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人們將戰爭和作戰軍隊列為最具吸引力的話題之一。鬥爭已經多次塑造、重塑了全球的局勢,世界大戰對人類未來的道路會產生持續性的影響。然而,儘管人類熱衷於研究戰爭,但是有許多研究出來的結果卻不盡準確——由於歷史性的扭曲或過去的君王領袖對其完全的篡改。


正如人們所言,歷史通常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這些人在書寫史書時,總是喜歡把自己寫得既聰明又仁慈,也不管事實是不是這樣。雖然這些鬥爭中的領袖在篡改歷史時顯得非常狡猾,但當今的歷史學家還是能夠洞穿歷史的迷霧,找到藏在神秘莫測謎團背後的真相。


10.朝鮮戰爭的結局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如今人人都非常清楚朝鮮當前的狀況:目前,朝鮮正變得越來越好戰,並且將進一步推進他們的彈道導彈試驗計劃。他們這麼做,無疑會在使用核武器方面對美國、日本或者南韓的鄰邦上產生更大的威脅。局勢越來越複雜,充斥著緊張的氣息,令人擔憂。為了加劇國內的緊張氣氛、展示其武力,朝鮮曾經把捕獲的囚犯拉到媒體前示眾遊行,並遣送他們做長達數十年的苦力。這群囚犯中還有一名美國學生,其被捕的原因是他在朝鮮時愚蠢地偷了朝鮮的國旗。許多人都很擔憂朝鮮會做出什麼極其危險的行為來,從而引發與美國開戰的導火線。然而,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從一開始美國就沒有停止過與朝鮮的鬥爭,這也就是為何局勢如此緊張的原因之一。南北朝鮮分別以美國和中國作為後盾,隨後爆發了戰爭。南北朝鮮戰爭本質上是中美之戰,以及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戰爭結束後,並沒有簽訂正式的官方條約。從理論上講,這僅是臨時停戰,雙方之間的形勢依然嚴峻。中國依然是南朝鮮正式的同盟國,其甚至還幫忙將脫北者遣送回朝鮮。雖然北朝鮮衝突的火藥味在逐漸變濃,但其實它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停止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美國與北朝鮮陷入了冷戰——同時與中國進行了代理國戰爭。這是為什麼美國和其他國家不能輕易進入北朝鮮並緩和其局勢的部分原因。這樣做極有可能會引發與中國的戰爭,要知道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北朝鮮堅定的盟友。如果哪個國家有政治力量,並想要通過武力的方式打倒北朝鮮政權,那麼這只可能會是中國——在中國對北朝鮮政府失去了耐心的情況下。


9.朗姆酒叛亂跟朗姆酒無關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也許有很多人都聽過朗姆酒叛亂——澳大利亞歷史上唯一一次政變。在1808年的某一天,布萊總督的宅邸周圍聚集了數百位手持武器的人,布萊是澳大利亞羽翼未豐的殖民地領導。這群人很快就接管了他的權利,並設立了他們自己的規則——同樣也廢除了政府原有的條例。不久以後英國就派遣了增援,並派麥誇里上將赴任新總督,麥誇里很快便平息了叛亂並且為殖民地帶來了合理的新秩序。了解基本事實的人往往會認為這次叛亂的主要原因是酒。政府關停了朗姆酒的貿易,而這是不能被人們所輕易接受的。然而,如果真的要說此事的真相的話,那麼朗姆酒僅僅間接地與此相關。實際上這次政變早期的策劃和實施,都是由一個叫新南威爾士軍團的澳大利亞強大組織進行的。他們擁有大部分的殖民土地,以此收取高額租金,並且在朗姆酒貿易中賺了很大一筆錢。政府的政策傾向於提供公平的土地供所有人使用,並擺脫軍團在供給朗姆酒上的束縛。他沒有從任何人那裡奪走朗姆酒,而僅僅是與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混在一起共事。


直到半個世紀之後,這次叛亂才以「朗姆酒叛亂」的名字被提及。在那時,對於每個人來說這次叛亂的政治原因都十分明顯,所以沒有任何必要去責備人們對於酒的熱愛。最終,稱職的麥誇里上將永久地擊敗了新南威爾士軍團勢力,並且把澳大利亞變為了一個嶄新的土地,而不是一個總是遣送囚犯的地方。


