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博士媽媽說:


孩子曾經是住在母腹中的天使,他的一舉一動都令人欣喜不已,對於他的降生我們充滿期待與感恩。後來,孩子呱呱墜地,做母親的沒日沒夜照料他,終於他長成了一個小大人。


他有了獨立的想法,他開始變得不聽從媽媽的話。這個時候媽媽氣急敗壞,提高音量開始指責,甚至怒吼。

我們選擇了最便利的制暴武器---怒吼,孩子攝於威力不得不服從,看到孩子一臉委屈、受驚的樣子,我們又悔恨不該對孩子大吼大叫。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的念頭和罪惡感,在脾氣爆發後席捲而來。當再一次孩子惹惱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毫不猶豫的沖孩子吼起來,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不聽媽媽話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最便利的制暴武器---怒吼,孩子攝於威力不得不服從,看到孩子一臉委屈、受驚的樣子,我們又悔恨不該對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沒有錯,他才幾歲而已,我們總是用我們的標準去理解他們的行為,去衡量事情的結果,這對他們也不公平。


我們應該經常蹲下來和他用一樣的視角去觀察世界,而不是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要求他按照我們的理解和要求去解決問題。


上次和一個朋友閑聊,他說上個月他們一家去東京迪斯尼玩,那天兒子就是不肯坐推車,吵著嚷著要抱要下來。他說當時自己火蹭蹭蹭就上來了。


這時他的鞋帶被踩鬆了,於是邊教訓著兒子邊蹲下來系鞋帶。系完鞋帶抬頭的一剎那,他一下子沉默了。從他蹲下的位置望出去,只有密密麻麻的大人們的腿,沒有其他,只有腿。

他起身後,二話不說就把兒子抱出來,讓兒子坐在自己肩上。


後來還跟我說,咱們以後多蹲下來,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些臭小子。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小D的故事:

寶寶會爬後,家裡需要做安全防護,我當時根本不懂怎麼做,看了很多網上的文章感覺也是泛泛而談。


於是我就去請教寶寶的認知老師,她當時教了我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她說你就像寶寶那樣在家爬一圈,從爬的位置看一遍,你就會發現哪些是存在的安全隱患了。


我真的就這麼做了,那個周末老公在家帶寶寶,我就一個人在地上爬,還真的發現了不少我之前想不到的安全問題,而最關鍵的是那一次以後,我突然「開竅」了,我彷彿開始更加懂寶寶了。


寶寶會爬後,一下子變的粘人了,我一離開她就會邊哭邊跟過來。我有時還會覺得我就是去裡屋拿件衣服,反正她爬的慢,我走快點,快去快回就好了。但每每這樣,小D就會哭的更加厲害。

那天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爬,說實話我自己都覺得好累,從來沒想過我家客廳那麼長。也正是那一刻,我在想,剛剛會爬的寶寶,是不是一定也覺得距離好長,所以她以為媽媽離她很遠了呢?


那次以後,我放慢了自己的步伐,有空時我也會帶著寶寶參觀我們的家(大家都是用爬的),邊爬邊告訴她,這裡是廚房,平時媽媽在這裡給寶寶做飯,我甚至會拿出一些不鏽鋼的鍋碗,帶著寶寶一起敲敲打打,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麼。我和她一起爬到卧室,我指給她看,這是寶寶自己的床,這是爸爸媽媽的床。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參觀家」的活動是寶寶最喜歡的遊戲,總是邊爬邊笑。


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由衷地感觸,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傢具擺設,對於寶寶來說,真的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從她那麼低的位置看到。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寶寶會爬了以後就是喜歡去廚房,去翻垃圾桶,越是不讓越是要翻。


不是他們淘氣,他們只是好奇,以前被抱來抱去的時候這些事物他們都沒有看到過,現在他們終於可以自己行動了,當然要去一探究竟。與其「防不勝防」,不如像我一樣,帶著寶寶去參觀,在大人的監護下,讓他們看個痛快。


這個方法也一直陪伴到我現在,它讓我學會了從孩子的視野看世界,我真的發現沒有那麼多事情可生氣的,之前我怪她淘氣調皮,好多隻不過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不同而已。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它也是我管理情緒的一個暫停鍵,每每當我火冒三丈時,我從她清澈的眼神里看到那個「面目可憎」的自己,我從她的表情里看到了她的內疚和歉意甚至害怕,這時我才想起來,她只不過才2歲啊,我為什麼要這樣「居高臨下」地指責她呢?


它更是我解決育兒難題的好助手,以前一遇到問題,我就是去看育兒書就去問別人,現在我就先從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往往每次都能找到解決方案。原來不是我們看書太少,而是觀察自己孩子的機會太少。


教育孩子就像是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管的想法放到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里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英文里有一句諺語叫,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中文叫換位思考或者同理心。這兩個詞太容易說了,但太難做到了,畢竟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100%的感同身受。


養育孩子,最關鍵的就是「懂」這個字,可惜我們做大人都做的太久了,久到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小孩的經歷。彎下腰蹲下來,這個姿勢的改變,讓我離她的世界更近了。


彎下腰,屈下膝,我發現孩子的世界原來真的和我們的不一樣;


彎下腰,屈下膝,我再也不「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彎下腰,屈下膝,我才意識到原來真的沒有那麼多可生氣的;


彎下腰,屈下膝,這不僅僅是一個姿態,更是讓我們走進孩子世界的通道。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毛不易淪落到跟赫茲對決?其實換個角度看,他才是最大贏家
總當「盒子精」?其實換個滑鼠就能吃雞
被龜咬住舌頭的狗,都說好奇害死貓其實換狗也一樣
你想減肥?其實換個對象更快哦~
《我們來了》宋茜又仙又嫩,其實換個唇色就能減齡!
《我們來了》宋茜又仙又嫩,其實換個劉海就能減齡!
蔣欣從XL碼到S碼壓根不用瘦30斤!其實換個髮型就能做到……
同系列禮服,奶茶妹妹章澤天完敗楊穎,其實換個顏色就好了
殲-20已被證實換裝國產發動機:巴鐵這次終於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