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文 / 二傻


我們每個佛弟子,幾乎剛學佛不久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偈子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配合著這個偈子呢,一般還會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在印度古代的時候,有一對夫妻,家裡很窮,窮的只剩一條褲子了,就只能老公出門的時候老公穿,老婆出門的時候老婆穿。有一次,佛陀領著弟子們到附近化緣,這對貧窮的夫妻實在沒什麼可供養的,就把這條僅有的褲子供養出去了。結果呢,佛陀的弟子們都很嫌棄,覺得這個褲子太臟太臭了,佛陀就說他老人家要自己穿。


然後呢,阿難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就到河邊去洗褲子去了。結果,褲子一放進河裡,就掀起了大風大浪,目犍連尊者施展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這條褲子,也壓不住。於是他們就趕緊回去向佛陀求救,佛陀這時候正在吃飯呢,就拿了一粒米出來,給目犍連說,用這粒米去試試吧。目犍連尊者拿著這粒米往褲子上一放,嘿,還真的就給壓住了。


阿難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就回去請教佛陀,為什麼這粒米有這麼厲害呢?佛陀就說:"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一粒稻穗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製造、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的,正如同那件褲子是貧苦夫婦唯一的財物、全部的家當,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無限的!四海龍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與褲子的功德一樣大,都由虔誠一念引出,所以趕緊退讓稱善。由此可見,只要虔誠一念,則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都可以與千千萬萬座須彌山相等!"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這個樣子的,當然還有若干個類似的版本,情節上都大同小異,估計多數的佛弟子,都聽的耳朵上磨出繭子來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從古到今的學佛人,那麼多人喜歡講這個故事呢?有人就說了,這個故事是為了督促出家人精進修行啊,不要貪圖名聞利養攀緣混日子啊。這個道理對不對呢?這個道理是對的。那麼這個故事好不好呢?這個故事是不好的。


為什麼說這個故事不好呢?有幾個理由,我覺得有必要說一說,大家琢磨一下:

1


第一,這個故事的來源出自哪個經典?有人說出自《阿含經》,但我是沒有找到,不知道哪位大德能從《阿含經》或者其他經典裡面找出來?如果經典里沒有這個故事的話,作為佛弟子,假託聖言偽造經典,是什麼罪過?有人說,別計較啊,發心好就行了,那麼就算你發心是好的,但是這種編造經典的事情多了,人人都不去讀佛經了,都不去從佛說的經典中學習佛法了,而是按照自己的觀點去編造經典,讓自己的話成為佛說的話,這樣的事情成了普遍現象的話,對於佛教而言,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呢?


2


第二大家想想,這個故事裡面的情節合理嗎?在古代印度的出家人,有穿褲子的嗎?大家有興趣的去研究一下南傳出家人的衣著,體會體會佛陀穿個褲子是什麼形象。如果作為出家人,學過戒律的話,就更應該知道僧衣有哪幾種,各自是什麼式樣,在古代和現代,在印度和中國,有什麼不同了,這應該是個常識吧?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3


第三,目犍連尊者是什麼樣的人?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神通第一的阿羅漢啊!他能拿得動那條褲子,能拿得動那粒米,怎麼就摁不住褲子,還讓褲子在水裡興風作浪呢?有人說,那是四海龍王在底下推動著呢,那麼就更有意思了,這條褲子是貧者供養佛陀的,難道四海龍王對這個供養事件表示不滿?如果表示不滿的話,為什麼再放一粒米到水裡,龍王同志們就「退讓稱善」了呢?應該那個米粒扔進去,風浪更大才行啊,對不對?而且,目犍連尊者是什麼人?難道他都搞不定的神奇褲子,四海龍王就能隨便玩?你要說目犍連尊者的神通抵不過四海龍王,我估計老龍王們也不敢承認吧?


4


第四,佛陀的常隨弟子們都是些什麼人?那都是煩惱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啊,竟然有窮人供養了全部家當的一條褲子,他們會一個個的表示嫌棄和厭惡?就算是為了襯托佛陀的崇高和偉大,有必要把這些阿羅漢們刻畫的如此鄙陋不堪嗎?


