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團隊發現引力波,堪稱是21世紀物理學最重大的發現。它的出現,甚至比2012年歐洲核子中心CERN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更加激動人心。在物理學各大領域都被量子理論佔據的今天,它成了經典物理最後的榮耀與豐碑。

引力波探測:幾十年上下求索


自從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波之後不久,人們便開始追尋引力波。到今天,已經度過了幾十個春秋。發現引力波有什麼意義呢?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引力波探測證實了愛因斯坦以及合作者的預言,再一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其次,就像電磁波和放射性現象一樣,引力波是人類了解這個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的發現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創了人類了解世界的新方式。(1887年赫茲發現電磁波時,誰能想像130年後,電磁波已經走進每個家庭。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放射線的時候,誰能想到現在每一家醫院都能留下核物理的足跡。)

20世紀60年代,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學家韋伯曾利用長2米、質量為1噸的鋁筒進行引力波探測,1968年甚至宣稱發現了引力波,但同行們卻無法重複他的結論。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後來人們利用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原理來探測引力波。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是利用兩束激光進行干涉的裝置,當兩束光的路程不一致時,便會產生干涉現象。通過觀察干涉條紋,便可進行精確測距。歷史上,邁克爾遜和莫雷曾經利用這樣的儀器發現了真空中的光速不變。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


這次LIGO使用的堪稱豪華版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只不過干涉臂換成了4km長的「跑道」。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當有引力波傳來時,彎曲的時空會使得4km長的跑道發生「形變」(拉長或壓縮)。利用激光束的干涉,可以精確地測量4km「跑道」上由引力波引起的長度變化。因為引力波所產生的「形變」效果太微弱了,在10的負20次方量級,探測它們實在是難上加難。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LIGO引力波探測


100多年前,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的出現驗證了光速不變;100多年後,LIGO團隊用豪華版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觀測到了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波。邁克爾遜-莫雷干涉儀為愛因斯坦厥功甚偉,愛因斯坦看到了今天這一幕,必會在陰間大擺筵席,與邁克爾遜和莫雷一醉方休。可見,每一個成功的理論物理學家背後,都有一批成功的實驗物理學家。


LIGO之後,還有歐洲的LISA(激光干涉空間天線),它是一個規劃中的引力波探測項目,利用三顆衛星在天空中排成個三角形,衛星上高精度的激光器彼此發射激光來進行干涉。90年代歐洲人捉摸著,六十年代韋伯用鋁筒和鋁棒沒有能發現引力波,是因為精度不夠;LIGO用4km長的「干涉臂」,還沒有找到引力波,那必然是距離還不夠大。所以,我們用相隔成千上萬公里的衛星,作為干涉臂,這下距離總夠了吧。



引力波的那些事:中國的引力波探測還有意義嗎?


圖為LISA引力波探測計劃


中國引力波探測,是機會還是大坑?


自從二戰以後,各發達國家競相提出引力波探測計劃,而這方面,中國長期以來都是空白,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很多人不看好中國引力波探測,認為引力波已經被LIGO團隊發現了,中國再去搞什麼天琴計劃,純屬多此一舉,既得不了諾貝爾獎,又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裡邊牽扯兩個問題。其一,LIGO發現引力波是否意味著引力波領域的主要工作已經做完,只剩下殘羹冷炙,再無研究價值,更無獲得諾貝爾而獎的希望?其二,引力波探測技術是否是空中樓閣,毫無應用價值?


引力波按頻率可以分為高頻、中頻和低頻三種,這次LIGO發現的是中頻部分的引力波。三種引力波的來源、性質、探測手段並不完全相同。這些性質上的差別決定了高頻、中頻和低頻引力波的應用方向定會有很大差別(如果將來有一天引力波技術能走嚮應用)。2014年,BICEP衛星宣稱發現的是宇宙大爆炸早期的原初引力波,而這次LIGO發現的是兩黑洞融合產生的引力波,兩者又不相同。可見,引力波不是單一的。並不表明LIGO發現了引力波,這個領域就塵埃落定了,就再也沒有其他人的事情了。君不見,電磁波產生了多少個諾貝爾獎,放射性產生了多少個諾貝爾獎,加速器和中微子產生了多少個諾貝爾獎,超導又產生了多少個諾貝爾獎。引力波是個巨大的寶庫,催生出多少諾貝爾獎,還未可知。


