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中華文明是一個農耕文明,作為農耕文明,最重要就是天時地利了,所謂天時就是播種時間和天氣變化等,中國古人聰明,從自然中琢磨出了「二十四節氣」,用來區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地利就是指土壤、地形以及水源等了,水源大多是自然水源,如古代大糧倉江淮湖廣地區,長江流域河網密布,糧產高。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但是也有些地方,卻不是那麼和諧,有的是土壤很肥沃,地形很平坦,可是卻距離水源有點遠;有的是容易發生洪災,造成不可估量損失。所以在中國古代,當時的中國人就開始和大自然鬥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大禹治水」了,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也能從中看出中國古人和水的鬥爭是多麼殘酷。

在春秋戰國時期,興修水利工程就已經比較成熟了(可見中國人的聰明,同時期絕大部分文明都只會刀耕火種靠天吃飯);水利工程修建的好,利國利民,千里沃土,能養活多少人口和增長多少糧食?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無法統計,畢竟有很多已經被毀在歷史長河中或者更名了,但是現存於世的,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有那麼四個,按照建造時間先後排序,不予排名。

1、楚國——芍陂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春秋時期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孫叔敖創建(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後萎廢。1949年後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迄今雖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發揮著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孫叔敖是什麼人呢?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許,孫叔敖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在史河東岸鑿開石嘴頭,引水向北,稱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東岸開渠,向東引水,稱為堪河。利用這兩條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間的土地。因清河長90里,堪河長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後世又稱「百里不求天灌區」。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經過後世不斷續建、擴建,灌區內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開陂灌田,形成了一個「長藤結瓜」式的灌溉體系。這一灌區的興建,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滿足了楚莊王開拓疆土對軍糧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稱:「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庄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楚莊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任命治水專家孫叔敖擔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職務。

孫叔敖當上了楚國的令尹之後,繼續推進楚國的水利建設,發動人民「於楚之境內,下膏澤,興水利」。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興辦了我國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芍陂建成之後,達到了「灌田萬頃」的規模。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芍陂建成後,使安豐一帶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並很快成為楚國的經濟要地。楚國更加強大起來,打敗了當時實力雄厚的晉國軍隊,楚莊王也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後,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國被秦國打敗,考烈王便把都城遷到這裡,並把壽春改名為郢。這固然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也是由於水利奠定了這裡的重要經濟地位。芍陂經過歷代的整治,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東晉時因灌區連年豐收,遂改名為 "安豐塘」。如今芍陂已經成為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灌溉面積達到60餘萬畝, 並有防洪、除澇、水產、航運等綜合效益。

2、魏國——引漳十二渠(又稱西門渠)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約公元前422年),這表明司馬遷認為引水渠為西門豹所鑿。而《呂氏春秋·樂成》認為,該渠為魏襄王時(約在西門豹後100年)鄴令史起所建。《漢書·溝洫志》亦採用此說。經考證,後人一般認為「西門豹溉其前,史起灌其後」。

西門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異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階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築12道攔水壩,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攔水壩都向外引出一條渠,所以說是「同源異口」。據記載,每個磴相距300步,連續分布在二十里的河段上。根據地形考察,這二十里河段應當是安陽縣安豐鄉漁洋村以下的二十里河段,渠口開在攔水壩的南端,12條渠都在今安豐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如今的西門祠

第一渠首在鄴西18里,相延12里內有攔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開引水口,設引水閘,共成12條渠道。灌區不到10萬畝。漳水渾濁有很多泥沙,可以灌溉肥田,提高產量,鄴地因而富庶起來。《呂氏春秋·樂成》記渠為魏襄王時鄴令史起創建,在西門豹後約 100多年,並批評西門豹不知引漳灌田。《漢書·溝洫志》採用這一說法,和《史記》有矛盾。後人調和兩說,說是西門豹先開渠,史起又開。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而魏國也正是因為兵精糧足,採取的了較長一段時間的霸主地位,當時的魏國應該是魏國的最巔峰時期,還將秦國的一塊地搶了。

1959年國家在漳河上動工修建岳城水庫,安陽市隨後開挖漳南總乾渠,引庫水建成大型灌區——漳南灌區,設計灌溉面積達120萬畝,代替了古灌渠。

3、秦國——都江堰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都江堰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它灌溉著灌縣以東成都平原上的萬頃農田。原來岷江上游流經地勢陡峻的萬山叢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減慢,因而夾帶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隨即沉積下來,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來時,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勢驟漲,往往泛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遠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國杜宇王以開明為相,在岷江出山處開一條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4、秦國——鄭國渠

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末年秦國穿鑿的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由韓國水利專家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當時所以要興建這一工程,除上面所說的自然條件因素外,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軍事的需要。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昔日鄭國渠如今模樣

戰國時,我國歷史朝著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統一全國。兼并戰爭十分劇烈。關中是秦國的基地,它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便在兼并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很需要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以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

韓國是秦國的東鄰。戰國末期,在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中,當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虎視眈眈,欲有事於東方時,首當其衝的韓國,卻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隨時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都在秦國,在那個時期,制約人口發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戰爭就是糧食,有充足的糧食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國家也就越加強大,秦王贏政哪怕知道鄭國是由疲秦的因素在裡面,也毅然而然的決定修建,可見那個時期的君主,對於修建水利工程有多麼迫切和執著。

也難怪秦國能從春秋時期的西戎蠻夷到後來的立足五霸七雄,將荒野的關中地區建立成了一片沃土,以管窺豹,歷代的秦王修建過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肯定不少。

更多內容,請關注黑白歷史(微信公眾ID:heibails)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原來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的文明出現晚不說,還是墊底的!
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八大奇蹟,僅有兩個現存於世,中國有一個
劉備原本能擁有五大謀士團隊,可惜後來只剩一個諸葛亮,可惜可嘆
第一代日不落帝國的輓歌,曾經擁有數不盡的財富,最終都煙消雲散
漢末風雲被忽略的一枚牛人,差點就能成就兩國爭雄,可惜英年早逝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齊國在戰國中期國力仍超秦國,為何不能統一中國?
戰國兩百多年歷史分期法及戰國各時期主要諸侯國國力排行榜!
中國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專家:國力比美國強盛,首都繁榮超過紐約
這個君王雄才大略,開疆拓土國力飛漲,成為唯一能對抗秦國的大國
戰國初期七雄國力排名,秦是倒數第一
什麼是國力與榮光?看大唐帝國的滅國之戰,甚至可以一人滅一國
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國力極其強盛,卻在一次戰爭后土崩瓦解
中國秦朝時期世界強國綜合國力前十甲排行榜,快來看看吧!
現在中國已經不再是曾經的軟弱國力,軍隊的強大就是國家最大主力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唐朝國力和宋朝國力哪一個最強?
中國附屬國最多的竟是這個朝代!國力強到一個境界
康熙盛世期間的大清國,綜合國力能夠排到世界第一嗎?
都說蜀弱吳強,那麼蜀國的國力真比不上吳國?
淞滬會戰:中日兩國國力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東帝汶是「亞洲新島國」,國力稍遜,建國當天便與中國建交
此歐洲強國,因參與八國聯軍侵華,耗盡國力,現淪為不入流國家!
吳國比蜀國國力強不少,可為何表現的和廢柴一樣?
大明國力軍力最強盛的一個漢人王朝
外國珍藏的清末和民國時期上色照 見證了當年國力衰弱和「假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