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神黃中醫智庫」,讀古籍,查方劑,覽醫案,測健康,學養生。

導讀,希望人們在收到醫院的檢查報告時,更多一點理性,更多一點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人體自身的感受,才是最精確的儀器。

影視里,每當劇中人物患病,旁人安慰時,高頻率出現一句台詞:「別擔心,現在醫學這麼發達。」

現在,醫學果真很發達嗎?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醫院)

先來看西醫。不容否認,西方醫學界在抗生素的應用和外科手術技術的突飛猛進上,令人嘆為觀止,也為人類做出一定的貢獻。而在本質的醫學觀念上,在對人的整體性、變化屬性的了解與把握上,與百年前相比似乎並無太大改觀。西醫這些年的進步,還體現在診斷手段的日新月異。可是,CT、小腸鏡、彩色B超、核磁共振、DNA檢測等等,與其說是醫學的進步,倒不如說只是光、機、電、化學、生物學等技術的進步。醫學應當是一門科學,技術只是科技。科學與科技是兩個概念。再來看中醫。近年來,中醫院的大夫幾乎西化,診治通常都要開B超單、化驗單。有中醫藥大學的診斷學名師在課堂上明確提倡「西醫檢查,中醫治療」的模式。那麼,西醫的現代化診斷手段,果真超越了傳統中醫的四診了嗎?

儀器通常只是「終極審判」

能通過儀器查出來的,往往已經是十分嚴重的器質性病變。

比如心電圖,基本都要等到心臟病真正發作的時才能查出。倪海廈先生曾經提到過一個案例。有一位航空工程專家來找他。說一個月以內,有兩位同事,很類似地死於突發性心臟病。其中一位的求診過程很典型:他每年的體檢結論都是心臟沒問題。但有一天早上突然心口痛得厲害,於是開車趕往醫院急診,告訴醫生說:「我心口痛得很厲害,我認為我得心臟病了。」醫生說:「哦,你怎麼知道你得了心臟病?我們得看看心電圖才知道。」結果,檢查半天后用一句「確定你沒有心臟病,你心臟很好。」把人打發回家了。可到了當天傍晚,工程師感覺痛得更厲害了。他又開車回到同一家醫院急診,遇到還是同一位醫生。此時,工程師臉色已經泛青了,喘不過氣來了。醫生趕緊讓他做心電圖啊,核磁啊。然後,驚奇地跟病人說:「你真的有心臟病了。」病人在儀器台上回頭跟醫生說了一句:「我告訴過你的!」講完這句話後,就死在儀器台上。

我的一位病人,因間發心痛三年里做過無數檢查,核磁3次,心電圖幾十次,包括24小時監測等等,都顯示正常。且被告知精神焦慮是他所有身體問題的成因。於是服用安定,氯氟平等神經抑制類藥物。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重要的標準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心臟病)

其實,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除了心區痛不痛之外,還有幾項重要的標準:

如睡眠質量,精神狀態,大便如何?是否腳冷等?

根據這幾項來判斷,比心電圖恐怕要準確,要及時。我接診此病人的時候,他自述晚上妻子是不容許他的腳碰到她身體的,因為像冰塊。大便自然是不成形的。然後人非常容易受到驚嚇。病人是陰證,但又有寒熱錯雜的局面,大致在厥陰的範疇。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人告訴我們,現在他可以泡腳後不穿襪子一兩個小時都不覺得冷,這放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大便也很好了。睡眠也還正常。然後精神明顯好轉,不那麼容易受驚嚇了。原先存在的小腹痛、小便澀等所謂的前列腺炎癥狀消除了,甚至出現了晨勃。事實上,心臟的問題,常常與腎有關。基於這些明顯的好轉,雖然他治療中途有一天出現過心痛,我告訴他,不用擔心。因為他身體的多項指征已經顯示可以不必太為心臟問題發愁了。

儀器查的是局部,非整體

腸鏡、胃鏡、核磁共振、CT等診斷,有可能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查出局部病變。比如,查出宮頸炎。可是她這個宮頸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根本原因沒清楚,那治療宮頸炎、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只有一個辦法:消炎。

