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戰國時期,戰亂紛起,各國征戰不斷,可謂是戰火連天。而在這亂世中,有四名大將,他們的存在使得自己的國家免受傷害,每一次的戰爭都以勝利告終,這樣的大將無愧為戰神之稱。


  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廉頗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一說山西運城,山東德州)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奔魏居大梁,後老死於楚,葬於壽春。

  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廉頗為臨城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白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為秦國公族,故《戰國策》中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李牧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台隆堯),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


  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其經歷與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時,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繫在一起:「趙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索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司馬遷因趙王而遷怒其母,可見其何等義憤。蘇洵說:「洎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前一句說得有道理,如果不殺李牧,秦趙還得比一下高低。唐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述贊》中說:「頗牧不用,王遷囚虜」。


戰國4大不敗戰神 廉頗第三


(歷史三人行)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戰國時期四大不敗戰神,廉頗第三,李牧無愧第一
二戰中國戰場上的九大戰神,林第二,他竟然是第一
二戰中國戰場上的九大戰神,林彪第二,他竟然是第一
大秦帝國統一六國的四大戰將,人屠戰神皆在列
扎馬之戰:戰神漢尼拔第一次戰敗
中國歷史上三大戰神,最後一位戰鬥力爆表
三國十大戰神排名:關羽第七,誰第一?
中國第一位世界拳王強勢復出,對手竟是18戰全勝戰神!
中國歷史上不敗的戰神,華夏武魂百戰百勝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最後一位被稱為「千古第一戰神」
世界戰爭中的戰神 第一位是中國人
抗日第一戰神,被稱為中國十大大將之首
盤點中國古代八大戰神級人物奎爺可敢一戰
北宋開國十大猛將:第四位富可敵國,第一位被遼人奉為戰神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戰神
二戰最牛戰神訪問中國後說:戰場第一準則,不要和中國打仗!
中國古代驍勇善戰的六大戰神:霍去病排第五,第一你肯定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的五位「戰神」 幾乎戰無不勝!
中國四大戰神PK日本四大戰神的比拼,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