5


第五,關於「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個說法,雖然表面上看,是在刺激出家人要努力精進,不要懈怠,這樣看法貌似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卻有更大的副作用,就是會阻礙更多的人出家修行,而這恰恰是對佛教最大的破壞。


關於這個問題,台灣的聖嚴法師曾經這樣說過:



聖嚴法師:


「畏懼披毛戴角還的人,他是不敢修行的。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還的人,一定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體認到大乘佛法的襟懷。這種觀念阻止許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許多已經出家的人感到沮喪和失望,更使得許多出家人變成自私自利,急於自了,不能夠產生利益眾生、凈化社會的願望,所以,佛教被人指為消極、逃避、悲觀。最初這種『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的觀念,本不出於佛教,乃是出於破壞三寶的陰謀。因為即使在佛世,也沒有要求所有的出家僧眾必須即身成就,因此,正常的佛道,是不戀生死,也不畏生死的。


有心破壞佛教的齋教徒們,自己不出家,故說道降火宅,而不降僧中,出家修道也不得道,既不得道而受信施,當然要變做牛馬來還債了。其實出家僧尼的生活,多較常人清苦,照顧信徒,服務寺廟,而取得微分的生活所需,還要他們來生變成牛馬抵償嗎?除了站在敵視僧尼的立場之外,對此說法,實在找不出更好的理論根據。故也可說,這跟『地獄門前僧道多』的流言,同樣的惡毒!事實上,佛在世時,制定比丘托缽,稱為『化緣』,以托缽的形象,與在家的信眾接觸,並為他們祝願,就是代佛宣化,就是報答信施。出家的形象本身就能使人產生離欲、離苦的作用,何況再用佛法化導,其功德豈能與用勞力生產來求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同日而語。


以宗教的立場而言,縱然出家人住於寺院而不與世俗接觸,也未能即身成就,只要每日課誦不斷,為社會、國家、人類、世界眾生的幸福祝願,已經功德無量。所以在《出家功德經》里說,一天出家也有無限的功德,何況是發了終生出家的宏願之人,因此,出家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不是臨渴掘井式的急就行為,沒有必要在一生之中急求自了。」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相信大家看了聖嚴法師的這段話,應該也就明白了,所謂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樣的觀點和故事是多麼的荒謬。我們應該知道,出家人只要有信仰不破戒,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凡夫僧,也是堪為眾生福田的,出家人為他人做福田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積累福德,而修行是生生世世的累劫之事,豈能因為一生沒有「了道」卻吃了施主一粒米,就要來世做畜生?這不是典型的亂講因果嗎?而督促出家人精進修行,雖是好事,但何必要用這種編造的故事呢?何必要用這種歪曲因果的理論呢?而且還會有障礙他人出家的巨大副作用?


誠如聖嚴法師說的,宣揚「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種理念的人,表面上看好像在講佛法,勸人精進,而實際很可能是惡毒的破壞佛教的人故意而為之。可嘆的是,我們很多佛弟子,甚至是一些出家人,卻不去廣泛的讀經論,不去深入的學法義,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智慧,只知道人云亦云,宣揚了這些對佛教有巨大破壞的觀念卻不自知,那就真的是可悲可嘆了!


大家學佛,就算不能當生成就聖者的果位,但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學,認認真真的修,多讀書,多思考,真正的明白道理,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給耽誤了,那麼一生進步一點點,從凡夫往佛陀的境界上靠近一點點,也是莫大的功德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孤取版的人間佛教認定大乘經典乃是後世佛子創作
悲憤!又見老法師拚死維權,這種狀況何時才能結束?
神通敵得過智慧嗎?且看舍利弗PK目犍連!
出家人要不要追求社會上的學歷?
百法略說「二無我」之「補特伽羅無我」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施主一粒米 真的大如須彌山嗎?
什麼是「施主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
為何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不孝的因果報應 大如須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