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熱文推薦:契丹悲情「一姐」蕭伊蘭之一


文/梁爽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作者簡介】梁爽,一個農民的兒子,堅持樸實踏實地走路。無論是軍旅生活還是今天的商海沉浮,堅持用筆記下生活的點滴!先後有四千餘首詩歌散文在省以上報刊雜誌刊出,出版發行了個人詩集《鄉愁》等三部曲,現為四川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郪江古鎮)


郪江漢墓位於四川省三台縣城南45公里的郪江鎮。墓內的狩獵圖陪伴著墓主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風霜雨雪,時光點擊了穿越,支言片語道不盡心中暇思。古代水運碼頭的川江號子,鹽城故里商賈雲集的昌盛,經過兩千多年的傳遞,而今讓狩獵圖訴說著回憶!


郪江鎮是先秦時郭王所在地。由於水運繁忙,鹽銷旺盛,西漢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建為郪縣。郪縣左帶錦水,右鄰郭江,東有鼓樓山,西鄰天台山,絕對的一個風水寶地。


漢墓內的狩獵圖位於前室左壁上部,從東向西用連環畫形式組成,依次為蹶張、擘(bāi)張、獵犬、驚鹿等四幅畫組成。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蹶張)


蹶張為首,強悍生動。蹶張是我國漢畫石刻,大部份反應古代人物強健有力的樣子。《史記.張丞相列傳》中說: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顯示出當時氣勢洶洶的樣子。那個時代,人們把死人當活人對待。如陪葬品中的人,物就千姿百態。為了死去的人不受餓、凍之苦,不受欺凌之罪,在狩獵圖首刻上強健有力,氣勢洶洶,高43寬28厘米,大眼,高鼻,裹頭巾的蹶張人圖,以達到保護墓主的目的。


擘張肌肉渾圓結實,栩栩如生。擘張語出《漢書?申屠嘉使》,以材官蹶張(唐顏師古注)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踏者為蹶張。為什麼擘張排在蹶張後呢?擘張高50寬47厘米,整個體形比蹶張要大。蹶張就如陸軍,擘張如火箭軍,擘張發射遠程打擊後,蹶張開始地面清繳,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擘張)


人死後需要進食嗎?古代人都把死人當活人對待。獵犬圖就是起到給主人提供食材的作用。這也是狗的最原始的使命!晏殊就有「騷客登山知有助,秦源雞犬更相聞」的佳句。從宋代到而今,狗大致可以分為:看家狗、獵狗丶觀賞狗三類,《宋史一藝文志》有記載。現在舉國上下禁獵,故獵犬相對少多了。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獵犬)


看奔牛聞驚鹿,惜賞墓圖。在漢代繪製中多以山巒、雲氣、奔牛、愕虎、驚鹿及騎射之勇士,畫面一般都比較生動傳神。圖中驚鹿高43寬44厘米,微張口,前奔狀,伸勁回望。可見在獵人獵犬地追逐下,鹿奔命的希望有多渺小!在郪江漢墓內的狩獵圖中為什麼不用奔牛,愕虎呢?


傳說墓主人生前喜歡三件事:美女、飲食、馴鹿。最初主人惜牛為耕耘的主力,閑養那是最大的罪過,便去養虎。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驚鹿


有一天,主人帶著一歲的幼虎去山中打獵,誰知虎歸深山出野性,在吃了打死的野兔後,老虎獸性大發,攻擊主人,主人的隨從為了保護主人而葬身虎口。後來人們常把過河拆橋的行為等同於養虎為患。主人生氣到了極點,組織人捕盡山上所有的動物時,一隻鹿來到了主人的房前以此逃避捕殺。


主人不知是心生憐憫還是好奇,收養了這隻驚恐的鹿。


歷史走過2000多年,郪江漢墓狩獵圖同樣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霜雨雪。狩獵圖還要默默地走下去,一萬年?不,永恆!


2016.12.2於成都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郪江的九龍橋)


歡迎光臨企鵝號《閱讀悅讀》,你的足跡和聲音就是《閱讀悅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慕容沖:悲情的屠殺,抹不平結痂的傷疤
嵇康:藐視聖人經典、痛恨官場仕途的美男作家
藍顏禍水:韓子高的一段緋聞,滅了一個王朝
潘安:是否傳說中的尚書郎,是不是白了頭的滄桑
三國張魯:原始共產主義思想的踐行者?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郪江漢墓鳥圖:美人冤死,一縷香魂化青鳥
探秘郪江漢墓壁畫《青龍》:從凶獸到神獸的演變
雲從龍,風從虎:解讀郪江漢墓壁畫中的白虎
郪江漢墓仙鶴圖:憶君心似郪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卜運算元:郪江漢墓中那隻正朝墓門爬行的龜
郪江漢墓壁畫跽坐人:探秘坐有坐相
郪江漢墓壁畫里有一頭奔跑的豎著耳朵的豬
郪江漢墓壁畫解讀:生死相隨胭脂馬
全國四大漢墓群之郪江漢墓35幅精美壁畫
探秘郪江漢墓壁畫《女侍》:行色匆匆去何方
郪江漢墓中居然有的兩室、三室一廳
郪江漢墓壁畫《羊頭》揭秘:我有力量,但必須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