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兵器的「三革」與「五兵」

古代兵器的「三革」與「五兵」

「三革」為防護類兵器,是指甲、胄、盾。甲,分皮甲與銅甲。用皮革製成的甲,稱為皮甲;以銅鐵製成的謂之鎧,鎧即銅甲。用棉線、紙制甲,稱棉甲和紙甲。不同兵種,有長甲與短甲、寬甲與窄甲之分,其中有上禮護甲,護衛下禮的鐵綱裙、鐵綱褲等,護足的有鐵網靴等。胄,即盔,作護頸護頭之用,以細藤條編織而成。左右和後部向下伸展,上端有一棉帽,可同時保護頭頂、面側和頸部。也有的像圓錐體形狀。胄頂插有紅纓,裝飾甚美。盾,手執的護衛器具,用以遮擋刀、槍、箭等武器的進攻。盾是用白楊、青松、老藤、皮竹製成,背面有二環,適於臂肘挽執。



古代兵器的「三革」與「五兵」


「五兵」為進攻類兵器。指戈、戟、殳、酋矛和夷矛。


戈,古代一種長柄橫刃的兵器,像一寬刃的匕首,單面刃,其援之刃向前,縛在柄上。有長柄三戈(3米以上),長柄雙戈、短柄單戈(一米三四)等,可用於斬、擊、鉤等。



古代兵器的「三革」與「五兵」


戟,長兵器之一,在戈的柄端上加矛,由銅鐵製成。其援有刃,稍微揚起,其胡與內部穿有孔,用以附柄,而且都有刃。柄的長度有的達3米以上,曾有三戈一矛的長戟,可用於勾殺、橫擊和刺殺,威力很大。


殳,古代長兵器之一,用堅木製成。兩端都嵌有利齒,一端有棱無刃,柄長達3米。



古代兵器的「三革」與「五兵」



酋矛、夷矛,為長兵器,用金屬製成,重4兩,尖端鋒銳,利於穿透堅實之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近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代詩人李白真是死於水中撈月?
清朝時期的象牙嵌百寶梅雀圖筆筒

TAG:走近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