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可以說禪宗是印度佛教在中國創造性發展後的產物,禪宗不僅繼承了釋家的思想,還擬補了國人精神思維的缺失環境,也豐富了人們的心靈智慧: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一、自性即佛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集中於一個核心的問題:人如何學佛並成佛?禪宗的智慧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把佛不僅理解為佛性,而且理解為自性。自性還有一系列的其他名字:法性、實性、本性、如來藏、如此等等。所謂自性本自清凈,是指它沒有原始無明的污染、遮蔽,以及由此而來的無窮煩惱和痛苦,而是純潔的、透明的。對於自性,神秀的偈語尚未體悟其自身。他認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因此,對於自性的通達並不是各種外在的修行,而是內在本性的覺悟。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二、禪是智慧之學


禪宗首先直接繼承了涅磐有宗的佛性思想。佛性是人的不生不滅的內在本性。因此,任何人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禪宗其次也採用了般若空宗的中觀思想,即不二法門。第三,如此規定的禪直達心靈自身。因為它是心靈本性的呈現,所以它不是有相的,而是無相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因此,慧能將戒定慧三學完全內在化了和心靈化了。通過這種變革,禪宗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種新的智慧之學。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三、即身成佛


所謂的頓悟成佛實質上意味著人能即身成佛。一般佛教認為,佛有三身。但慧能從自性即佛出發,對於三身佛予以了闡釋。


第一,清凈法身佛是人已經具有的自性。


第二,圓滿報身佛是自性的實現。

第三,千百億化身佛是自性的變化。


四、迷失


雖然佛性常在,但它卻又常被遮蔽。正是因為每人具有佛性,所以才有可能迷失。不過,自性的清凈是內在的、必然的和永恆的,而自性的迷誤是外在的、偶然的和暫時的。人自性的迷失在根本上表現為人的自心的迷失。禪宗將它表述為著境。而且表現為人們在學佛和成佛的道路上的迷失。這就是說,人們雖然發現了自性的迷失並試圖返回自性,但這一尋找自性的過程也會發生外迷著相。



禪說:「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五、無念


人的迷誤關鍵在於其迷念,也就是人自身心靈的迷失。但那些迷誤的人們如何才能真正覺悟呢?真正的無念是「於念而不念」。慧能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這種轉變發生在一念之間,也就是心的瞬間。因此,它在本性上是一種頓悟法。因此,「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


對於禪宗而言,在人自身成為佛的同時,世界便成了凈土。當人們的心靈凈化後,那麼所生活的處境就是凈土了。


(關鍵詞:禪、智慧、人生、修行、哲學)


《思品時間》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品時間 的精彩文章:

TAG:思品時間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禪同人5安其拉cosplay為救一禪說出了一位神秘人
禪說?愛是寂靜,是歡喜
蜀漢滅亡後,劉禪說了這句話,司馬昭沒敢動他!
譙周的破嘴,把劉禪說投降了,但譙周的名聲並不差
髡殘:借畫談禪,因禪說畫
禪說┃修行,不止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孔明對劉禪說:我不會給子孫留下多餘的財產的,他們不會威脅皇權
三國名將系列之四七:夏侯淵被何人斬殺,劉禪說出真相
禪說盆景題名
佛學禪說:因為繩未斷
揭秘:劉備死前真的對劉禪說了什麼驚天秘密嗎
德言慧語 禪說因果
禪意哲理故事書《禪語人生》《禪說處世》《禪解情緣》隆重上市——周國平、曹文軒、張德芬、蘇岑、王大績聯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