8.羅馬帝國不用奴隸充當士兵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古羅馬曾是歷史上橫跨大陸、雄踞天下的龐大帝國之一。所以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們如此地將其傳奇化,並把它看作有英雄主義色彩的國度。古羅馬帝國一直以來都作為數不盡的電影、書籍、歷史文獻和各種猜測的對象,而在這之中最具吸引力的便是羅馬帝國的軍隊。許多人都認為古羅馬人都是強大野蠻的戰鬥大師,因此他們認為用奴隸充當士兵對於羅馬人來說也應該不足為奇。我們很容易想到,每當羅馬人佔領了一個新的領土後,強迫當地的人民作為奴隸加入他們的軍隊,以此來增加他們作為戰爭機器的力量。然而,羅馬元老院認為,讓奴隸充當士兵這件事應該留到在最危機的時候再實施。而只有當他們在戰場上的指揮部隊有需求時,才允許元老們將奴隸用於他們需求的事上。對此的合理解釋是奴隸並非是可靠的戰士。如果他們僅僅為了羅馬的權益而戰卻沒有任何回報,那麼這些奴隸將不會在戰場上拼盡全力。相反,一個待遇優厚的戰士深知他的功績將會為他帶來榮耀,並且很有可能因此晉陞。羅馬人在戰略原因上,會盡量多的徵收已戰勝的人民來保持他們軍隊在人口上的多樣性。但是羅馬人更傾向於以類似於現今的方式說服新士兵入伍,而並非武力強迫。


7.貝內迪克特?阿諾德在背叛美國前曾是一個傑出卻被不公對待的將軍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貝內迪克特?阿諾德這個名字成為了背叛的同義詞。他因給英國泄露重要軍事機密而變得眾所周知,他因此得到了一大筆錢,並背叛了他曾經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美國人民。然而,這好像並不是貝內迪克特?阿諾德在某一天醒來就決定去背叛他曾為之戰鬥的國家的原因。儘管美國歷史學家不遺餘力地去避免提到他的功績——畢竟,這樣一個叛徒是不能夠成為美國英雄的——事實上阿諾德在他叛國前曾是最傑出和忠誠的指揮官之一。他的戰術曾被用於提康德羅加堡戰役,儘管最後的榮耀都歸功給了伊頓?阿倫。阿諾德在其他戰役中也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勇氣和指揮能力,但他最開始因為那些在文件上有更好記錄的初級軍官,而錯過了自己晉陞的機會。雖然阿諾德最終獲得了晉陞,但是他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的不公對待,並且對那些初出茅廬的美國政府官員越來越憎惡。當他試圖把自己的名字從內線交易指控的名單上清除時,政府宣布他無罪,但決定扣除他一些罰金作為一個指揮官在戰爭中造成的損失的補償。他為此感到極其憤怒,而這也許就成為了使他從革命聯盟被驅逐的轉折點。阿諾德將許多重要的機密泄露給了英國,他深知在此舉之後他不可能在國內活下去,因此逃離了美國。雖然很多人認為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虐待,但其他人則認為這證明了阿諾德似乎與英國領導層的關係也不融洽。


6.兒童十字軍也許和世人所想的完全不同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或許看似愚蠢,但最眾所周知的現代傳說告訴我們,兒童十字軍是一支由兒童組成的真實的軍隊,並且是為了奪回聖地而組建的。儘管在同一時期描述兒童十字軍的細節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但沒有任何一種告訴我們有關軍事方面的情況。相反,更多的是在講述一種精神之旅,這是一個人們跟隨一位他們所信仰的上帝的先知的旅程。第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孩子將麵包施捨給了一個乞丐,這個乞丐恰好就是耶穌,他給了這個孩子一封很重要的信,讓他交給國王。在送信的長途中,這個孩子聚集了一個由30,000兒童組成的隊伍。但他們命運多舛。儘管他們將信送上了船,但他們中有兩人淹死還有五人在非洲終結了生命,在那裡,兒童被當做奴隸販賣。另一個故事要從德國說起,這個傳說與之前的故事有著相似的開端——一個自稱為先知的年輕人,聚集了一大群的追隨者並開始了一段跨越阿爾卑斯山的旅程。而這個旅途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這位先知無法為他的追隨者分開地中海從而讓他們輕易地通過,追隨者們便對他失去了信心。儘管這兩個故事被世人敘說了無數遍,但是很少有歷史證據能證明他們的真實性。甚至沒有任何關於這些人實際做了什麼的細節,或者一開始他們為什麼這麼做的線索。這兩個故事最初都沒有任何關於兒童是否參與的說法,這另其更加充滿了神秘色彩。至少在二十年後這兩個故事才被修改,然後才與兒童有關。不管是否有兒童參與,人們都開始對這次運動的規模產生了疑問——如果他們真實存在的話。


