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現在很多人初學毛筆字,潛意識認為是寫「大字」,加上很多米字格本身就很大,於是我們都喜歡把字寫很大。而且,我們看到很多書法展覽,及生活中的書法作品如商店的牌匾、家裡掛的書法…不都是大字嗎?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沒錯,這些都是大號字,但其實,古人很少寫大號字的!大家去了解或看看那些傳世的經典的書法作品,就拿最經典的《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來說,統統都是「小號字」,尤其王羲之尺牘,都是小字!如果按照現在書法作品標準去參加比賽的話,古代再厲害的書法家都難得獎,入展都很難。對於古人而言,今人寫的碩大行草是難以理解的事。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圖/王羲之手札都是小字,今人為了「展廳效果」而寫大

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書法大賽的審美標準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現在要的是視覺衝擊力,所以很多參賽者都寫大號字,要的就是第一眼的效果,至於第二眼咋樣咋樣,就沒人管了,反正比賽結束了,名次出來了,獎金也發了,主辦方、參賽方各得其所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有的朋友又要問了,為何以前人不寫大字呢?原因可能有點「冷」:以前極少大紙!古時候,技術不發達,做紙很困難,紙的價格跟錢一個價。百家講壇講過一個故事:一位清官被免職了,下面的官員想送點紀念品,最後沒送金銀財寶,而是送了一萬張紙!(摺合當時的錢,估計也不少!)由此可見,紙在古時候是多麼的珍貴了,要不當時窮人讀不起書呢,書也是紙做的呀!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費了不少話,寫大字和寫小字到底有啥區別呢?

其實,無論是臨字還是摹字,建議按照字帖原字規格寫。為什麼這麼說呢? 按照原大來臨摹,可以感受到古人寫字時候手上的感覺:提、按、使轉…古人的手總不會和現在有差異吧。如果你非要把古人的小字放大去寫,我認為就不是「寫」了,而是在「畫」字!

練書法,80%的人把字寫大了

古人盤坐在桌前寫出來的字,您非要站著寫,手腕和指尖的感覺大相徑庭,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而書法最注重的筆法,也會因寫字姿勢和大小的不同而背道而馳!古人的手,在生理上應該和我們的手是一樣的。從生理上講,古人寫字的感覺應該和我們現在人寫字的感覺也應該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想認真學書法的話(而不是刻意追求展廳效果),還是按照原大小去臨帖比較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畫作背後的保定蓮池
大師名篇 | 宋克 草書《進學解》
筆速也需強化訓練—— 書法的運筆速度
書法秘訣數則 絕對有用!
書法不但要有「形」,還要有「情」有「義」!

TAG:書法易 |

您可能感興趣

12歲時能寫擘窠大字,苦練書法80年,90歲還為人寫墓誌!
60歲開始練書法,年近90憑一手楷書入中書協,其字厚重大氣!
99年小男生,練書法已10多年,8歲時的練筆就挺有看頭!
右手練字10餘年,不幸斷臂,改左手練書法,專攻楷書30年
50歲開始練書法,專攻于右任草書10年,一手好字可入中書協!
農民48歲和小孩同練書法,自製60斤毛筆寫榜書,曾獲奧運書展大獎
趙文卓9歲女兒練書法,字寫得比許多大人還要好
老兵豐玉水,在鐵路系統工作多年,59歲練書法,88歲入中書協
拾荒老人苦練書法20年 街頭獻藝日入百元
24歲美女袁毓婷,練書法十多年,多次獲書法獎
24歲美女袁毓婷,練書法十多年,揣摩林散之真跡,多次獲書法獎
垃圾桶里撿毛筆練書法,習字18年,求職簡歷上寫「擅長書法」被錄用
垃圾里撿毛筆練書法,習字18年,求職簡歷上寫「擅長書法」被錄用
練書法的8種死法
失去雙臂苦練書法,左右腳都能寫,作品均價850元供子女上大學
說真的,千萬別這樣練書法!
河南15歲天才蔣聰聰書法欣賞:垃圾桶撿字帖練書法,寫一手好字
工廠普工書法欣賞:業餘練書法,自學自修40年筆耕不輟,好字!
河南15歲天才蔣聰聰書法欣賞:垃圾里撿字帖練書法,寫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