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天天快報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海豹軍事


2016-12-08閱讀原文

繞著阿帕奇四周走一圈,會產生一種感覺:實際上並沒有人設計這種飛機,而是由一群戴著眼罩的人,用漿糊和膠帶把一些組件組合起來。它的旋轉翼低垂,機身上仰的角度幾乎可說不合理,而且很多部位從這邊或那邊突出。千萬不要因為這些而對阿帕奇產生錯誤的觀念,要知道,阿帕奇是世界上表現最好、最完整的武器系統。


它的機體外殼大部分是鋁合金,發動機外罩是設計來支持維人員的重量的,並被用來當作工作平台。此外,整架飛機被設成可以摺疊及包裝起來,以便利用各種空軍運輸機運送。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尾槳傳動裝置

機上的兩具發動機是 GE 公司的 T-700-GE-701C,每具有 1800 馬力。它們被接上傳統的主傳動系統,機尾旋翼由一條貫穿機尾的傳動軸帶動。這個機尾旋翼跟所有傳統的單旋翼直升機一樣,是用來制衡主旋翼的旋轉扭力的,以維持正確的飛行姿勢。機前的主旋翼裝在傳動系統上方,有四個大扇葉,因此,比先前 UH-l 和 AH-1 的兩葉旋翼,效果更好。較多的扇葉可以增加直升機的升力,而且可以更平順、更安靜地飛行,但必須有足夠的發動機力量來維持它們的高速飛行,以及要有良好的工程技術設計出一種旋翼頭,可以保持它們的平衡和控制,並且牢牢與機身連結。有些前蘇聯直升機的設計,甚至有五或六葉的旋翼。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T700發動機


事實上,大多數人是在聽到他們所熟悉的直升機聲音,已經從「呼呼聲」改變成低沉的怒吼聲後,才發現,直升機的旋翼已經從兩片變成四片。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前座射手座艙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后座飛行員座艙


大部分的航電儀器和其他「黑盒子」都裝置在前機身兩側的減阻裝置里,而這些裝置就成了台階,供人員踏著爬上阿帕奇的駕駛艙內。駕駛艙本身由一塊很厚的透明防彈板分隔成前(供副駕駛兼炮手乘坐)和後(供正駕駛乘坐)。所有的駕駛艙玻璃都是平板設計,這種特殊形狀主要是為了減少太陽光的反射,因為太陽光的反射會暴露出直升機的位置,而讓敵人發現。駕駛艙的裝甲結構可以承受 23mm 高爆彈的直接命中。 AH-64 駕駛艙的前後兩部分都裝置標準的飛行操控裝置,以及控制直升機飛行所需的顯示幕,另外,每位機上人員也都有他們自己的儀錶,供他們從事特定任務之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馬丁·馬利艾塔(現與洛克希德合并)「目標獲得標定瞄準器」和「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TADS/PNVS),這些都裝置在阿帕奇的機鼻上。「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位於阿帕奇炮塔的上方,包括一具熱影像瞄準器(類似艾布拉姆斯和布萊德雷車上所使用的),而這具瞄準器和飛行員的飛行頭盔是同步移動的。這個頭盔是很傑出的設計,可以配合每個機員的頭型加以調整,使他(她)只要轉一下頭,就可以使用直升機的武器和感測器瞄準。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TADS/PNVS & 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圖解


這套系統任何時候都可使用,不管阿帕奇是在惡劣氣候下。在濃霧中、在灰塵中或夜間都可使用。飛行員所看到的景象會顯示在連結於頭盔上的一個小圓形顯示幕上,而這個顯示幕位於右眼前。這個眼前顯示幕也會顯示其他導航與射控資料,讓飛行員隨時可取得在戰場上所需要的各種資訊。


控制板上的其餘儀錶也經過特殊設計,因此,即使是在熄燈的狀況下,也不會影響到飛行員的夜視能力。它們大部分都是所謂的「細條狀」顯示器,也就是說,它們是以直線方式顯示各種資訊,但也有一些在汽車儀錶板上可以看得到的圓形儀錶。當阿帕奇最初被設計時,駕駛艙內的配置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未來一代的阿帕奇(像 AH-64D 「長弓」阿帕奇機型),將以大型多功能電腦控制電子顯示幕取代目前大部分的儀錶。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阿帕奇的 IHADSS 頭盔


阿帕奇的主要導航系統是李頓「姿勢-飛行方向參考系統」(AHRS),這個系統目前在大部分陸軍直升機上都已經是標準裝備。這種航向參考系統可以配合 ASN-137 都卜勒測速系統(這是一種下視雷達,可以感受相對於地面的各種移動)。在幾個小時之內, AHRS 就可以從一個固定方位「移轉」到另一個方位,因此,大部分阿帕奇在它的駕駛艙前方都裝有導航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讓炮手可以用手鍵人正確的資料。不久之後,將會裝置略作修改的 AHRS 系統,到那時就可以使 AHRS 自動接收「全球定位系統」的最新資訊。


