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封面來源:《狐妖小紅娘》

上一篇訪談中王昕導演介紹了自己的從業經歷,接下來我們要說說現在在做的兩部作品之一《狐妖小紅娘》。


我們怎麼改編漫畫


——聽您介紹了之前的經歷,基本都是做國產動畫,那有沒有做過日本動畫的作品呢?


王昕:沒有,後來接觸日本動畫業界,就是合作了。最早跟日本合作的是《靈域》吧,那個組是我自己帶的,現在《靈域》也有三十多集了。這部作品就是我們第一次嘗試跟日本合作,後來才是《一人之下》。不過《一人》組跟《靈域》組不一樣,當初《靈域》組的人員是我自己挑的,《一人》組是跟我完全沒關係,就突然有一天跟我說你跟這個組合作吧。

——哦,等於一開始雙方都不認識,沒有溝通,就直接開始合作?


王昕:對的,關於《一人》的日方製作組,我是真的無語了。


最初的《狐妖小紅娘》PV大賽作品。


http://v.qq.com/x/page/r0016wwsjg7.html


——那先來說說《狐妖小紅娘》,繪夢一開始是怎麼選擇做這個作品的?

王昕:是騰訊找我們的,當時騰訊動漫有個PV大賽,將他們的線上漫畫做成動畫PV,我們選擇了《狐妖小紅娘》這個作品來製作,但一開始並沒有做成系列片的準備。後來PV做出來後,觀眾反應非常好,騰訊決定拍成系列,就找到我們,由我們負責動畫的製作。


——現在《狐妖小紅娘》特別紅,是目前國產動畫中人氣最高作品之一,你們一開始有想到會這麼火么??


王昕:有想到過,那時我跟騰訊說過,《狐妖》肯定會紅,但你們不要急,它會在什麼時候紅,都可以預料到的,為此我們把其中的樹妖篇給摘掉了,這也是經過原作同意的。我跟原作者提過,說狐妖會經過一個階段的沉澱,它的火應該是從20集或者21集這個點開始,前面的會保持一個不功不過,要有個醞釀期。我讓騰訊不要急,前面你要等人氣慢慢積累,然後到一個點爆發出來,就比較水到渠成了。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狐妖小紅娘》動畫截圖。


——就是說,你更喜歡一個有節奏的進度?


王昕:對對對,我不喜歡「砰」的一下就上去那種,這樣上去的話,其實它沒後力,你還要補充,才能把這樣的人氣維持住,但要是掉下去,就很難再上去了。《狐妖》的話,是小幅度地爆發,然後平穩,再小幅度爆發,最終到高點,這是在我們測算之內的,所以我們那時候覺得初期人物全站住了,塑造的形象也都穩固了,剩下的我們怎麼玩情感都可以,就算把不是很必要的樹妖篇去掉,影響也不會太大。在這個前提下,直接上王權富貴篇。


——在做改編作品的前期,你們就已經做好這些準備了么?把握節奏?

王昕:是的,其實你在第一季的動畫里,就能夠看到後面第三季的一些角色出場,這點漫畫上是沒有的,我把原作後面的一些角色往第一季動畫里塞,就為了將來等動畫做到那邊的時候,我就不用再說這個人的過去,而且也算是埋個伏筆,如果前期有注意的觀眾看到這裡就會有種親切感。


——這樣做的話,是對原作的一個改動,那有跟原作者進行協商么?


王昕:因為漫畫跟動畫是不一樣的,節奏方面也不同,所以肯定會做一些修訂。最大的改動是在分鏡上,劇本的話我們比較遵從原作,反而沒太大變化,而且本來《一人》跟《狐妖》這兩部作品從故事上來說,都是很好的,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們無非是在基礎上做一些細節的調整。分鏡則是全換了,漫畫有它自己的套路,比如漫畫13頁是一個節點,它可以在這裡按照連載的頁數走,但動畫不行,10分鐘的動畫時間裡,大概有5到6篇漫畫的內容,那它所有的節點就不能直接用,我們必須將所有的環節打亂全新安排,包括走位和特寫畫面,漫畫可以隨便來,動畫是不行的。


舉例來說,《狐妖》第一季的時候,有一段是在醫院病房裡打,開始就是個小病房,打到後面,漫畫中是召喚出了比人大很多的四大金剛出來,最後整個房間聚集了17個人,所以當我們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這個病房要畫的很大,這樣才有空間讓人去打,這一段大概打了有四五集,如果你是要遵從漫畫的話,那這個病房就要不停擴大,漫畫里表現還不是很明顯,但你換成動畫,就會覺得奇怪了。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狐妖小紅娘》場景圖。


