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想要長存永在?其實很簡單!

想要長存永在?其實很簡單!

能夠真正懂得「和」之氣場,就能保持長存永在,懂得運用了「和」的智慧,就是符合道的規律,就能明白通達。


文/方崇陽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歡迎加入騰訊道學《道德經》研讀共修群


蒲騷之戰


《左傳》中記載了楚國與鄖國之間發生的蒲騷之戰。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國開始向東方發展,尋找盟友,楚武王派遣自己的兒子屈瑕,準備與貳國和軫國結盟。擔任楚國最高官職(莫敖)的屈瑕,帶領著軍隊開始往漢江的東邊進發。聽到這個消息,鄖國就非常緊張,想聯合隨國、絞國、州國、蓼國這四個小國來共同抗楚,破壞這次楚國的結盟。鄖國先行一步,將軍隊駐紮在蒲騷(今湖北應城境內)一帶,準備抵抗楚軍。

想要長存永在?其實很簡單!



鄖國先行一步,準備抵抗楚軍(資料圖)


率領楚軍的屈瑕聽到鄖國準備聯合四國抵抗楚軍,並且鄖軍已經在蒲騷駐紮下來,就開始擔心起來。這時候,隨同出軍的楚大夫斗廉分析了雙方形勢,建議屈瑕,說:「鄖國的軍隊駐紮在蒲騷等待其他四國的到來,他們有恃無恐,防備是鬆懈的。您帶領重兵在郊郢(今湖北鍾祥縣附近)阻擋前來增援的四國部隊,我率領一隊精銳人馬,乘其不備,夜襲鄖軍於蒲騷,鄖軍仗著四國會來的僥倖心理,也沒有什麼鬥志,我們打敗了鄖國軍隊,其他四國也就四處而散,不會再來增援解救鄖軍的。」


屈瑕猶疑了一會,說:「要不我們派人回去,請楚王再派一些部隊前來增援?」斗廉回答道:「我聽說『師克在和,不在眾』,如果部隊上下團結,眾人一心,就能夠打敗敵人,數量上的多少優勢,是相對次要的。你看殷商的潰敗和周武王的勝利,不就是這樣的嗎?我們的部隊已經出師成形,軍心穩定團結,所以又何必再去請增援的部隊呢?」屈瑕還是有些不放心,說:「要不,我們請軍師卜上一卦,看看勝算如何?」「占卜是用來解決疑惑和預見未來的,現在我們沒有疑惑,也看清了雙方情勢,又哪裡用的上卜卦呢?」

屈瑕接受了斗廉的建議,堅定了信心,按照斗廉的戰鬥方案,夜襲蒲騷,打敗了鄖軍,其他四國也是按照斗廉所分析的那樣,沒有前來救援,各自散去。最後楚國與貳國、軫國共同結盟,屈瑕完成了這次使命,率領軍隊回到了楚國。


以「和」為貴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想要長存永在?其實很簡單!


符合道的規律,就能明白通達(資料圖)


修道有成者,修持己身,五臟六腑之氣貫通和暢,則外邪不得入內,百病不生,道氣長存;整個人類、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團隊,內部上下團結,同心同德,融洽和氣,凝聚一體,則對外可以抵禦入侵,克敵制勝,跨越難關。能夠真正懂得「和」之氣場,就能保持長存永在,懂得運用了「和」的智慧,就是符合道的規律,就能明白通達。


宋代高道張無夢有言:「國猶身也。心無為則氣和,和則萬神結矣;心有為則氣亂,亂則英華散矣。」順應規律無為而為,如此氣息和順,平靜自然;氣息和順,平靜自然,如此萬神凝聚,充滿能量,應化萬物無不周全。反之,內心深處慾念炙熱,刻意妄為,如此氣息紊亂,情緒波動;氣息紊亂,情緒波動,如此精氣神散去,力量衰減,做事難得成功。(編輯:若水)


方崇陽道長簡介:無錫市道協副秘書長,周鐵城隍廟住持。江蘇無錫人,2008年至2011年於武當山道教學院學習,2011年至201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講經班進修,2010年榮獲全國「嶗山論道」玄門講經二等獎。

想要長存永在?其實很簡單!



(本文由騰訊道學授權發布,文:方崇陽,選編自方崇陽道長著《道德經與人生》,文匯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12:托缽普謝科
世界玄同藏天機:為什麼說道教興盛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慈悲的陪護
普天同慶,恐您不知:自結胎起每個新生命都獲得了諸多仙真聖重的護佑
莊子最核心的「二字真訣」 讓你真正逍遙於萬物
國家非遺 海南齋戲:位於海之南的獨特地方道教形式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要长存永在?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