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相館記錄了上海灘一個世紀的風流
1921年,一個名叫王熾開的廣東人在上海南京路上開了一家照相館,取名「王開」。起初,只有一間攝影室和幾名職工,後來逐步擴展為雙開間店面,成為上海灘著名的照相館,且流傳了90多年至今還在營業。
演員時期的江青
有一年,一個名叫「藍蘋」的小明星在這間照相館拍了幾張玉照;多年以後,她改名為「江青」,「文革」中,為銷毀與「藍蘋」有關的一切歷史證據,她授意有關部門查抄王開所有的照片和底片,「藍蘋」的照片從此鴻飛冥冥,剩下的則被封存在上海市公安局,安然度過「文革」歲月。
演員時期的江青
「文革」結束後,它們棲身於王開的地下檔案室,直到2006年的一場因水龍頭破裂的「水災」,才重見天日。
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隻塵封40年的舊紙箱,打開紙箱,一批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珍貴老照片赫然映入眼帘……
上流派對
一幀幀寂靜無聲的「王開」老照片里,有黃浦江遊艇上曬著日光浴的泳裝男女,有公館庭院里花團錦簇的上流派對,生動真切的影像勾勒出上海灘「黃金時期」的時尚風情。
電影明星周旋17歲時的照片
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
有周璇、胡蝶、黎莉莉、阮玲玉、王人美、上官雲珠、張織雲、陳燕燕、陳雲裳、黃柳霜等明星的時髦姿態與微笑,各色旗袍鎖住優雅而不造作、高貴而不冷峻、溫情而不甜膩的上海光影,打開了上海人塵封的記憶。
鄭蘋如
當時能進「王開」拍照的除了影視明星,還不乏政界、商界名人,他們的不少照片甚至更具歷史價值。比如鄭蘋如,張愛玲小說《色 戒》的女主人公原型,她在「王開」所拍的照片曾刊登於1937年7月的《良友》畫報封面,當時因她身分特殊,只稱「鄭女士」三個字,而未寫全名。此照片在展出後被其侄子辨認出。
為何如此多明星、名流青睞王開照相館呢?
阮玲玉
一是「王開」有這樣一個規矩:凡是上鏡漂亮的,「王開」會送一套照片,同時把樣照放在櫥窗里展覽。而當時眾多電影導演常通過這些照片來尋找合適的演員。
顧梅君
二是得益於「王開」精湛的技術,甚至是「PS」技術。為了讓照片上的明星光彩照人,可以在底片上用筆將眼睛修大一些,將翹了的衣領整平,甚至還在底片上添加晚霞、雲彩、柳樹等裝飾。
當時的彩色照片都是著色師染色的,但這一當時代表著照相館最高工藝的技術現在幾乎要失傳了。
「王開」趕上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風華絕代,趕上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新中國的改革開放,又趕上了新世紀世界的日新月異,在上海乃至中國攝影行業數十載風雲變幻間,大浪淘沙始見金。
在太多上海「老克勒」眼中,它是無需數字的地標,有著骨子裡的海派情調,代表攝影的最高境界。
看著這些老照片,不得不感嘆:「那個時代的上海,曾那麼繁華,那麼摩登,那麼美。」
王開老照片「是上海這座城市的一筆文化財富」,這批老照片中的人物服飾、髮型,精緻而豐富,展現了上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習俗,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同時它們也是一部生動的中國電影史。
上海外灘全景,王開照相館拍攝於1930年左右
照相館,承載著一個人、一座城市的記憶。老照片凝固的是歷史瞬間, 記錄的是點點滴滴的歲月痕迹,它們是往昔黃金歲月刻骨銘心的記憶,更是歷史的忠實見證。
「當一個社會告別浮躁,開始靜下心來懷舊、尋根的時候,就要找尋殘存的歷史印記,而影像資料恰恰是對一個時代、一個城市最客觀的記錄。」
王開照相館老照片欣賞
影星周璇在影樓留下的藝術照
黎莉莉
胡蝶
袁美雲拍泳裝照相當開放
周璇
於立群(藝名黎明健),郭沫若夫人
王人美和金焰當年曾是戀人
舒綉文
王熙春(左)等戲曲名伶
陳雲裳
金焰
高占非
攝影師羅從周
最後,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點評辛辣、解讀深刻的新聞評論號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誰在背後陰謀策劃的?
※60萬日本兵被俘後生不如死,老毛子下手才夠狠
※聯合國其實並不是一國一票,蘇聯就擁有三票!
TAG:瘋狂歷史 |
※這家照相館記錄了上海灘一個世紀的風流
※老照片記錄 上世紀在巴黎風靡一時的中國風
※老照片記錄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世界一流的平壤體育館
※老照片記錄上世紀美國的那些車禍照片
※上個世紀的香港老照片
※十九世紀時候拍的照片 記錄了百年前的美國一些風景和生活片段
※老照片記錄 上世紀中國一普通人家過除夕的情景
※老照片記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些生活場景
※十九世紀的照片 記錄百年前美國一些風景和生活片段
※老照片記錄上世紀40年代,店鋪林立的上海街面
※老照片 記錄上世紀初澳門的賭場的情景,黃金拿秤稱
※上個世紀初 老北京街景的實拍照片
※老照片記錄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我們女兵風采
※老照片記錄,上個世紀那些罕見的歷史瞬間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街頭照片,開始洋氣了
※老照片記錄 上個世紀少見的一些人和物
※老照片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百姓在頤和園遊玩
※二十一世紀漂流記
※照片記錄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上海,感覺節湊過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