——所以在場景上也是要構思設計。


王昕:對,場景代表走位,這個跟你的鏡頭推進有關係,漫畫中你這一格在遠處,下一格就過來拍我肩膀了,中間這個環節可以省略掉。但動畫里你要表現這段,就要考慮走過來的過程,並帶進劇情里。你每一個動作和走位,都是為下一段劇情而服務的,所以分鏡肯定是要大改動,這是沒辦法。


——還有一點,原作漫畫中一些搞笑的手法跟台詞,怎麼將其在動畫上表現出來?畢竟這兩者的搞笑方式還是不一樣的。


王昕:我們儘可能地去理解原作的想法,《狐妖》的搞笑手法有點像高橋留美子,是那種「瞬變」,從一個嚴肅的場景,突然轉變成搞笑的狀態,出現一種反差,主要是瞬間的轉變。你漫畫用這種可以,這一頁嚴肅,下一頁翻過去就變搞笑,大家能理解。但動畫是永遠在運動過程中,它是沒辦法「砰」一下突然轉變的,如果我們需要這麼一種效果,那在分鏡和節點上做預備,漫畫中這個笑點你當時給我的感覺是一瞬間,那我在動畫里也要用另一種方式表現出這種感覺,達到這種突然轉變的搞笑場景。我們會倒做,把所有的情緒點拉到那頭去,然後笑點都在這頭包了,就是這麼來做,變化挺大的。


——這樣子的話,對分鏡要求就比較高吧。


王昕:非常高,這也是為何分鏡只能我自己來做,雖然中期在韓國做,但是他們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並沒有那麼高,一個韓國人是很難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的,就算有翻譯,經過兩邊來回倒騰,還是肯定會有出入。外國人是比較難理解中國的一些思維和想法,何況《狐妖》跟《一人》里都有一些古語,這些古語如果翻譯成外文,平平地解釋,韻味就沒有了。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們就能很理解作者當時想表現的是什麼意思,所以與其花時間這麼麻煩地去溝通,還不如自己來。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一人之下》的分鏡圖。


——那你們做一部作品,最花時間的就是在分鏡上面吧?要如何培養新人的分鏡能力?


王昕:應該是分鏡跟美術,這兩塊花時間最多的。其實對我的分鏡幫助最大的應該是做《幸福小鎮》那段時間吧,那時候前期是自己做,分鏡、原畫、中期等都要自己來。當我在做中期看到片子的時候,就能夠知道分鏡問題出在哪,然後我就去改,不斷地修改,那段時期就提升的比較快。


還有就是,分鏡其實沒有所謂的捷徑,也沒有所謂的什麼靈感,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地去畫,畫過一百本的人和畫過十本的人就是不一樣。有一天當你畫不出來了,你就必須去補課,因為檔期在那,你一定要想盡辦法畫出來,畫出來的還必須要讓人滿意,不然觀眾就罵你,那怎麼辦,自己補課,找到自己的不足再繼續畫。


我會先在腦中先構思下大概的分鏡,有個初步的想法,先把方向確定下來。等開始下筆畫分鏡時,我不喜歡一開始就把每一張分鏡圖都畫好,先打草稿,這個十分鐘內容的草稿我規定必須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這時候腦子是順的,一路順下去,清稿啊,走位我先不管,先把故事說完。說完自己感覺對不對,不對的話,就把它放一邊,休息兩個小時,再用兩個小時用不同的思路再畫一個,這樣來回幾次以後,心裡就有底了。那個橋段應該怎麼做,當你試驗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之後怎麼畫。畫畫永遠都是進一退九嘛,你進步了一段時間以後,感覺有退步,正是累積都用光了,用光了怎麼辦,自己再去挖點東西出來。


——所以您畫分鏡的時候,會拋棄原作,用自己的思路來重新創作?


王昕:還是那句話,情感線都能延續,但是分鏡這塊肯定不能延續,畢竟是兩種載體,延續就會出錯了。


製作動畫的周期與忙碌


——那《狐妖》整個製作團隊是怎麼分工的?


王昕:《狐妖》的前期都是在國內,然後中期是在韓國那邊,最早的時候是國內一部分,韓國一部分,後來韓國的那個組自己帶出來了嘛,我們也派了不少中國人過去,現在就直接在韓國本社做。所以說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第三季又比第二季好,也是因為這個。


——那《狐妖》新的一季是馬上繼續做?還是暫時去做別的?


王昕:馬上更新了,後續的肯定繼續做,都已經規划到明年年底了。過一周新的第四季就上線,我這邊都屯了好幾集了。《狐妖》也是章節式的,每個章節都會有不少新人物出場,如果是一路更新下去的話,我們怕前期來不及,所以每個章節完結的時候,我們會對下一季的所有新人物重新做設定,然後才進入新一階段的製作。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狐妖小紅娘》塗山蘇蘇設定圖。


——你們現在是好幾部作品同時在做吧?您忙得過來么?