在前駕駛艙內,則是阿帕奇武器系統的主要控制系統。雖然前後兩個駕駛艙都可以發射武器,但主要的是副駕駛艙的射手負責阿帕奇的武器瞄準目標,而阿帕奇機上的武器系統都是以裝置於機鼻感測旋塔下方的 TADS/PNVS 系統進行瞄準的。這套系統包括另一組「前現紅外線」感測器、一個日間電視攝影機、一套直視放大光學系統、一個激光測距儀和一個配合激光制導武器使用的激光目標標定儀。炮手所戴的飛行頭盔上也裝有跟后座正駕駛很相似的瞄準器,有眼前顯示幕,可以顯示目標和相關資料。射手想要對付某個目標時,只需選定合適的武器,把頭盔瞄準器上的「死亡點」對準目標,然後扣下扳機。接下來的工作大部分都由機上的射控系統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任何武器的目的主要是摧毀敵人,而 AH-64 幾乎可以摧毀它所偵測出來的任何種類的目標。阿帕奇機首下方是一門 30 毫米M230 鏈炮(麥道公司所製造的),這種鏈炮所發射的是一種重量很輕的 30 毫米炮彈,而不是 A-10 攻擊機 GAU-8 機炮所使用的那種重量型 30 毫米炮彈。這種炮彈的編號是 M789 ,有著很小的錐形裝葯彈頭,可以射穿幾公分厚的裝甲。這表示,它可以從上方或後上方摧毀一輛坦克,而且幾乎可以摧毀目前使用中的任何種類的裝甲人員運輸車,或是戰鬥車輛(也許只有布萊德雷戰鬥車和英國的「戰士」戰鬥車例外)。 M789 炮彈也有人員殺傷破片彈,對於暴露在炮火下的敵人地面部隊最有效果。這門 M230 鏈炮的裝填器可以裝填1200發炮彈。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阿帕奇其餘的武器都掛在機身兩邊的粗短機翼上,每個機翼下都有掛架用來裝置導彈和火箭發射器。目前有計劃在機翼上方增設一個掛架,用來裝置兩枚小型的空對空導彈。美國陸軍的部分阿帕奇直升機使用刺針導彈進行空對空的戰鬥。雖然在「沙漠風暴」中沒有機會使用到刺針導彈和 M230 鏈炮,但從使用這兩種武器進行的空戰實驗中可以看出,阿帕奇的武器裝備足以對付飛進它的射程內的任何飛機。這並不是說,阿帕奇機上的人員可以擊落高性能的噴射戰鬥機,而是說,他們可以擊落其他直升機和地面支援機,例如,俄羅斯的 SU-25 「蛙足」式攻擊機。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注意火箭彈和副油箱


自從直升機開始加裝武器以來,小型的非制導式火箭一直就是它們的武器裝備之一, AH-64 也不例外,它裝置了威力強大的 2.75 英寸( 7O 毫米)火箭(由 BEI 防衛系統公司製造)。這種火箭的綽號是「九頭蛇- 70 」,可以攜帶各式各樣的彈頭,從 10 磅( 4.5 公斤)的高爆( M151 )彈頭,到煙幕彈( M264 )和照明彈( M257 )彈頭、次口徑彈藥彈頭( M261 )都有,甚至還有一種小鋼矛彈頭( M255 )。每一枚火箭包括一個 MK66 火箭推進器、一個彈頭,和一個合適的引信(觸發引爆、延遲引爆或是半空引爆)。「九頭蛇-70』通常攜帶可以發射 19 發火箭的發射莢艙, AH-64 可以攜帶四個這樣的莢艙,但在「沙漠風暴」期間,通常只攜帶兩個。在深入敵境的攻擊行動中,阿帕奇通常加掛延長飛行範圍的副油箱,並因此減少一或更多個火箭發射莢艙。


阿帕奇直升機從設計之初,就深切了解長程反裝甲導彈的必要性。拖式導彈(TOW)的反裝甲效果相當好,但由於受到制導電纜的限制,使得它的射程只有大約 3.7 公里,而且,在射出拖式導彈後,發射的直升機必須保持靜止不動,直到導彈擊中目標為止。因此,在「攻擊直升機」計劃的細節規格中,規定它的武器系統中必須包括全新的反裝甲導彈。「洛克威爾國際公司」和「馬丁·馬利艾塔公司」負責開發及生產這種全新導彈,這就是被編號為 AGM-114 的「地獄火」導彈。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地獄火」是比拖式導彈稍大的導彈,重量大概為 99.6 磅( 45.3 公斤)。跟拖式導彈不一樣的是,「地獄火」導彈是由阿帕奇直升機鼻端的 TADS/PNVS 系統的激光目標標定儀引導,因此,射程更遠(超過 5 英里/ 8 公里),而且,速度更快(超音速)。它的前後排列的彈頭(有兩個錐形裝葯,一前一後)也比 TOW-2 大得多,裡面裝有 20 多磅( 9.l 公斤)的高爆炸藥。如果你不清楚這樣數量的炸藥會造成何種程度的損壞,那麼,我可以告訴你,早期的 AGM-114C 彈頭雖然只有一個錐形裝葯,但不僅能夠炸穿伊拉克 T-72 的裝甲,甚至還能把它從焊接處炸成兩半!


