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500萬人看他修東西,但99%都不知道這門手藝。三年靠自學成為中國第一人,他想說的不止是手藝

500萬人看他修東西,但99%都不知道這門手藝。三年靠自學成為中國第一人,他想說的不止是手藝



今年九月,


司馬認識了這個叫「石為雲根」的人。

在修了2000多個器物之後,


他用金,


修了一個宋代的影青出筋花口盤子,





他把盤子拍了照發上微博,


盤子中心像聚集了一汪藍色的釉水,


就像北冰洋中央的海水。





這條微博一天內轉發過萬,有500萬的閱讀。他說,這數字超出了自己三年玩微博的總和。




可讓他覺得略遺憾的是,「關注的焦點在金繕的並不多,大家更關心中間那塊藍」。看到那些話的時候,司馬心裡突然被觸動了一下。



這個時代有那麼多人在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事,可他們在做的事,也許99%的人,都沒有去注意過。





「石為雲根」的真名叫鄧彬,他說自己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手藝人。



專業是版畫,畢業後來到江南大學做版畫老師。在金繕之前,鄧彬玩的是修復古傢具。






那時候天天上論壇,大家會貼出國內國外各種厲害文物的資料。2013年的一天,鄧彬在論壇上看到了一個龍泉窯的花瓶,是用金繕修繕過的。




只一眼,就被迷住了。




接下來的三年,這個「不務正業」的大學版畫老師,成了中國第一個並且是自學掌握金繕手藝的人,圈子裡稱他是「中國金繕第一人」。






可這金繕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是一門來自日本的手藝,用天然的大漆黏合瓷器的碎片或填充缺口,再將漆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貼上金箔。




以金修繕,用最貴重的金去修補殘缺,意在表達面對不完美時候的姿態:坦然接受,而不試圖掩蓋。











鄧彬修復的各種物件




剛接觸金繕那會兒,鄧彬對大漆過敏 ,嚴重到兩個胳膊上的皮膚看起來就像蛇皮,一次次反覆發作。




可對於過敏的恐懼,終究還是被好奇打敗了。會「咬人」的大漆,在鄧彬手裡變得越來越聽話。






成功修了一件又一件之後,鄧彬把照片全都傳到了網上,一開始的想法是吸引高手過招,大家互相切磋交流。可沒想到,請他修東西的人越來越多。




有的人以前摔碎了的捨不得丟的碎片,終於有了活路;有的人手上沒有要修的東西,也會私信來和鄧彬聊上幾句,萬一哪天家裡有東西碎了呢。




還有個開畫廊的廣東人,特意跑去買了個薊州偏窯口的碗,自己打碎了,再寄給鄧彬修。




送來修復的器物越來越多,妻子也不得不辭掉了工作來幫忙。



運過來裝破碎器物的快遞盒




她常常會和鄧彬抱怨,送來的東西殘得太厲害,太難修。




坐在另一邊的鄧彬總是笑笑回一句,「它殘的不厲害,也不會送過來啊,它等於是重傷病員,所以送到我們這裡來搶救吧。」




再低下頭繼續磨著手裡已經破成幾瓣的小杯子小碗。這是「搶救」之前的準備。





大漆用來做黏貼,


在鐲子上薄薄塗一層,





再把斷開的兩段,小心拼接在一起。




生漆和不同的顏料融合,就成了不同顏色的金膠漆,打金膠不止要流暢,線條還要飽滿。




鄧彬說再過三五年,關於打金膠,又會跟今天不一樣,在他看來,這是跟自己的較勁。





佝著脖子坐在桌子前,


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脖子會很不舒服,


鄧彬也只是抬起頭扭幾下又繼續開干。





金繕最難控制的,


還是打完金膠,貼金的時機。
因為所有的手藝都是自學來的,


鄧彬也沒什麼特別的訣竅,


只是在牆上記了一大堆數字,


關於乾濕度,關於陰乾的時間。





時間少一分,金粉會被吃掉,多一分,金粉就沒辦法附著 。對付這個,鄧彬只能用最笨的辦法,整夜守在柜子前,時不時起身去看看裡面的東西晾乾的程度。




時機差不多了,拿出鐲子準備貼金,對著上頭輕輕呵一口氣,





再慢慢往上頭均勻塗上金粉,
擦掉邊上多餘的,鐲子就修完了。





抬起頭的時候,已經數不清是第幾個凌晨三點。




有時會有人把各種碎片混合了寄過來,完整的碎片不好找,鄧彬就調侃說自己有點像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的法醫。





