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皇家子弟難減負,就連康熙讀書都能累到咳血暈倒

清代皇家子弟難減負,就連康熙讀書都能累到咳血暈倒


清代皇家子弟難減負,就連康熙讀書都能累到咳血暈倒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後才確立正規制度,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我朝家法,皇子、皇孫六歲,即就外傅讀書。」意思是皇子虛歲滿6歲便開始讀書,早5點到下午3點,共10小時。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連除夕都不能放假。

雖然是凌晨5點開始上課,但皇子需凌晨4點到書房複習前天的功課,夏天雖熱,皇子讀書時卻不允許使用扇子祛暑,每學一個字,即要寫100遍,一段課文,要朗誦120遍。


康熙皇帝年幼讀書,自己曾累得咳血,故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歲就能做到這一點,故深得康熙喜愛。


皇子們除了學習漢文經典外,12歲以後還要學習滿文,14歲開始學習騎馬、射箭,教習由滿蒙諳達充任,他們無師傅之稱號,見皇子時須下跪請安,自稱奴才。皇子長大後,還有武功課,包括拳術、鳥槍、刀劍、火器等。西方傳教士張誠曾說,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帶著7個皇子巡視塞外,整整一個月里,這些皇子終日躍馬揚鞭,搭弓射箭,不亦樂乎。


乾隆時上書房總師傅是名臣王傑,後來在扳倒和珅中,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乾隆到上書房閑逛,看王傑正責罰讀書不用功的皇子下跪,感到很生氣,說:再怎麼說,這也是皇子,將來可能當皇帝,怎能不顧君臣之禮?王傑回答說:「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為師之道乎!」意思是教得好,可能成明君,教不好,可能成暴君,老師必須有師道尊嚴。乾隆無可奈何,便令皇子復跪。

當然,這只是野史作者的理解,事實上清盛期皇帝幾乎每天都會去上書房巡視,康熙尤勤,每天9點左右到上書房聽皇子們背書,有時下午四五點鐘還會再來一趟,帶著大臣們一起聽皇子背書。皇子們直到結婚分府後,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醇親王奕 在《竹窗筆記》記載:「如屆時功課未完或罰書罰字,俟師傅准去吃飯方去,隨侍內諳達、太監等無敢催促者,下書房亦然。師傅在書房惟吃晚飯。某屋念書及某人在某間下屋均由上指定。」清人趙翼在《檐曝雜記》中對此曾大發感慨:「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


晚清光緒年間雖無皇子,但亦注重對貴胄的培養,但形式有改變。1905年,兵部與練兵處奏准成立陸軍貴胄學堂,以慶親王奕 為管理大臣,馮國璋為總辦,次年4月開學,設軍事、天文、地理、歷史、算術等科目,對八旗貴胄進行新式教育,招收學員近百人,另有40餘名有職任王公亦命為聽講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歷史學家 的精彩文章:

清代第一權臣鰲拜覆滅之路,體現了康熙聲色不動
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大片為何風行中國市場
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精確時間,竟然是晚上10時30分
袁世凱為何說」為了救國救民只好當皇帝「?

TAG:青年歷史學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康熙親自買來的皇家食譜,沒想到竟可以防癌!
農村松針下埋著的「皇家御貢」,能防癌抗癌,城裡人花錢都難買到
清代皇家子嗣多早夭,只怪皇帝小爸爸太猴急
女生都無法抗拒的丹麥皇家咖啡!來到這裡我就走不動了!
北宋皇家子弟也怕窮,竟然出租小妾和妻子來賺錢養家!
古代婦產:康熙第一位皇后難產血崩而死,皇家保小不保大
故宮最神秘的房間——也許你看到的是假的「皇家澡堂」
不喝酒的人來到慕尼黑也會愛上這間皇家啤酒屋
皇家自有皇家苦!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惜生在帝皇家!
他才是真正的牛人,略施小計,就將皇家血脈換成了自己的後代
多爾袞是他一生的痛!順治給康熙留四輔臣,為何沒一個皇家親王?
古代難以喝到的「皇家貢品」,味道很苦卻是三高患者的保健品
清宮舊藏宣德瓷器,你覺得它們能扛起皇家審美大旗嗎?
古代皇家如何養皇子?竟然還有故意放到民間的!
她雖被皇家霸佔,但給皇帝戴了不少綠帽,死後還葬在一起
帝皇家譜曝光,看看康熙是誰的兒子
在皇家馬德里最困難的時候,誰能為俱樂部站出來?
為保皇家血脈,他把自己兒子推出頂罪,結果兒子被百姓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