王昕:是好幾部在做,我還好,我就《一人》跟《狐妖》這兩部,加一起一年將近100來集,夠我受了。至於安排,我周一到周三是《狐妖》,周四到周日是《一人》,每周都是這麼排的。


——咦,這樣一算,你豈不是一周無休?


王昕:我不休息的,這麼多年,從來沒休息過。


——雖說做動畫本來就是會比較忙,但好像沒忙成您這樣吧?


王昕:都習慣了,我們公司好多人都這樣,好像沒有一天是有時間出去逛個街什麼的,不太現實就是。有空閑也是去日本和韓國跟那邊團隊交流或者喝酒聚餐什麼的。


——是因為你們做的是網路動畫,要跟著這個更新速度走么?一般會提前多少集做儲備?


王昕:分鏡的話,一般要提前七到八集吧,就是你們看到第一集的時候,我應該是在畫第八集了,這是最起碼的紅線,時間比較充裕的話,還能再加快到十集以後。比如《一人》是7月番播出,2月份的時候,12集的內容已經畫到第6集了。像現在我已經在做明年7月份的《一人》第二季了,現在如果不做的話,明年就來不及了。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狐妖小紅娘》白月初設定圖。


——按時間算的話,是要提前四、五個月吧。


王昕:現在中期必須提前三個月進到現場,但是前期還得提前兩個月,也就是說,你第一本分鏡,最好是提前半年開始。現在都第二、三季了,還好一點,如果是一部新片的話,最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從策劃,到進組開始做,再到它播出,中間大概準備一年時間,這是比較理想的,當然我們現在也沒有這麼寬裕的時間了。


——和日本相比,這進度是快了不少。


王昕:日本那邊過段時間會到上海來,村濱章司要帶他們過來走一圈,說要來學習中國對影片的控制力和流程,有可能日本那邊的流程太老了,不管是生產力也好,質量也好,有些達不到現在這個時代的需求。

沒有周末的動畫人: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二)



《狐妖小紅娘》動畫截圖。


——因為播放方式不同吧,日本那邊是以電視和影院播放為主,國內是網路播放為主,在上映和更新速度上比他們便捷。


王昕:像《甲鐵城的卡巴內瑞》這種,他們至少是提前五年做企劃,提前三年開始製作,提前兩年做前期,提前一年做中期,就是這樣5321的流程和速度。


——我看日本那邊很少在網路上播放新動畫。


王昕:日本不怎麼用電腦網路的,他們更多的是用手機,不是很習慣用電腦上網,所以他們對信息的反饋力會比較緩慢,跟以前一樣的習慣。觀眾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在電視上觀看,會用定時錄像的方式錄下來,回家再看。就算Youtube上有的,他們也比較少去看。


——就是習慣問題吧,畢竟都用了那麼多年的方式。


王昕:對,跟現在中國的觀眾習慣完全不一樣,國內的人現在都比較喜歡用電腦看動畫了,反而守在電視前的很少,有也都是那些年齡比較小的。


下期來聊《一人之下》的內容跟合作時的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相思相愛的結晶:《你的名字。》專題之新海誠和RADWIMPS談音樂
背景與角色融合的新高度:《你的名字。》專題之丹治匠、馬島亮子、渡邊丞談美術
從小規模邁向大舞台:《你的名字。》專題之製片人川村元氣談企劃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一人之下》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一)——從廚師到動畫導演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三):動畫與武術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六):關於去日本做動畫的建議
動畫導演王昕專訪(四)——動畫中使用方言有時是必要的
從看動畫到做動畫——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一)
原畫師之間的差別:彩色鉛筆動畫導演史涓生專訪(四)
動畫播出延期的問題癥結何在?專訪《網球王子》動畫人設石井明治與匿名製作進行(上)
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三):中日合作動畫要經過各種磨合
彩色鉛筆動畫的今昔:彩色鉛筆動畫導演史涓生專訪(三)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五):《博人傳》監督山下宏幸其人
冰川龍介專訪(五):動畫評論研究的功用
探尋動畫媒體的特殊性:冰川龍介專訪(六)
彩色鉛筆動畫導演史涓生專訪(二):不甘於現狀的年輕人們
回憶動漫藝術家動畫片《三個和尚》導演——阿達
動漫星空晚報:《博人傳》動畫劇情為全新原創 《龍珠:超》中小林竟被子彈打傷
致敬|回憶動漫藝術家動畫片《三個和尚》導演——阿達
對國際動畫合作的建議:數井浩子專訪(四)
缺乏交流與培養新人機制的動畫行業,專訪《網球王子》動畫人設石井明治與匿名製作進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