5.阿拉莫之戰的抵禦者最終其實投降了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美國早期,政府想盡辦法從墨西哥開拓疆土,但面臨著墨西哥人民的誓死抵抗。這場衝突中最著名的戰役發生在阿拉莫,該堡壘由一支以大衛?克洛斯特為首的幾人部隊防守,勇敢抵抗桑塔?安納帶領下的勢不可擋的部隊。桑塔?安納決心一定要收回原本屬於墨西哥的領土。據說,阿拉莫抵禦部隊死都不願投降,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一刻。他們表現出來的英勇精神為其他同盟美軍提供了集結口號。雖然這麼說會傷大衛?克羅斯特粉絲們的心,但這有一百種理由讓人不得不相信,他們編造的這個好故事純粹就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墨西哥人對此戰役的描述有多種版本——不止一位親臨現場的目擊者說道,包括大衛?克羅斯特在內的七位美軍都朝桑塔?安納投降了。但最後大衛?克羅斯特他們還是被槍殺了,就因為桑塔不想在這場大屠殺中看到有任何人活著回去。雖然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這樣說是對克羅斯特的侮辱,但其實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經接受了事情的真相,也不覺得這冒犯了什麼。是最近某些以阿拉莫為榮的人認為,這件事的真相或多或少地讓他們蒙羞了。那時候大家看待這件事的態度也不一樣。他們看到阿拉莫防守者幾乎戰鬥到了只剩最後一個人時,就覺得沒希望贏了。克羅斯特部隊最終還是投降了,以為這樣能得到體面的對待,但結果呢,他們都被殺了。那時美國政府總是用這件事來宣傳桑塔?安納的殘忍性,激勵人們進一步起來反抗他。


4.連戰馬也全副武裝的重騎兵極少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騎士的浪漫精神在中世紀廣泛流傳,人們能腦補在大型戰役中,重騎兵舉著多彩三角旗高高飄揚的威武樣子。但事實上呢,這種驚嘆人心的騎士非常稀少。少不是因為訓練過程有多痛苦,事實上有很多人都相當樂意當重騎兵,其真正的原因是耗費太高。再有錢的國家要養一個全副武裝的重騎兵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就一個都是。戰馬的訓練費用、維修費用和重騎兵的鎧甲都極其昂貴,整套板甲也不會便宜多少。此外,還要給重騎兵配置一個私人僕人輔助他。所以,即使算最小的開銷,養重騎兵也非常非常昂貴。所以打仗時一般都只會讓少量重騎兵參加戰鬥,對此投入很多資金的富有國家也是如此。重騎兵一般是坦克的先鋒部隊——軍隊靠重騎兵取得戰爭優勢,或者強有力地從側面包抄敵人。軍隊絕不會輕易拋下重騎兵,因為中世紀時重騎兵那可是相當值錢啊。不用說,國家越有錢,重騎兵數量就會越多。要不是為戰略原因考慮的話,這些國王都想讓軍隊保持多變的風格。實際上,很多軍閥反而更願意讓其士兵把時間花在箭術上——箭術在很多文化中都備受推崇,因為,甚至在敵軍還未進入視線前,他們就能靠箭刃贏得戰爭。


3.芳綸纖維發明很久之前,古代士兵就已在使用分層織物盔甲了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在古代,人們用皮革來保護自身(當時是否只有皮革呢),之後,經過艱難的進化,人們轉而使用保護作用更強的各類金屬。盔甲革命從未中斷,直到包裹全身的整套板甲出現,到現在,人們已經不需要金屬盔甲了。為防士兵們受到現代軍隊和執法機關先進武器的傷害,需要使用芳綸纖維盔甲。這種盔甲主要成分是一層一層的極薄纖維,可以抵擋射彈,從而起到保護作用。芳綸纖維盔甲聽起來像是近代才出現的科技,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古人使用過芳綸纖維盔甲樣的防護物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是亞歷山大大帝及其戰士曾使用過分層織物盔甲。他們堆了很多層布料,藉此擋箭、擋刀、擋矛和其它危險的武器。為驗證這種盔甲的有效性,研究人員採用古時有的材料,儘可能製造跟歷史上一模一樣的織物盔甲。之後,他們總結道,該織物盔甲確實能夠有效地抵擋箭雨的進攻——也許和金屬盔甲一樣好,甚至更好。織物盔甲雖然沒先進到可以擋子彈,但放在那時來看已經非常有用了,這說明,許多新點子只是現代人在舊概念的基礎上稍加修飾而成的。


