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與春節風俗

道教與春節風俗

尋道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熱鬧、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期間充滿了與道教人物誕辰有關的神仙傳說和風俗習慣。一般來說,春節可以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八結束。

道教與春節風俗


除夕是農曆的最後一天,它連接舊歲與新年,帶有神秘的甚至神聖的氣息。接神是過去除夕的重要祭典。相傳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三諸神升天,回到天庭述職,到了除夕,諸神又回到人間,人們擺設祭品,燒香叩頭,迎接諸神的歸來。除夕的氣氛是熱烈的,鞭炮聲的烘托,接神接祖宗的祭祀活動,年夜飯糰圓的情景,守夜飲屠蘇酒,占卜來年收成,這一系列活動構成了除夕特有的民俗氛圍。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新年,道教有五臘良辰的信仰,正月初一是道教天臘之辰。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天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在民間,大年初一有很多迎接新年的活動。燃放爆竹、喝屠蘇酒、掛桃符等風俗都跟道教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燃放爆竹的意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過去的驅逐山魈惡鬼,變成了迎灶神、接祖宗、接財神的儀仗。


正月初五也叫「財神日」,現在的人們接財神的熱情很高,各地的宮觀里這天的香火也是特別的旺盛。道教的財神很多,文財神有比干、范蠡,武財神有關羽、趙公明。關羽是道教中很受歡迎的神仙之一,他被塑造成一位「全能」大神,向他求子得子,求財得財,所以民間也把他當作財神崇拜;尤其是餐飲業的店主,都喜歡請關公做財神兼做保護神。趙公明是道教常見的財神之一,傳說他正好誕生在正月初五。趙公明不但有驅雷役電、去除瘟疫、消除災難的神通,還能夠使買賣公平和合。趙公明與招寶、納珍、招財、利市一起共五神,是為五路神,俗稱「五路財神」,是民間年畫中常見的形象。

道教與春節風俗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經典說他歷經三千二百劫,漸入虛無妙道,又經過一億劫,才修成了玉皇大帝,是天地人三界之主。因此,對這位總領宇宙主宰之君的誕辰誰也不敢怠慢。這一天,各地宮觀大都要舉行祭拜儀式,善男信女紛紛到宮觀去叩頭進香。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霄節又稱「上元節」。道教有天、地、水三元,又稱三官,主管人間的禍福、鬼神的升轉;正月十五就是天官大帝的誕辰。這天,道觀常常舉行齋會,信眾通常要去三官殿堂進奉香火。三官的職掌是有分工的,上元天官專管賜福,地官專管赦罪,水官專管解厄。


「拜太歲」,就是參拜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也是春節期間的重要風俗。因為每個人都有一位「太歲星君」主管一生,稱為「本命太歲」;而每年又有一位「值年太歲」(又稱「流年太歲」),主管人們當年的一切(如人們的健康、事業、婚姻等各方面)。所謂「犯太歲」,即是指自己「本命太歲」星君(即自己出生年的本命屬相)與當年的「值年太歲」星君相臨、相衝、相刑或相害。自古以來人們通常認為:犯太歲的人都會流年不利、諸事不順。故而「犯太歲」的人一般都要在那一年的年初到廟裡來「拜太歲」,參加道教的法事;通過高功法師的宗教儀式,可以得到與神靈的溝通,神靈便會賜福於參拜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道教的戰略思想,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
陸地仙經詳解,一百字就能讓你陸地成仙
道教法脈傳承
「二十四節氣」正式 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一起驕傲自豪吧
歷史上著名的24位風水大師及其經典案例

TAG:尋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道教尊神誕辰影響著春節的風俗習慣
春節習俗中的孝道文化
香港過春節的習俗
詩里的春節
拜燈山 過春節
張繼紅:走進屏邊苗族傳統民俗採花山,與苗族共慶春節佳節
古詩里的春節
春節習俗中的「雞」元素
家鄉春節的習俗作文
家鄉春節的習俗作文
春節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簡介,中國人怎麼過春節?
過完春節桃花財運節節攀升的星座!
首爾春節去哪玩?南山谷韓屋村春節盛典喜迎春!
家鄉春節習俗作文
家鄉春節習俗作文
春節之謠言洶洶
韓國也過春節嗎?和中國春節有神馬不同?
春節共賞「春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