退一步說,即便LIGO之後,真的沒有可能得引力波的諾貝爾獎了,中國探測引力波是否毫無意義,我看也未必。在這裡我們先不談引力波本身的應用價值(因為引力波本身距離實際應用還會有很長一段距離),只說說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在其它領域的應用價值。像天琴計劃這樣的太空探測,需要對幾顆衛星間的距離進行精確測量,也需要對激光束進行嚴格校準,還需要排除太空中各種背景的影響。它不僅會滿足引力波這樣的純科學探索,對於空間測距以及激光技術也是巨大的促進。


從引力波探測看大科學裝置實驗


一般來說,在科學研究中,別人做過的點子,你再做就沒什麼意思了。但大科學裝置存在例外情況,因為大學科裝置需要經驗,需要積累,需要傳承。一方面是科學上的,一方面是配套的工程技術上的。沒有小工程,沒有前期的工程基礎,很難在短時間內建起像樣的大工程。因此,沒有前期基礎,僅憑某天的一個點子,一個機遇,就指望讓一個大裝置拔地而起,是不現實的。即便建起來,估計事故也不會少。因此,對於這類涉及大科學裝置的實驗,能獨樹一幟固然很好,但也不是所有仿照別人的項目都沒有價值。 任何大科學裝置從投資到建設,從維護到升級,從運行到分析,從採集第一個數據到發表最後的結果,都經過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崢嶸歲月。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它們的成功,卻看不到它們背後的艱辛。


就比如LIGO團隊,在他們從1991年啟動,經過了升級和再升級之後,才有了今天的發現。裡邊複雜的探測技術,各種精密儀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大多數時間裡,LIGO都一無所獲,扮演著失敗者的角色。以至於像我這樣的外緣人士,前幾年已不對LIGO抱有什麼希望了,一心期望著LISA早日出來救市。


從九十年代至今的二十餘年裡,LIGO團隊的花費不下十億美金。在LIGO團隊未成功的那些年代裡,想必也曾飽受爭議,想必也曾受到這樣的諷刺:他們花了納稅人這麼多錢,什麼也沒探測到,真是一群廢物! 在2016年之前,對於引力波花落誰家,是美國的LIGO捷足先登,還是歐洲的LISA奪得桂冠,誰也無從知道。 科學的發現頗有些戲劇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今,LIGO搶了頭功,成為聞名天下的明星,盡可指點江山,激昂文字。而LISA出師未捷,便先聞噩耗,此刻LISA團隊的研究者的心情可以用本山大叔小品中的台詞來形容——我的心是哇涼哇涼的呀! 但決並非意味著LISA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如果說LIGO代表了中頻引力波探測的尖端,LISA則代表了低頻引力波探測的尖端,而且,LISA也有著一些LIGO沒有的技術。它們一個地面,一個太空一個中頻,一個低頻,遙相呼應,熠熠生輝。未來,在浩淼的天空中,相信LISA終會有一席之地。


假如LISA和其它引力波探測項目因此自暴自棄,不再前進,引力波領域就會被美國做大做強。我想,同樣的道理也適合於中國。中國的太空引力波探測,本來就比LISA起步晚,再畏縮不前,拿什麼去和未來的LISA爭呢?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小曲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中的黑洞
在太空探測引力波,行!
引力波探測:先驅者的悲劇
引力波成功探測,你知道中國出了多少力么?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啟動
三位引力波探測發起人與引力波天文台的故事
再次探測到引力波!你可知道為何雙黑洞合并會產生引力波?
愛因斯坦說對了嗎?引力波探測存在奇怪的雜訊
香港學者:再次探測引力波的存在意義重大
在太空中捕捉引力波「音符」!空中引力波探測,為何成各國寵兒
談談引力波的探測
引力波的「黃金」信號——關於中子星引力波的探測
「看」和「聽」,引力波探測「耳聰目明」
引力波探測者走了:他還是沒等到諾獎
引力波都被直接探測到了,還能玩出新花樣么?
最新消息:為什麼我們探測不到銀河系中的引力波?
讓科學家興奮的傳言:引力波已被探測到
也許我們從未探測到引力波?
重磅!人類首次探測到雙中子星碰撞出的引力波!啥是引力波?就是你倆還沒開打,殺氣就噴老子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