而我們治婦疾時,處方用藥甚至會忽略她的局部炎症。一整個方子,可能沒有一味所謂的消炎藥。因為在我們看來,炎症只是一個結果,是人體內外部環境發生某種失衡的結果

只要調節好平衡,也就是陰陽、寒熱、虛實等平衡,該祛濕時祛濕,該逐瘀時逐瘀,炎症自然就消失了。問題出現在局部,但病因可能在整體。問題表現在子宮,或盆腔,但原因可能在脾胃。這是對病情因果關係的整體論觀點,這是傳統中醫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當前所謂高科技現代診斷技術望塵莫及的。

其他如失眠,有病人每晚大部分時間躺在床上都是清醒甚至瞪著眼睛的。跑去檢查,又是腦電圖,又是核磁,一般查不出什麼問題。只說是有點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怎麼治?安定?中醫治失眠,也一定是從整體,分陰陽虛實寒熱。常見的如黃連阿膠湯證,酸棗仁湯證、梔子豉湯證、苓桂術甘湯證、乾薑附子湯證等,這裡就不細說了。

儀器查的是癥狀,不是病
從外婆去世領悟到:儀器並不是萬能的

(中醫)

高血壓,只是一個癥狀,不應該被當成一個病。

我治過的一個高血壓病人,男,55歲,收縮壓高達190,是在單位體檢時查出的,可查出了血壓數值偏高怎麼辦?醫院只有一個辦法:病人被要求每天服用降壓藥。這是現代醫學的大盲點。高血壓怎麼能當成是一種病呢?怎麼能給所有出現高血壓癥狀的病人吃同一種降壓藥呢?出現高血壓這個癥狀,有多種情況:

可能是實熱,可能是瘀血,可能表不解,總之有寒有熱,有實有虛。

我這位病人是什麼情況呢?脈沉弱,苔厚白膩。這樣的陰寒虛證,能與陽明實證型高血壓用一樣的葯?如果天天吃苦寒的降壓藥,也許能暫時從血壓計上降下數值。可是,他的寒濕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長期服用,後果不堪設想。其他如發燒、嘔吐、頭痛、眩暈等等,它們大都是癥狀,不是病,更不是病因。同時,人體很大一部分所謂的病只是人體自身的抗病反應,不應該去人為地干涉和消除。

很多中醫非常看重的情況,如是否煩躁,食慾是否減退,睡眠是否良好,頭是否眩暈,人的精神狀態、是否腰痛等等,通過儀器或者化驗指標是很難查出來的。

儀器檢查的機械與片面

比如越發常見的「糖尿病」,西醫是根據驗血報告查判斷的,一看數值,喲,不行,你的血液含糖太高了。趕緊用胰島素吧!胰島素降糖的實質是什麼,是把糖分沉澱在人體下部,因而不少長期使用胰島素的病人出現了下肢麻木,最後有人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治療,兩點需知曉

且慢!我覺得治療糖尿病之前,至少有兩點需要弄清楚。

一是,醫院診治糖尿病,只是看血液方面的數值,並沒有涉及水分的檢查。

我在上一篇文章《一位好中醫,就是一所全科醫院》提到過,很多完全不同的疾病,原因是可能是同一個——比如水濕。可是醫院的檢查似乎並沒有驗水這一項。而對於糖尿病來說,水因素,不可忽略。因為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口渴癥狀。為什麼會口渴?體內津液匱乏啊。

所以像我們一些治糖尿病的常用方劑,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炙甘草湯等,雖然方證不同,白虎湯是清熱救津液,竹葉石膏湯是清熱補虛生津,炙甘草湯是補陰虛。但目的都是一致的:補充津液。這裡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喝水多,並不代表不缺津液。我有一位女病人,每天定時喝450ML的水兩瓶,外加豆漿、果汁、牛奶若干。結果怎樣,體內嚴重水濕,但依然津液匱乏。喝進去的水,只有被人體運化,才能成為津液。

二是,病人果真是體內糖分有多嗎?還是僅僅只是分配不均勻?

