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精彩人生·需要寬度


話劇《失物招領》


....

我們想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聽,因為,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是等待被尋回的失物。而每一個看到本文的你,又是否有一段珍貴的時光想要尋回?


我們都在失去中前行,又在前行中失去。


來看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五道口,來自金融街,來自BAT,來自創業大道,下了班,放了學,在夜晚,在周末,在排練廳,在走廊,在舞台上,在心中,念著台詞,演繹著故事,歡笑,流淚,擁抱,親吻,安慰,掙扎,失去,尋找,等待,失望,偶遇,錯過。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有初登舞台的高中生,也有重返大學社團生活的白領人士,他們是熱愛戲劇的你,是你的過去或者將來。他們努力的在舞台上營造了一場夢,踏踏實實地講了一個遙遠而又會發生在你身上的故事。


失物招領,我們在等你。


劇情介紹


一把鑰匙,回家發現早已經探不進那把鎖;一本書,回家發現書架已經沒有擁擠得空隙;一隻花瓶也懂,它在你那裡落了多厚的灰,家裡就有一隻和它一樣的,被主人擦拭了多久。回家變成廢物,倒不如成為你那裡永遠的失物。

1996年末,日本神戶,地震發生將近兩年。地震中失去右臂的中國男人王西開了一家失物招領處。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結識了丟失鋼筆的幼兒園老師栗山和美,每天來找鋼筆的栗山和美,漸漸與王西熟識,向他吐露了鋼筆背後的故事。


這時地震中失散的昔日戀人馬新芝忽然出現,是帶給王西新的希望,還是絕望?王西的生活究竟會怎樣發展……


導演構思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與追回、尋找與等待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每個人都失去過,也都尋找過,遍尋不著,是繼續等待,還是擁抱未來?命運之下,每個人都要經歷被拋棄的考驗,是回去做一個不被需要的廢物,還是永久地等待,永遠做一個失物?我想我們還有第三種選擇,也因此,三元關係是排演本戲的出發點。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每個人都有過去與未來,加上自己,就構成了一個三角關係。失去的過往,是回不去的過往,即便尋回,也不一樣了。不確定的未來,是嶄新而又似曾相識的未來。


三角形是穩定的,但倒三角是不穩定的,從不穩定到穩定,你倒向哪一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記憶,也有著不同的選擇,積極的尋找,未必不是消極的逃避。一味直面未來,是否也缺少了些回顧與反思?我們都在前行中失去,又在失去中前行。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過去與未來,新與舊,主動與被動,虛與實,二元對立將體現在本戲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從劇本結構到角色設計,從舞美設計到戲劇風格。


一個偶然的原因,我們把故事設計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這是一場引發全日本震驚與反思的浩劫。我們也期待年代和地域的阻隔會讓觀眾更容易看到故事的內核。


本劇涉及大量日本元素,尤其配樂、服飾和食物,我們努力保留日本文化所特有的壓抑感,因為在壓抑之下的不破不立,更具打動人心的力量。


創作意圖


編劇呂默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文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大三在讀學生。2014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並加入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話劇隊編劇組與清華大學學生戲劇創作社。


為鼓勵原創戲劇,清華大學學生戲劇創作社決定於2016年春季學期進行原創劇目的排演,因此從2016年3月起,開始進行《失物招領》戲劇劇本的創作。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生活中我們弄丟東西以後,時常面臨著是去尋找丟失的舊物,還是買一個新的替代品的情況。尋找舊的,往往費力而毫無結果,有時即使失而復得,也發現舊物在丟失的那段時間中已經悄然發生改變,不再是以前的模樣;尋求新的,也往往發現無論怎麼努力尋找一個相似的替代品,新的事物拿在手中,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不習慣,這些不習慣讓我們深深懷念失去的舊物。