2.諾曼底登陸比人們想像中的更接近失敗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這張圖片有名吧,沒人能將它從腦海里抹去。從圖中你可以看到,海洋中有滿載軍隊的戰艦數千艘,大規模的軍隊分散在海灘各地,紛紛朝著丘陵前進,他們正準備著殊死一搏。這場戰役也許是整個二戰中最重要、也是定生死的一場戰役,但實際上它比人們想像的更接近失敗。盟軍基於德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及其地理優勢,精心策划了這場戰役。他們也清楚軸心國有一支龐大的間諜網,所以策劃時十分小心,生怕被德軍發現其作戰地點,襲擊失敗。那時,德軍的確刺探到有場大戰要打,連盟軍登陸的時間他們也大概猜到了。但關於具體的時間地點,他們無從得知。諾曼底海灘對盟軍來說並沒有戰略上的地理優勢,但這也許正是盟軍選擇諾曼底的原因吧。德軍在戰役中迅速開始反擊,懸崖上都安好了警哨。實際上,如果當時納粹領導人派遣最近的增援部隊去諾曼底的話,諾曼底登陸很可能就失敗了。但德軍沒有派遣增援部隊,因為他們認為這次襲擊是盟軍的佯攻,是在為真正的戰役做準備。盟軍不僅從德軍的錯誤判斷上取得了優勢,天氣也幫了他們大忙。但儘管如此,他們的成功還是非常僥倖。稍有不慎,他們就會自尋死路。英國可能會失去之前軍隊擁有的主要優勢,美國也許會進一步回到孤立主義中。結果就是:俄國單槍匹盟軍不僅從德軍的錯誤判斷上取得了優勢,天氣也幫了他們大忙。但儘管如此,他們的成功還是非常僥倖。稍有不慎,他們就會自尋死路。英國可能會失去之前軍隊擁有的主要優勢,美國也許會進一步回到孤立主義中。結果就是:俄國單槍匹馬地與納粹主導下的歐洲繼續作戰。


1.日本武士沒把天皇當成神



有關歷史戰爭和軍隊的 10點誤解



大家都知道日本神風隊的轟炸機飛行員執行的自殺式襲擊,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們狂熱的忠誠度。多年來,大部分人都認為這種瘋狂忠誠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日本人把天皇當成神在崇拜。解釋這件事是很簡單,但真正的情況可複雜多了。嚴格地說,從來沒人將裕仁天皇當作神,不管怎樣,裕仁天皇也確實不是他們最高或唯一真正的神。據神道教教義所說,裕仁天皇就是神仙下凡,這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神聖,但要是把這擱在西方神學中,裕仁天皇更像是一個半神半人。意思就是,雖然大家很尊重他,但這不代表大家把他當成神看待。二戰接近尾聲時,為戰勝方的盟軍逼裕仁天皇再次重申他的神性。近年來,歷史修正主義聲稱裕仁天皇就是神,而不是他自己有意為之。但似乎沒人崇拜他,也沒人把他的地位看得比其他神還重。大家很尊重他沒錯,但僅限於此。關於日本自殺式襲擊盟軍事件,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吧。所有人都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大家都願意付出一切去保衛家國,且亞洲人往往比西方人更團結。西方人這麼解釋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比起用生命去戰鬥,像機器一樣去戰鬥更加說得通。西方人可能也會為榮譽作戰,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這能成為一件大奇事,讓自己上個新聞頭條。


你還可以在微信上閱讀我們的文章,微信公眾號:Top10lis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十網 的精彩文章:

10種口味奇葩的東西
10件由常見物品做成的藝術品
推動安全工作的10個災難
可以毀掉你日常生活的10件事情
10位著名音樂家的傳奇人生

TAG:前十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解密中越戰爭:中國軍隊此戰一次性殲滅越軍9000多人
中越戰爭秘聞:中國軍隊此戰殲滅3000越軍讓人驚嘆
二戰蘇軍殲滅了78%的納粹軍隊,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卻在美國
抗日時期最激烈的戰爭,蔣介石派出200萬軍隊,還戰死數十位將軍
殺敵2000、自損3人!歷史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
古代戰史上最詭異的一戰,越南800萬大軍迎戰明朝80萬軍隊
甲午戰爭的第一戰,大清軍隊以2000人完勝日軍3600人
拒絕硝煙與戰爭,盤點世界上10個沒有軍隊的國家
蔣介石:抗戰最恥辱一戰,中國軍隊傷亡8萬,日軍僅戰死673人
蘇德戰爭初期,擁有600萬軍隊的蘇聯為何一潰千里?
為什麼會有汾城攻防戰,六國真的只有10萬軍隊嗎?
雖然擁有170多萬軍隊,但兩個失誤註定了法國的戰敗
海軍1:20陸軍1:5空軍1:3,全面抗戰前中日軍隊差距驚人
大明軍隊:中國歷史上戰鬥力保持了300年的軍隊
盤點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使用過的18種槍械
8萬軍隊對陣100萬大軍,此戰以少勝多,改寫了中國歷史
抗戰最強的軍隊:身披死字旗出戰,350萬出征,64萬戰死
中越戰爭秘聞:這場戰爭深刻影響中國軍隊30年!
殺敵2000、自損3人!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