認定了血液中的糖分偏高,就一定能得出人體糖分偏高的結論嗎?如果血液中的糖份含量偏高的話,那麼這些多餘的糖分從何而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人體的糖分總共只有那麼多。不可能憑空冒出吧?當然由於飲食過度,不正常大量攝入糖分的情況,有,但不佔主流。那有沒有可能是原本應該存在於其他肌體組織的糖份,來到了血液中,被簡單地認為是「多餘」呢?那如是這種情況,再進行降糖治療和飲食控制,是否合理?

在中醫看來,這裡不是一個簡單的降不降糖,節不節食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平衡問題。人體所有的問題,無非是失衡。

儀器檢查的機械與片面還體現在忽略了精神因素。單方面通過檢查指標,即刻給人扣上「糖尿病」、「肝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甚至「癌症」的帽子。忽略了人的意志和信心原本可能是戰勝疾病的重要砝碼。

我希望人們在收到檢查報告時,更多一點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人體自身的感受,才是最精確的儀器。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我外婆。外婆去世已經十多年了,被眼疾折磨了很長時間,印象中她老是用手絹擦眼睛。那時我在一個地方的衛生局機關工作,但還不太懂中醫。有一次外婆提著小竹籃費勁找到我單位送自撈自烘的小乾魚時,我給她買過一種眼膏,估計也就是那種治標的激素類膏藥。當地最好醫院的五官科醫生是我朋友,我領著外婆去做過檢查,也沒做什麼治療就回家了。大約是說查不出什麼,只能這樣了。沒多久,我離職去了外地。後來家人告訴我,有人去看望外婆時,她每次都只說眼睛難受,還老惦記著我給她買過的激素膏藥……外婆生活在鄉下,一輩子什麼苦什麼罪沒遭過?能掛在嘴邊的難受,一定是真的難受。外婆去世時,我沒能回去。現在回想起來,外婆當時的眼疾,中醫應該是有辦法的,水濕證的可能性很大。如今,各科各類疾病我也都接觸一些了,從所治病人那裡反饋回來的好消息也越來越多,理當欣慰。

而此刻,我只想著:可是外婆已經不在了。



健康之家

中醫治療高血壓有什麼好的偏方?

高血壓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麼?

關注微信公眾號「神黃中醫智庫」,回復「三高」,了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中醫預防和治療方法。

神黃信息》》》》》》》》》》神黃招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蒲輔周醫案:1歲幼兒氣液枯竭,生命垂危
病人每晚睡前全身皮膚奇癢難忍,用火烤才能解癢
古人的智慧:治療腎病水腫可「開鬼門」
米面各有所長,混著吃才能更加健康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痛徹心扉的領悟:如果有來世,寧願不曾相見過
「道不走空」,揭示了賺錢的秘密,領悟到了人都能發財
這樣的古道,有時間,只有走過,方能領悟!
忙了一輩子,得到的領悟就只有這些!
不是十年以上的銀行老櫃員,領悟不到……
簡單的3句話,讀了不一定能領悟,領悟了不一定能做到!
多麼痛的領悟!這些糗事只有當了媽以後才會遇到
娶妻要娶閑,這句話我是領悟到了
38歲後才領悟到的十句話,現在看會不會太早
經歷了半年的痛苦,王寶強才領悟到: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
小心欺騙了你的眼睛!10張需要看至少兩遍以上方可領悟的圖片,有的能讓人質疑人生
做不到「力由脊發」,你永遠沒領悟到內家拳的精髓
他在拘留所里十天的領悟,也能幫到分娩時緊張焦慮的你!
這5種食物經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是控糖的高手,你領悟到了嗎
不要後悔讀了這十句話,你將領悟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獻給所有現在捨不得對自己好的女人,多麼痛的領悟!
喵星人的邏輯,鏟屎的是不可能領悟的!
12張需要看至少兩遍以上方可領悟的圖片,有的能讓人質疑人生!
多麼痛的領悟!中國隊該贏的都贏了,不該輸的,卻也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