而對於故人,我們或許也有同樣的情感。一方面覺得往事在他們那裡寄存,未來的生命有他們才可以完整;一方面久別重逢後,卻發現兩塊破鏡抹去了過去的稜角,無法重圓。


在失物招領處,總有一些人滿懷期待地來尋找舊物,帶回舊物,重複以前的日子。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也總會有一些失物落滿灰塵,無人找尋,帶著和主人過去的回憶苦苦等待。而故事裡這些身處日本的異鄉人,也就是失物招領處等待被認領的失物,地震後的神戶是一個巨大的失物招領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失物逐漸向廢物過度。


失物招領處的失物,回到過去的主人身邊,也許會變成廢物。與其變成廢物,不如成為失物招領處永遠的失物。所以失物招領處是一個給懷舊的人的避難所,在那裡,永久的等待推延著真相到來一刻的殘酷。


但或許,我們可以有一種更加積極的選擇。那就是,讓失物去到那些需要它們、愛惜它們的人身邊,如此,它們不會成為廢物,也不再消極地逃避於失物的狀態,而是重新回歸它們自己。


作品《失物招領》共修改九次,過程歷時五個多月,已進行兩輪公演。參加第十五屆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榮獲最高獎金刺蝟獎最佳劇本獎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頒獎詞


金刺蝟獎:《失物招領》


這部作品以樸素的舞台表現,別具氣質的表演風格,在劇場里將人物內心的傷痛,以及劇中人物直面傷痛、化解傷痛的堅毅,像遊絲一樣滲透進觀眾的內心。


作品內斂含蓄,為當代舞台帶來了一種進入人物內心的表達方式。他們呈現出年輕人對於構成社會的個體的理解,也呈現出年輕人對於在舞台上如何展現個體人物的想法。


他們的真誠與他們的認真,讓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在人心與社會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樑;會將個人的綿薄之力,融入社會發展的潮流之中。

我們是待在《失物招領》處,無人認領的可憐人



頒獎詞


最佳劇本獎:《失物招領》


這部作品文本具備深度人文關懷,作者以其敏銳的感受力,將人生的撕裂與痛楚、困頓與掙扎、艱難與新生,通過一組人物形象的開掘和創造展現出來,並在戲劇本體上有令人驚喜的探索。全劇有對人性細緻入微的體察,有對人生剖面精巧獨特的展示,有基於原創穩健紮實的風格。


當遠鄉的溫熱照進心靈深處,我們感受到了來自戲劇文本的力量。


留言區評論《失物招領》+話題「丟失的美好」,小編將從中挑選最打動人心的話題理由,為他送上12月10日的演出票。本次共挑選六位幸運觀眾,快來積极參与吧。活動截止日期為12月9日12:00


老規矩,看完後需在兩日內提交劇評,逾期不交或濫竽充數者,後果自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度 的精彩文章:

TAG:寬度 |

您可能感興趣

吳三桂反清,無人響應,有人指出漢人沒血性,你認可嗎
這三人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卻遭到猜疑
小狗被棄無人領養,得知疑是金毛後他的反應讓人心塞
所謂孤獨,就是有的人無話可說,有的話無人可說
人人都說她肥,可她偏偏是唐玄宗的至愛,有個本領無人能及
最可怕的不是無人愛,而是你都不愛自己
家有貓狗 不止狗狗才可愛,貓星人可愛起來那也是無人能及啊
倒在地上無人問津的狗狗,等待它們的將是未知
當媽後最大的悲哀是你的付出無人認可
父親,是世界上無人可替代的工作
她在娛樂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陷害無奈做出這種事!
難念的經: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無人機所涉及的應用領域 還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狗狗無人領養將被處死,它最後一小時的動作讓人沉默
總有人比你好,而終無人可取代你
每個人都在說,卻無人在聽
此墓主人被冤枉千年,死後神秘軍隊守護,無人敢挖,無人能盜
她和蔣欣一樣是撿漏,卻讓這個角色無人不知 無人超越
甄嬛里她的心機無人能比,衣服永遠是暗色系,卻是個失敗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