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華學者獲哺乳動物線粒體研究重大突破

清華學者獲哺乳動物線粒體研究重大突破

清華學者獲哺乳動物線粒體研究重大突破



這是楊茂君研究組繼今年9月21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題為《哺乳動物呼吸體結構》的研究論文揭示呼吸體中等解析度(5.4 ?)結構之後,在這一領域內快速取得的又一項高水平研究成果。

據了解,哺乳動物呼吸體是由44個膜蛋白在內的81個蛋白亞基(69種不同蛋白分子)構成的超大分子機器。楊茂君研究組通過不斷優化呼吸體蛋白純化與制樣技術,創新電鏡數據處理方法,篩選出能夠促進呼吸體穩定的特異性小分子化合物,成功將呼吸體結構的解析度提升至原子解析度(3.3-4.0?)級別,搭建了結構模型,並解析了目前為止解析度最高的哺乳動物呼吸鏈複合物I的精細結構(3.3-3.6?)。


在此基礎上,楊茂君研究組提出了全新的電子傳遞機理,揭示了複合物I各亞基之間細緻的相互作用,鑒定出了新的連接各單獨複合物的蛋白亞基,發現了磷脂分子在呼吸體結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據介紹,呼吸體是哺乳動物體內結構和功能最為複雜的超大膜蛋白分子機器之一,解析呼吸體高解析度結構為人類深刻理解哺乳動物線粒體呼吸鏈的組成形式和工作機理提供了關鍵信息。人類線粒體呼吸鏈系統如果出現異常,則會導致如阿爾茲海默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多種疾病。楊茂君研究組篩選出的特異性小分子化合物,有助於促進超級複合物的形成,進而促進呼吸體穩定,這就為設計和改造以線粒體呼吸鏈為靶標的藥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攻克上述疾病提供了良好開端。


對線粒體呼吸鏈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一直都是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點之一。據了解,從1994年至今,呼吸鏈複合物IV、III、II和V各自的高解析度結構依次獲得解析。2005年,我國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饒子和研究組解析了首個哺乳動物線粒體中複合物II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闡明了複合物II中電子傳遞的機制、工作機理以及與疾病的關係。2012年,楊茂君研究組在《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論文,解析了II型NADH-泛醌氧化還原酶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10年48億,生物醫學創新全面啟動!美國公布《21世紀治癒法案》最終版本
生日縮寫什麼的都弱爆了,來感受一下這些超牛的密碼!
2016年「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建議人選公示,共445人!
研究發現:前庭功能從40歲開始衰退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線粒體呼吸鏈研究獲重大突破
清華新聞發布會介紹線粒體呼吸鏈超級複合物研究成果
科研新發現:線粒體疾病最新研究進展!
專訪山東大學生殖醫學團隊:人卵線粒體移植,攻克「三親試管嬰兒」技術難關
未來醫學技術:線粒體治療學
細胞動力工廠:新研究發現線粒體能量比預期更強大
陳子江教授課題組在阻斷線粒體遺傳病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化合物靶向線粒體殺滅癌細胞!
清華大學又1篇Cell!楊茂君教授研究組在線粒體呼吸鏈領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
線粒體置換療法獲新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兩棲類線粒體基因組研究中獲進展
科學家在受精前修復卵子線粒體 製造無遺傳疾病嬰兒
葉綠體和線粒體基因組的組裝研究
科學家發現「線粒體炫」調控神經元突觸水平的長時程記憶
喪心病狂啊,科學家發現白血病細胞為了自己蓬勃發展,竟然「竊取」健康細胞的線粒體!阻止這一過程,則會使癌細胞凋亡|科學大發現
重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高嵩教授團隊首次解析了人類MFN1的晶體結構並提出線粒體外膜融合機制的模型
研究表明記憶喪失與大麻對線粒體的損傷有關
腫瘤治療的潛在靶點:線粒體活性氧
德科學家繪製出首份完整線粒體蛋白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