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調查,告誡當今人類社會:真正健康的人僅占人類總數的5%,患有疾病的人佔20%,而75%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亞康狀態在經濟發達、社會競爭激烈的國家和地區中普遍存在,人數一直是逐年增加的趨勢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蘇聯學者布赫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人類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之外,還存在一種非患病的中間狀況,稱為亞健康狀態。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現代醫學科學研究證實,亞健康狀態是由於心理、生理、社會因素導致人的機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整體功能失調、功能紊亂所致。雖然沒有發生器質性改變,但個人卻陷入一種易疲勞,沒活力,情緒不穩,失眠,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灰色狀態」。生理方面表現為,失眠、頭昏、乏力、睏倦、疲勞、懶怠、心悸、性功能減退等;心理方面表現為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焦慮煩躁、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等;影響到情感方面則表現出冷漠、無望、無助、孤獨、空虛輕率、人際關係不協調、家庭關係不和睦等等。由「心神失養、氣虛肝鬱」構成的亞健康狀態人群其發展走向:一方面是機體如果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忽視調理,就可能導致疾病發生;另一方面是通過合理干預與防治,就能使機體恢復健康狀態。因此,關注亞健康人群,及時實施干預和防治,對促進人類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兩千年前,成書於我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就明確提出:「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上工刺其未生者,其次刺未盛者也,其次刺其正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的主張。昭示了「消患於未兆」、「濟贏劣以獲安」的「防重於治」的醫學理念。以後經過歷代醫學家的不斷補充和潤色,逐步構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的一套獨具特色的「治未病」理論體系。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治未病」,就是讓人不生病,在出現疾病先兆但未發生之前預先採取調理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傳變。是「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的醫學理念。是指導全體人群健康與生命全過程的高度概括,是養生、調理、防病的基本要義,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治未病」在於干預防治處於亞健康狀態人群的著眼點是「消患於未兆」,「 濟贏劣以獲安」。既一方面通養神健體,消除未起之患的始動、促發因素,恢復機體陰平陽秘、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另一方面,通過機體微顯的癥狀、體症表現,辨明機體實際情況,實施早期干預、治療,防止亞健康狀態向疾病轉變。關注亞健康,治在病先,應成為促進人類健康的主流意識和方向。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運動養生是干預亞健康 治未病的濟世良方

人以健康為本,健康以體質為本。體質平和壯實是健康之源,而體質虛弱偏頗則為百病之因[4]。人的自身體質的好壞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個人健康狀況。同樣,在受到某種致病因素刺激後,是否形成亞健康,形成後是否發病,或是能否自行痊癒,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體質的強弱。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擺脫亞健康

生命需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運動養生,「內養外防」、「天地合一」,既可達到體健壽康,干預亞健康,治未病,也可防治未病,康復人體疾病,促進機體康復,又可延年益壽。見微知著,儘早干預亞健康,治未病,既可康體防傳變,又可達到體健、延壽,實現人類生命健康。三者目標完全一致。只是運動養生是抗禦「外邪」,保持身強體健,延長生命為主導;而干預亞健康是以消除未起之患,恢復機體陰陽平衡,身心和諧為主;治未病則是預防不至患病或病後康復為主。三者側重點不同而已。從層次上看,運動養生為先,干預亞健康,治未病為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勵志男女健身 的精彩文章:

堅持每天跑步——得到的效果意想不到!

TAG:勵志男女健身 |

您可能感興趣

生命在於運動:動物界的運動健兒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改變人生!
減肥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改變生活…
健身隨筆|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什麼?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有三大好處
生命是否真的在於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肝癌鍛煉有助於康復!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養生有原則---劉老濕談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長春奧體中心 健康鮮氧生活!
人的生命在於運動——太極拳之運
生命在於運動!這些生肖生來就是健身狂
生命更在於適當的運動
雖說生命在於運動 但這樣休息比運動更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嗎,女生健身有什麼好處?
生命在於運動,國壽聯合慧跑為您護航
你是光,驅動的生命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只有這樣動,才會越動越健康!
地球的運動與生命有何聯繫?
幫助生命節能的「靜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