「地獄火」導彈之所以能找到目標,是因為在它彈頭前端的光學尋標器已經設定好,可以尋找由阿帕奇 TADS/PNVS 系統以激光光點標定的目標,或是其他機種如 OH-58D 的激光目標標定儀所標定的目標。甚至連空軍 F-15E 機腹下的激光目標標定莢艙,也可以替「地獄火」導彈指定目標。


一架戰鬥轟炸機一次只能對單一目標投擲一枚激光制導炸彈,阿帕奇直升機則可以在同一戰場上同一時間,發射很多「地獄火」導彈攻擊很多不同的目標。每一枚「地獄火」導彈必須「知道」要攻擊哪一個激光光點,因此,「地獄火」導彈(以及其他現階段的激光制導武器)只會攻擊某個閃爍特定數位信號的激光光點,而這個信號則是由發射出這個激光光點的飛機所設定的。這不僅解決了使多枚導彈保持射向不同位置目標的問題,同時也使由一架直升機或地面觀測員指定攻擊目標,然後指引其餘直升機把「地獄火」導彈射向這些目標的方式成為可能。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阿帕奇攻擊模式圖解


於是,發射導彈的直升機可以躲在山後,以免遭到敵人的炮火攻擊(「地獄火」導彈的自動導航器可以設定讓導彈飛越山頭,飛向目標),而另一架裝有激光目標標定儀的直升機,則可以從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方向「標定」所要攻擊的目標。 OH-58D裝置的是架在桅杆上的瞄準具,它可以把這種瞄準具的頭部伸出樹梢或山脊線上,然後引導「地獄火」導彈射向目標,而不會暴露任何其他直升機的位置。阿帕奇另外一項有趣的功能是可以連續發射導彈,彼此間隔時間很短(例如,可以間隔 5 秒)。如果阿帕奇的射手準備攻擊三或四輛排在一起的坦克,他可以發射第一枚激光制導導彈攻擊第一輛坦克,然後快速攻擊另一輛坦克,接著又攻擊旁邊的坦克,直到所有的坦克都被摧毀,或是射光機上所有的導彈為止。萬一阿帕奇沒有刺針導彈可用,「地獄火」導彈甚至可以被當作空對空導彈使用。如果像直升機大小的飛機被「地獄火」導彈擊中,准死無疑!

陸航機隊中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而成



阿帕奇的武器


阿帕奇很明顯是陸軍航空機隊中的戰鬥「坦克」,它可以在任何時候——不管是白天或黑夜——在任何氣候下,攜帶大量各種不同的武器。這樣的優越性能,使得它成為決心摧毀敵人目標的戰地指揮官的最佳武器選擇。根據陸軍的記錄,「沙漠風暴」期間,阿帕奇直升機共摧毀:


837 輛坦克和履帶車


501 輛輪式車輛


66 座碉堡和雷達站


12 架直升機(停在地面)


10 架戰鬥機(停在地面)


120 處大炮陣地


42 處地對空導彈與高射炮陣地


除了以上摧毀的目標之外,阿帕奇直升機還協助俘虜了 4764 名伊拉克戰俘。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吃坦克的「外星昆蟲」:裝甲車在它面前猶如紙糊
二戰中的魔術 他在德軍眼皮底下將坦克偽裝成了卡車
老式坦克裝甲車怎麼防禦火箭彈?
菲軍隊這是怎麼了?木板裝甲居然成了裝甲車坦克標配!
坦克車,裝甲車和火炮是陸戰的強大的兵器
美製坦克裝甲成擺設,我軍穿甲彈可洞穿所有裝甲防護!
坦克底盤裝噴氣式發動機的怪物,外形酷似星際戰車
一騎絕塵:珠海演示場新型外貿坦克裝甲車族全解析
在北京槐樹嶺的兵工大院內,停放著一批坦克裝甲車輛
台軍要廢除所有坦克裸體上陣?雲豹裝甲車挑大樑?
蘇聯真敢想,一特殊裝置把坦克打造成海上鋼製裝甲怪獸
英國黑科技放大招「讓紅警幻影坦克成真」坦克「貼上瓷磚」秒變小汽車「飛機戰艦瞬間消失」
坦克裝甲車絕不想碰到它:中國紅箭9重型反坦克導彈
敲山震虎!傾斜裝甲的剋星 「塗」上坦克的碎甲彈機制測試
無頭騎士在行進:用謝爾曼坦克改裝的裝甲運兵車
TAM坦克,「黃鼠狼」機械化步兵戰車,有著紅外夜間瞄準功能!
二戰中不燒汽油的「木炭坦克」與「木炭汽車」
二戰中的獵豹,豹式坦克
坦克和裝甲車成「變色龍」 非對稱對抗只是聽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