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哥哥設計一古村,房子能自動滅火,引小河繞村水位百年不變
在安徽黃山腳下,有一座不足1平房千米的小村,這裡有21處明代民居,100多座清代建築。每棟建築都自帶防火功能;家家戶戶門前有護城河,河水水位百年不變;從空中俯瞰這個小村,向村外發射的八條街巷,把整個村莊分割成大小八塊,使村落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成為一個完整的「九宮內八卦」格局。這個讓外人進得去出不來的迷魂小村,叫做:呈坎村
一
一個小村為何有如此多的民居古建?
古屋深處,有何秘密?
呈坎村是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的一個小村,表面看起來這裡與一般江南小村,並無太大的差別。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村,卻有2處國寶級的文物,21處國家級的文物。
一走進村子,便會無意間被這些古老高大的徽派建築吸引,這裡明清建築處處可見,這樣大量、集中、久遠的古民居建築群,在全國範圍內都非常罕見。連整個村子的石板路,竟然都是明代弘治年間的。
一個村子為何能集中如此多文物?
以木結構為主要特徵的中國古建,有一個最大的天敵——火。呈坎村能夠完好保存下來,是如何躲過失火的厄運呢?
首先就是這裡房屋的馬頭牆。馬頭牆是徽派建築最典型的特徵,高低錯落馬頭牆給建築增加了別樣的美,但它們在這裡還有特殊功能。避免火燒連營。
呈坎村建築密度大有著非常嚴格的防火系統,為了防火,要在高大房屋上,加一堵馬頭牆。因為呈坎村的馬頭牆建的高度很高,就像工廠里的煙囪一樣,把火往高處燒。所以某家房屋失火,絕對不會連營到其他房屋。
呈坎村建築門窗,也是防火系統里的一部分。這裡牆壁、大門,外部都是磚石結構,內部是木質結構,如果外部發生火災,可以有效阻擋火勢蔓延的房子內部。
如果木質結構的房屋,內部著火怎麼自救呢?這裡民居都有一個天大玄機:自帶滅火功能。
呈坎村地板是分層的,一共3層,最上面一層是水磨磚,最下面一層是木地板,中間還有一個夾層,奧秘就在這裡,這個夾層竟然是一層厚厚的泥沙。
這些泥沙在房屋發生火災之後,會起到大作用。如果火勢把木地板燒出一個洞,這個時候泥沙就會自動落下來,把火撲滅。
地板還有第二重保險,如果泥沙還未能撲滅火勢,那麼最上層的水磨磚就會砸下來,進行第二次滅火。
所以,呈坎村能夠保存諸多500年以上的民居,跟這裡嚴密的防火系統不無關係。除了每棟房屋有防火系統外,呈坎村也有一套公共防火系統。在呈坎村街巷的十字路口,建有很多更樓,整個更樓便起到預警和防火的作用。
更樓里保存了很多滅火用的「器材」,用北方藤條編製的「桶」,然後在裡面刷上生漆。有人會問,直接用木桶不行么?因為木桶盛水後太重,而用藤條編製的桶則非常輕,所以很容易拎起跑起來。
二
來到呈坎村,你還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裡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條小水溝,
這些水溝最寬50cm,最窄不過10cm,都是活水,清澈見底。
呈坎村為何會家家戶戶前有水流景象呢?
當年,呈坎村設計者,為了解決村裡生活用水需求,同時為村裡防火提供水源,將潨川河河水從兩個地方引入村子裡,叫做「水圳」。呈坎村一共有2條水圳。
兩條水圳首先滿足了這裡的生活需求,並利用這裡的地勢以及水溝的寬窄,來調節水流的速度,保證水流能夠在每一家門前流過。這種用水方式已經持續了幾百年。
呈坎村有600多戶人家,都用門前一條河的水,如何保證用水的乾淨呢?
為了保證用水安全,村子裡有一個執行了上百年的死規矩:
用時間段來分離用水。早上8點,經過一晚的凈化,取水飲用;中午下午,同樣的水道,只用來灌溉洗滌;晚上可以排泄生活污水,馬桶的水嚴禁倒到河裡或者水圳里。
除了利用河水之外,呈坎村還善於利用雨水,為了保證房屋門前有清澈不斷的水流,民居里還隱藏著一個排水凈化系統。
在房屋天井的下面,有一塊由條石、細沙、鵝卵石,層層疊起來組成的過濾系統,然後在鵝卵石中間放兩個水缸,水缸底下擺上燒好的木炭,然後用烏龜疏通管道,排出來的就是清澈的水了。
更加奇特的是,這裡的水幾百年來都不幹涸。這是什麼緣故呢?
呈坎村的水位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水位太高會淹沒村落,太低則會不夠用。這裡設計的2個水圳,就利用了都江堰的分流設計理念。
這裡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在進水口設置一個缺口。
這個缺口既能夠控制水量,又能利用水流速,去除漂浮在水上的雜質,使得流進村裡的水清澈無雜物。所以,呈坎村家家戶戶前的流水,水速、水量都恰到好處。
呈坎村的水道還有一個作用,便是防火。將河流引進村,讓水繞村而走,誰家失火可以就近取水。
生活需求、消防考慮,除此之外,呈坎村的水道還有「聚水如聚財、納四水於村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三
這些設計可以讓呈坎村躲過火災,那麼這裡又是如何躲過兵荒馬亂破壞呢?這就不得不提呈坎村的設計者。從空中俯瞰呈坎村,向村外發射的八條街巷,把整個村莊分割成大小八塊,使村落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成為一個完整的「九宮內八卦」格局。
難道呈坎村設計者跟諸葛亮有關?