當然看修復完的杯子就知道,


這個「法醫」,不簡單。





有些碗薄得像層紙,


像是轉瞬就要融化的湖冰,


鄧彬也只是輕輕在邊沿點了些金。




漢瓦當製作的硯台摔碎了,


瓦質樸,不適合太華麗的裝飾,


瓦當上本來也帶點硃砂色,


所以不用金繕,只用了朱漆修復。




藍色的碗像江南梅雨季久雨未晴的天,


他就畫上一道金色閃電,


意思是要趕走烏雲。




菩薩像的手不小心摔斷了,


金繕的位置正好奉上了一雙金手環。





各種各樣的東西,


鄧彬都修,


西方的芭蕾舞雕像的腿摔斷了,


他就給「送」上一個好看的金腳鏈。





水晶掛墜摔碎了,


他也能把它變得更好看。





簡簡單單的一顆珠子,


缺了許多碎片,


還是用硃砂把缺失的部分全都補了回來。





對於修復,鄧彬從來不會去改變缺損的形狀,他說那是一種對殘缺的「嫌棄心」,有悖金繕的初衷。




單色釉上補一大塊金會有點顯得單調,面積大了以後視覺會游離不定,需要有能讓視線駐足的細節。所以選擇了在金面上做紋飾。





有時候土咬嚴重,胎釉局部會有分離的現象,鄧彬在嘗試了好幾種方法後,最後用朱漆處理了脫釉的部分,描金的紋飾參照了浙江溫州北宋朱漆泥金木函。




漫天飄舞花朵,一片祥瑞景象。怎麼看都是和諧的,這,也是他做金繕一直追求的。




關於金繕這條路要走多久,鄧彬不知道。




他救回了那些壞掉的器物,也幫許多人找回了破碎的美好。




他是中國金繕第一人,可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傳統的手藝人。因為十年前,從迷上古傢具修復開始,自己就是一個,喜歡上了就一直做下去的普通人。




痴迷,倔強,也始終如一。



本文授權轉載自Hey 且慢(ID:hiboluofengli)




「用最貴重的物質修補殘缺,
用最慎重的態度面對破裂,
用最隆重的儀式,


去接納生命中種種不完美。」


——鄧彬







和司馬說說,


你有沒有那麼一樣東西,


摔碎了也捨不得丟?






往期精選




這一家人一年沒買新衣服,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40㎡二手老房裝進大浴缸、衣帽間,這對北京小夫妻把蝸居玩出了新高潮




矽谷90%的CEO都吃過這個中國男人做的飯,堅守46年終成美國最好廚師,惜時如金的喬布斯曾每天等位45分鐘、扎克伯格也是常客




他開了北京最潮的理髮店,然而店被上交了,他就騎著車上門理髮,一直理到了101歲





目前已開放轉載,


回復消息【轉載】查看具體規則;


另:最近在招聘


回復消息【有束光】見詳情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一門老手藝,他們一家人堅持了400年
73歲老人,做這門手藝40年,每年只做400個,全鎮只有一家
72歲老人行走江湖50年,卻說這門好手藝害了他一輩子
這手藝救了老人的命,也害他一輩子,每年就掙1000元
20歲藝人一天只雕一顆作品,竟月入5萬 為學手藝三年沒回家
農村這門手藝未來幾年,工價將漲到350元一天,你還在猶豫?
90後拾起現代人不在意的手藝活,一年創收50萬
這門絕美的手藝來自中國,卻在80歲的日本老人手中,驚艷了世界!
這門絕美的手藝源自中國,卻在80歲的日本老人手中,驚艷了世界
京城最後一位修筆匠,守了70年修了400000支鋼筆,卻只有1%的人聽過這門手藝
這位日本手藝人做了300多種木屐,一做就是幾十年,日本木屐,不是什麼潮流都可以流傳千年的
22歲農村小伙做這門手藝8年,90後的孩子們估計都沒有見過
傳承200年古法,他用66年光陰熬制一塊小碗紅糖,「都不做,這門手藝就絕了」
70年只做一件小事,竟然賺了上千萬。他留在大山深處,傳承300年前的手藝,只為了一杯正宗好茶【開始眾籌*故事787】
23歲小銀匠一天只打兩鐲子月入兩萬 為學手藝三年沒回家
28歲小哥憑一己之力,讓這1000多年的手藝重獲新生,連熱門劇里都有他
這門傳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藝,只有一位70高齡的老人還在延續,如今可能真的要失傳了
手藝:割漆老人,這個行當他已堅持了38年
小兩口在景區賣面,第一個月賠1萬,學會手藝後日掙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