,被科比激勵著的無數青春,或是早已過期卻遲遲不願散場的青春在這一刻匆匆終結。人們忽然發現,從懵懂少年,到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再到懂得努力和扛起責任,終於到了學會告別和放下的時刻,這一路來,都有科比相陪。(陳小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重如泰山 精神永存
風生水起 高歌猛進
《參考消息》今日看點:日本防相訪珍珠港後公然「拜鬼」;普京證實敘利亞全境停火協議簽署……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情,沒有天道酬勤
愛情里,沒有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
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我道:愁錢!
淺談『』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可是愛情,從來不是天道酬勤
身邊的天道酬勤
健身我信天道酬勤
為何你相信一夜暴富,也不相信天道酬勤
為何你相信一夜暴富,也不相信天道酬勤
芒種。天道酬勤,只爭朝夕!
天道酬勤,努力就有收穫的朱姐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總會有好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