沒錯,呈坎村確實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參與規劃設計。根據呈坎當地地方志記載,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攻打徽州山越人時到過徽州,當時的孫權就居住在今天的呈坎村。
呈坎村早在三國時期就已成規模,至今仍然保留著孫家巷和呂蒙井,似乎也印證著這種說法。呈坎這個名字也跟八卦相關,呈是呈現的意思,坎即周易八卦的坎位,坎位是一種水位,坎卦也代表著一種防患意識,這與呈坎村建村思想都是不謀而合的。
後人就用這種建村思想調整村落布局,於是才有了呈坎村如今的布局。
呈坎村的建築布局並不是傳統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東,這又有什麼玄機呢?
因為河流是南北走向背山面水風水理論,促使這裡的房屋面朝東方,從現代建築學來說,坐西朝東可以讓村裡最大限度採光和採暖。
按照風水布局來說,呈坎村的「水」是有缺陷的。所以在明代才有了對呈坎村村落布局,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潨川河原來是南北直向的,水流對兩岸的衝擊很大,而且時常發生水患災害。當時呈坎村先祖選擇這個地方的時候,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無法改變選址的情況下,只能改變河流的走向。
這裡的村名肩扛手挑,利用人的力量築垻迫使河流改道,改造工程斷斷續續持續了200多年,最後到了明代弘治年間,隨著羅姓家族的強大,用7座石壩完成了河道改造,才出現了今天「S」型河流走向。
S型潨川河將民居與田地分隔開,使整個村位於山谷最開闊地帶,冬暖夏涼,全年幾乎無霧天。冬天的北風會在這裡減速,夏天因為河流的調節也不會太熱。
四
呈坎村不足1平方千米,卻有3街99巷的奇特布局,如諸葛亮八卦陣一樣,
這個村子為何還有八卦村的美名?
這個村最大特點,就是你即便知道房屋的門牌號,都找不到相對應的地方。陌生人進村迷路是家常便飯。
如果哪個小偷想到呈坎村偷東西,那就算倒霉了,因為呈坎村有個說法:隨便放只狗就能抓到小偷。這裡小偷偷完東西,1個多小時都跑不出去。因此這裡有句諺語:「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
這裡的巷弄長短不一,寬窄不一,兩邊高大的房屋又很相似,極容易讓人喪失方向感。
因為現代公路的興起,從清末開始,呈坎便漸漸走向衰落。但隱秘在山中的呈坎,卻因此完好保存了上千年的神秘。直到現在,你還能看到村民在自家門口洗菜洗衣服,以前如水墨畫般的千年古村美景,走在呈坎村,分不清人在看畫,還是人在畫中……
※這座孤島3萬人口,曾創造世界奇蹟,最後人吃人到滅絕!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創建中華民國的幕後英雄,沒有此人就沒有孫中山改變中國
※寧夏一700年神秘古村,竟然住著西夏皇族後裔
※有哪些因素阻止古代中國成為一個宗教國家?
TAG:百代文保 |
※買到這種房子,一輩子都翻不了身,農村城市買房風水問題
※北漂二十年,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他就去雲南當木匠親手給妻子造玻璃花房造汽車,居然就成了紅人
※在崖壁上建房子,像鳥一樣生活,設計師也是腦洞大開啊
※山野盆栽大樹,上面建造大房子,清凈自然!城裡人很羨慕
※回農村,建一棟漂亮的小房子,做一對幸福的兩口子,過不離不棄的一輩子
※在房子外面安裝一個玻璃瓶,結果卻引來許多小鳥
※一塊小小的翡翠玻璃種,可以換一座大房子
※為了救活空心的江南水鄉,他在清溪邊造了一個自帶泳池的透明房子,重建一個世外桃源
※為了回到故鄉,「蝸牛哥」背著房子流浪五年,靠撿垃圾為生
※愛丁堡丨老頑童造了個房子,讓電梯橫著走,在天花板上裝水池。
※為遠離城市喧嘩,這對夫婦在峽谷里鑿出了一座大房子
※為遠離城市喧嘩,這對夫妻在峽谷里鑿出了一座大房子
※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他去雲南親手給妻子造玻璃花房造汽車,居然就成了紅人
※老婆嘮叨房子採光不夠 花點小錢房子翻改造一遍
※拆了大眾汽車改造成精緻的小屋,這個老爺爺覺得還不過癮,乾脆在家裡做了個木盒子房子
※俄羅斯沙土村莊,一不小心房子被埋了
※家鄉的房子建好,設計一個這樣的廊架,炎炎夏日,生活在清涼之下
※這個建在農村的房子,隱於田園,寄情山水
※村裡建個這樣的房子,落地窗小庭院,還能養雞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