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兵器之家-第 492 期】現代雷達技術越來越先進,很多人會認為依照目前技術在大海上尋找一艘大型美軍航空母艦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理由是航母戰鬥群過於臃腫龐大,電磁信號明顯,航母的雷達面積巨大等等。但是真正想要找到一艘航母是非常困難的,在整個太平洋上找航空母艦就相當於是大海撈針。

當二戰結束之時,美航母特混編隊成了蘇聯海軍的頭號威脅。當時蘇聯海軍的主要偵察手段是岸基偵察機,但其航程有限,且偵察效果易受天氣影響,無法實現全天候偵察;此外,岸基偵察機還容易遭到美國艦載戰鬥機的攔截。隨著美蘇在1950年代展開太空競賽,雙方都意識到利用人造衛星進行偵察的廣闊前景。1959年,蘇聯科學家弗拉迪米爾·契洛米伊於向赫魯曉夫上書建議研製對海偵察衛星系統,赫魯曉夫高度重視這一建議,立即轉交國防部。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兵器之家-第 492 期】1975年,蘇聯海軍開始對攜帶核燃料電池US-A衛星系統進行驗收測試,當年5月,2顆US-A衛星先後入軌,並分別進行了71天和74天的在軌測試。當時蘇聯海軍正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步進行代號為「海洋」75的實兵演習,US-A衛星系統在演習中提供了大量實時情報。演習證明US-A衛星不僅具有海上偵察能力而且具有目標指示功能,能夠引導反艦導彈攻擊美國航母。受到演習結果巨大鼓舞的蘇聯海軍從1975年10月起開始在水面艦上部署US-A衛星數據接收設備——「風帆」衛星通信系統。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經過蘇聯長達十多年的改進和升級後,事實上八十年代後設計的US-A衛星的功能已經比較完善,該衛星系統不僅能夠測定美航母戰鬥群的坐標,還能通過多顆衛星的聯合工作來獲得美航母的航向和航速信息。這3組信息對於蘇聯的反艦導彈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當時蘇聯的重型反艦導彈如專用於攻擊航母的P-500 (SS-N-12)、P-700(SS-N-19)等都安裝了US-A衛星數據接收系統。當對美國航母發起攻擊時,導彈依靠接收衛星提供的數據進行無線電靜默飛行,直到接近美國航母時才打開制導雷達。這種飛行方式使得蘇聯反艦導彈難以被美國艦隊的被動偵察系統發現,攻擊的突然性大大提高。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蘇聯監測到的美軍航母群,左邊是中途島號,右邊是企業號,1982年Norpac海軍演習中向著蘇聯彼得羅巴甫洛克前進的美軍航母戰鬥群)


1985年美軍航母演習,兩艘航母戰鬥群處於無線電靜默狀態就在蘇聯軍港外數百公里模擬對蘇聯縱深打擊,期間有一名水兵不慎落海,整個艦隊放棄無線電靜默派出大量直升機搜救,就是這樣,鼎盛時期的蘇聯也是在整個艦隊全部撤走以後海軍才恍然大悟,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們直到此刻(艦隊完成演習目標安然撤離)才發現有這樣一場演習~


【兵器之家-第 492 期】所以在茫茫大洋上準確定位航母至少對於極盛時期的蘇聯是完全做不到,一般蘇聯定位航母靠的是核動力的低軌道US-A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和US-P無線電探測衛星來發現航母,也可以用陸基的OTH雷達,OTH的原理就是利用電離層對於電磁波的反射,先將雷達波射入電離層,再由電離層反射至目標~這種雷達避免了常規雷達不能探測地平線以下事物的缺陷,可以探測數百乃至上千公里的低於地平線的目標~蘇聯的956「現代」驅逐艦上的雷達就是OTH雷達~但是OTH的缺點在於受天氣影響極大,而且電離層的反射是很難精確控制。



戰鬥民族就是厲害:用核動力衛星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蘇聯最終轉向了實戰的戰略威懾,發展超級戰略轟炸機乾脆把美國航母放一邊)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動物界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核動力驅逐艦出海巡航:敵軍潛艇一旦被鎖定,就會被獵殺
戰鬥民族為球迷創設鬥毆運動,中國若進世界盃,得讓一龍去護駕!
戰鬥民族的大叔,用行動告訴我們了生命的「重量」
戰鬥民族的反擊:用核潛艇撞擊美軍核潛艇!
不愧是戰鬥民族!俄羅斯發布戰鬥機器人視頻
戰鬥民族開掛動態總匯
這位戰鬥民族的大叔,用行動告訴我們了生命的「重量」
不愧是戰鬥民族 俄羅斯發布戰鬥機器人視頻
這裡民風彪悍,國家有「戰鬥節」這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專治霸權主義!俄連續4天出動戰轟在美領空對美軍事威懾
別人家的軍迷:戰鬥民族軍迷出動飛機坦克重演衛國戰爭
一個視覺藝術博主眼中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的武器真強悍,戰機翼下全是導彈
戰鬥民族的戰鬥技
戰鬥民族俄羅斯評出十二大危險動物,真的好意外
戰鬥民族的最強怒吼:戰略武器隨時待命 讓美軍蒙圈了
二戰中蘇聯的暴力美學,充滿戰鬥民族特色,求德軍心理陰影面積
「戰鬥民族」飛行員很厲害?然而比這更重要的是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