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编者按: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家中没有学习的榜样,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不大。学习国学,培养和熏陶尤其重要。观点一「那些古文艰深难懂,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有时候都不明白,宝宝能理解吗?而且很多观念都已经过时了,这对他能有多大用处呢?」观点二「现在,孩子不但要学绘画、钢琴,甚至还有英语,负担那么重,哪里还有时间再去学这些东西呢?」观点一「我平时有时候也给孩子讲一些《百家姓》、《千字文》,可是小家伙似乎没多大兴趣,我还应该继续教吗?」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其实,这并非是国学本身的问题,而是部分家长对国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或者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出现了偏差。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首先,要以国学经典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但要有选择地吸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乖巧、懂事、有修养的人,与其天天教导孩子「这个要这样做,那个不能那样做」,重复唠叨引起孩子反感,还不如让孩子读一读教人「出门在家、待人接物、求学做事」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俗话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教孩子一事怎么做,还不如教孩子一世怎么处。有亲子共读的家庭,因为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作语言基础,亲子沟通也不容易出现问题。再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好品质,而且书中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道德等等,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国学启蒙的发起者认为,儿童犹如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人文教育,将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事的底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国学经典对宝宝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中,也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宝宝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其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讲国学,并让他在特定的场景中理解国学。在给宝宝讲解国学时,根据他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不需要回报。最重要的是,大人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规范孩子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指导我们做事。因此,让孩子跟读、听爸爸妈妈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他们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当孩子说话不算数时,就可以讲「言必信,行必果」。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原本答应妈妈的事,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后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孩子,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还有《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等到他们六七岁时,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最后,没有小孩子天生就喜欢国学,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很难学,可是学刷牙、学如厕很枯燥,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也得学呢?而且也能学会呢?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读过这些国学经典,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家中没有学习的榜样,孩子自然兴趣也不大。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每天情感丰富、抑扬顿挫地读半个小时书,每次都叫孩子一起来读,并配上古典音乐,虽然有些调皮的孩子开始不配合,但是时间一长(父母一定要坚持,而且不能发脾气),孩子一定会开始愿意跟着读了,哪怕他只跟读5分钟、10分钟,家长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让他有成就感。平时,可以随身携带《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口袋书,在路上、在车里就可以给宝宝读,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让路上的时光也能进行国学教育。

如果孩子对于诵读不感兴趣,家长还可以改变一下策略,将国学教育融入故事和游戏中,设计一些国学手指操、国学武功操;爸爸妈妈还可以表演一些国学故事情景剧,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孩子一定会兴趣大增,并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

耳濡目染,营造国学学习氛围

1、多播放古典音乐,尤其能开发右脑的音乐,如:《潜脑音乐》、古琴曲等

即:孩子多听会让耳朵更敏感=耳聪

2、多布置名画:可选择色彩比较亮丽的、庄严的、厚重的名画,多熏陶不同风格的名家风范,这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

即:孩子多看会让眼睛更明亮=目明

3、多跟孩子一起读经典,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父母亲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这「内在的环境布置」比外在的环境更重要得多!

即:孩子多读经典会让思想更深远=心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资治通鉴》精选30句,洞见古人智慧精髓
楊絳:讀書苦樂
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菜根譚》精選30句
冰封在冬日裡的十二個絕佳賞雪地
楊朝明:對傳統文化不能「一知半解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讓女孩子對你產生興趣?
如何愛孩子,你會嗎?
如何對待頑皮的孩子?
如何毀掉你的孩子?
如何鼓勵孩子?讓孩子培養自信
該如何追女孩子!有什麼技巧?
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盡情塗鴉吧!
又沖孩子發火了,如何與孩子和好?
如何訓練孩子如廁?
如何追異地的女孩子!
如何才能讓孩子「聽話」?
誰才是真正的孩子?
如何培養不拖延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德行
剖腹產的孩子比不上順產的孩子嗎?誰說的?
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應該怎麼做?
列寧的妻子是誰?其結局如何?他們為什麼沒孩子
如何應對熊孩子的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