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光學感測與成像分析技術新突破助力臨床診斷研究

科學家:光學感測與成像分析技術新突破助力臨床診斷研究

【中國化工儀器網 技術前沿】性能優良的光學探針是構建高靈敏度、高時空分辨能力的光學感測與活體成像分析方法的物質基礎,其發展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科學家:光學感測與成像分析技術新突破助力臨床診斷研究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馬會民課題組長期從事該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發展酪氨酸酶的光學感測與成像分析方法對相關疾病的診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性能優良的光學探針是構建高靈敏度、高時空分辨能力的光學感測與活體成像分析方法的物質基礎,其發展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馬會民課題組長期從事該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6432; Anal. Chem, 2014, 86, 6115;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0916; Chem. Sci, 2016, 7, 788;Chem. Sci, 2016, 7, 4694)。近年,該課題組還應邀系統總結並評述了光學探針的各種設計方法(Chem. Rev, 2014, 114, 590-659;Chem. Sci, 2016, 7, 6309-6315)。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癌的重要標誌物,並與白化病、帕金森等疾病密切相關。因此,發展酪氨酸酶的光學感測與成像分析方法對相關疾病的診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檢測酪氨酸酶熒光探針均包含4-羥基苯單元,在用於細胞等生物體系成像分析時受到活性氧物種的干擾,從而嚴重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最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該課題組提出了新的酪氨酸酶識別單元(3-羥基苄基),並結合穩定的半菁母體,發展出了適用於細胞及活體斑馬魚成像的近紅外光學探針(如圖),有效解決了現有熒光探針受活性氧物種的干擾問題。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4728-14732)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儀器網 的精彩文章:

智能機器人取代氣象儀器,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南京檢驗檢疫口岸將用CT機對付外來物種
基因測序免費將成市場趨勢 純測序公司面臨嚴峻挑戰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儀檢測技術

TAG:中國化工儀器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業界|分子性質預測新突破:谷歌新型神經網路助力化學研究
最新消息:科學家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突破當今科學邊界
中國戰機研發:不斷仿製和研究 突破技術封鎖掌握核心科技
物理學家突破了現有光子測量的技術瓶頸
中國科學家研究毒品成癮機制獲突破
中國物理科學家在量子加密通信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我國學者血栓精準防治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深度學習技術助力細胞成像取得突破進展
我國科學家研究靈長類動物大腦發育和老化過程獲突破
科學家實現遠距離傳輸研究的突破
滬專家:醫學影像驗證中醫療效和治療機理取得新突破
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取得階段性突破
國外科學家重大科學突破 用技術培育出高模擬幼鼠胚胎
科學家化學合成「最新」抗生素 抗菌藥物領域大突破
突破「玻璃癌症」的科學家包亦望
中科院微納機器人與生物醫學交叉研究獲突破
重磅:華人科學家在外泌體液體活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奇點猛科技
論感測技術的發展、困境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