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員:西部之光照我揚帆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員:西部之光照我揚帆

■桂東偉


新疆生,新疆養,新疆教育,作為一個地道的「土鱉」,我從沒想過要離開新疆。這不是因為所謂的「情懷」,而是對這片土地的依戀或者依賴。


2010年6月,在導師雷加強的悉心指導和培養下,已過而立之年的我終於博士畢業,並獲得中科院「院長優秀獎」,同時順利留所繼續待在新疆,從事我期望的科研事業。這時我是有點自豪的,我甚至也學會仰望星空:未來要搞點大的,要這樣,要那樣……

我博士階段主要研究綠洲化及其對綠洲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對綠洲化研究的深入,發現綠洲擴張容易,但如何保障擴張後的成果卻很難,而這正是綠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裡,綠洲水資源研究又成為繞不開的問題。而能對其進行深入探討,正是我所期望的。


仰望星空總是容易,但當想到如何腳踏實地的時候,又莫名地出現一種惶恐。當我在惶恐中得知有專門針對剛畢業博士的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時,喜悅之情無以言表,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中科院就是不一樣,我們就是有優秀的體制基礎。也曾戲謔地想院領導是不是當年也這樣苦悶過啊,否則怎麼會為我們想得這麼周到呢?


總之機會來了,於是基於博士階段的工作基礎,我進一步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南緣綠洲化進程對生態水文特徵的影響」這一命題,順利通過,資助額度40萬,時間3年。這對於當年尚是「青椒」的我,無疑是一筆巨大資助,足夠我繼續開展擬訂的研究計劃了。


在西部之光的支持下,我第一年以南疆為研究區,繼續梳理綠洲化的時空特徵,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緣1400千米綠洲自1977年以來至2010年綠洲化時空格局;同時通過水文資料收集,系統闡明了以策勒綠洲為典型研究區的地表徑流變化特徵,地下水對綠洲化進程的響應,以及荒漠—綠洲交錯帶自然植被的響應,初步實現了既定的研究目標和內容。

但是,科研給人帶來幸福感的同時,也會給人帶來煩惱,那就是研究越深入,越會發現新問題,因此也會愈發感覺到自身知識的不足。


在綠洲化進程中,生態水文的總體特徵清楚了,但進一步的分運移及水循環特徵怎麼揭示,水平衡該如何展現,綠洲適宜規模該如何確定?這不僅需要背景知識,更需要機理、演算法、模型研究及訓練。而這些知識很多都是我不具備的。因此,我又開始惶恐,希望能通過自身能力的提高去破解新一輪的問題。


於是,在西部之光、研究所和策勒站三方的資助下,我到美國訪學以尋求答案。通過在美國農業部及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系統學習,我了解了植物水分模型、土壤水分運移模型、不確定性理論以及流域水文模型,這些知識都被我用於綠洲和綠洲化的研究,並以策勒綠洲為典型研究區開展研究。這也成為我科研路上的重要轉折點,為以後的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植物水分關係模型的學習,我揭示了交錯帶駱駝刺植被對土壤水分的響應特徵,發表SCI論文兩篇;通過土壤水分運移模型,我建立了適合綠洲的4種基礎模型,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流域水文模型的學習,我對策勒河歷史徑流進行重建和模擬,系統分析在全球氣候變化不同情境下其來水量的分異特徵;通過不確定性理論的系統學習,我提出了綠洲適宜規模不確定性概念及其概念模型。這些成果使我們的研究站到了國際研究行列。


依託這些成果,我的項目圓滿結題,並被評為優秀課題。西部之光對我的資助結束了,但是它對我的學術影響將一直存在。通過對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的執行,我又發現了多個新命題,能否以水為主線,站在前輩50多年研究的肩膀上,實現一個完整綠洲的精細解剖,切實豐富綠洲科學研究內容?

面對西部之光留下的科學問題時,我已經沒有惶恐,而是去從容思考破題策略、實驗布設、進度安排,甚至項目設計。基於這些問題,我獲得了國家面上基金、人社部「留學歸國人員重點類」項目資助、自治區科技廳「傑出青年」人才項目資助。而西部之光研究成果與策勒站其他成果一同打包也榮獲了2014年的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於是,我可以驕傲地說:沒錯,我是新疆「土鱉」,但是在西部之光的照耀下,我並沒有落後於國際前沿。


西部之光給我這麼多,如果說要感謝,那麼感謝能否道盡心中的情感?所以,我想還是揚帆起航,帶著西部之光對我的囑託繼續前行,等到最終有一天再次仰望星空時,能雲淡風輕地說:西部之光,原來你一直都在。


(作者系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員)


《中國科學報》 (2016-12-06 第4版 綜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地 的精彩文章:

高能!AKB48成員出生地分布匯總!
一口棺材消失,28年漂了3千公里,竟回到出生地方
此國曾是中國的領土,李白的出生地,有一種習俗讓人汗顏
學者預測,日本在接下來幾十年將持續發生地震
一個小國,最盛產美女,十幾個世界環球小姐誕生地!

TAG:生地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趙方慶課題組招聘副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蘇德辰:我為什麼做科普?
中國林科院代表團訪問紐西蘭林業研究院
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水生態健康組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招聘
中國社科院雪竇山佛教研究基地在寧波揭牌
神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曝光!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晉南是「五帝時代」的核心地區
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網站正式上線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護生:王德芳作品展
台大地質科學系、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博明逝世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楊偉鵬研究員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將為北京冬奧會做雪冰物理特性研究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孟科學家「首次進行恆河流域地質聯合科考」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水文研究室博士後招聘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團隊招聘博士後
專訪武漢大學生科院院長宋保亮教授:專註膽固醇領域研究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雪梅院士課題組副研究員招聘
中科院院士譚鐵牛:模式識別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作品選登·張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