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洞箫与养生

洞箫与养生


洞箫与养生








人们喜欢箫,除因为箫艺可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外,还因吹箫可以开发智力,使人健康长寿。古今吹箫长寿者,代不乏人,特别是很多武功修炼者,更是爱之如贴身之宝,常以箫为炼气修心的门径,使人听箫声而销魂。这可以从以下四点看出吹箫与养生的关系。


一.箫艺是一门古老而高雅的文化

据有关文物出土考证,到现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箫,外观精致,声音优美而独具风格,常用于独奏和琴箫合奏,是古代文人雅士、方术武修者操练和随身携带的乐器和武器,也是宫廷和皇室里常用的主要乐器之一,为皇帝和妃嫔所喜爱。如张良、唐玄宗、李龟年、才女蔡文姬等,就曾是一代吹箫大家。箫还是我国吹管乐器的始祖,如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三孔骨箫便是佐证,素有「三更笛子五更箫」,「箫为管之王」,「笛清不如箫和」等美誉。故箫之美,曾引起诸多大文豪的纷纷赞颂,如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苏轼的「客有吹洞箫者,扣弦而歌之,其声呜呜然」,辛弃疾的「玉壶光转,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等等。箫艺古朴典雅,吹箫者也因此而温文尔雅,洁身自好,兴味盎然而安舒自得,不沾恶习,清高性善,从而福寿绵长。

洞箫与养生



二.吹箫的姿势有利于活血行气


吹箫者不管取站势或坐势,都要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胸实腹,全身肌肉放松等。这样做,就与静坐和打太极拳的养生机理有了相通之处,有利于人体的活血行气,思想集中,散瘀止痛,全身心进入极美的艺术境界之中。而且肺部有节律的腹式呼吸,可增加肺活量,使全身的肌肉畅通无阻,自然泰和;舌头的起落,口风的控制,手指的灵活运按,又可以活动人体的诸多经络,按摩到很多穴位,使许多肌群得到锻炼,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在气息的强弱掌握和手指「内劲」的运用上又符合了太极拳「其根手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原理,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长寿。

洞箫与养生



三.箫声含蓄幽远


「伯牙弹琴非流泪,张良吹箫退楚兵」,由此可知,箫声的魔力真能摄魂夺魄,感天动地。箫发音柔和,细腻、含蓄而深远,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美,最擅长表现深沉忧怨、优美如歌的旋律,这是其它乐器所不能及的。我国传统的吹箫技法有「五虚」、「五实」的特别要求,吹箫有素者能从吹箫的发音和音色强弱、虚实变化的旋律中,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思想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高低来。基于箫这种独特的音色,很是适合于音乐疗法实践,在艺术养生中对开发智力和消除人体疲劳具有独占鳌头的作用,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许多科研和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据我国和日本的多项研究实验表明,在音乐疗法中,以古典乐器演奏的严肃音乐最为理想,其中箫是经常被采用的乐器。很多例子证明,箫音最适宜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忧郁、恐惧、精神失常、烦躁等疾病。

洞箫与养生



四.箫乐清新隽永


杜甫听了丝管后,赞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孔子听了韶乐,竟三日不知肉味,而古代的丝管、韶乐,主要是琴瑟和箫。箫音甜美缠绵,箫乐也大多清新隽永,古远幽深,不管是抒情或叙事,都带有高古而旷达的韵味,让人听后骨酥肉软、心荡神驰,忘记了人间恩怨情仇,全身心进入尽美尽善的境界,使肌肉和神经得到极大的放松和调节,从而精神愉快,对事业和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如《关山月》的古朴雅致、《怀古》的深沉阴郁、《雨打芭蕉》的清新活泼、《玉楼春韵》的秀丽婉约、《雁落平沙》的和平悠远、《夕阳箫鼓》的幽静恬适等,吹奏这些乐曲时,心临其境、物我两忘、德艺双馨,达到情曲统一,做到此,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公众平台简介


此公众平台由禅艺国际艺术机构主办,为签约画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关道长设置公众平台号,欢迎关注。本平台发布郭关先生艺术创作内容之外另涉及书画、音乐、艺评、哲学等文化艺术类内容,您若有好文好画欢迎来稿,请先关注此公众平台,再投稿至邮箱:ybbud2008@126.com

洞箫与养生


洞箫与养生


洞箫与养生


洞箫与养生



郭关简介:出生于湖南,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绘画、音乐、书法、诗文、斫琴、装置、行为等领域;知周易、晓音律、好古琴、喜操《幽兰》《广陵散》;曾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后于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美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神人畅》 古琴演奏:郭关道长




洞箫与养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关艺术 的精彩文章:

泰山第一刻石
寻找自己的云游:若能一心问道,则处处都是师父
朱元璋与道教
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石照片
花道 碗莲

TAG:郭关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