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總被人說沒教養!孩子「出口成臟」到底該怎麼辦?
貝貝學話慢,平時又不太愛說話,一度讓貝貝媽擔心她是不是有語言障礙。自從上了幼兒園後,學新辭彙的速度是突飛猛進,說話也流利很多,只是,孩子的童言童語里,時不時會蹦出一兩個不文明辭彙來。
一開始貝貝媽也沒有很在意,直至有天,跟朋友在外面吃飯,期間,朋友拿著布丁逗著貝貝玩,搶不到布丁的貝貝勃然大怒,突然惡狠狠地爆出一句:「去你媽的!」
聲音不大,落到貝貝媽耳里,卻如驚雷。一方面覺得,女兒怎麼越來越粗俗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女兒在大庭廣眾下這樣爆粗罵人,顯得特沒家教,太丟臉了。
某一天,你突然發現孩子會說髒話了。「去你的」、「他媽的」、「王八蛋」,當孩子用帶著稚氣的聲音說出這樣的語言時,作為家長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呢?由於受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加上孩子有喜歡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那麼,家長們該怎麼處理,才能將孩子的「爆粗」給消滅在萌芽狀態呢?
首先我們應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說髒話呢?
1.接觸到不好的信息
經調查發現,孩子因為接收到動畫片裡面的信息,容易模仿裡面的行為而變得愛罵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對於身邊的人和事都會十分好奇,喜歡模仿一下大人、電視人物的行為,甚至他們不明白某一個動作的意義,就是覺得模仿起來很好玩。現在的信息發達,孩子通過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會接觸到比自己年齡成熟的東西,例如一些暴力、污穢的畫面及情節。在經常接觸的情況下,他們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模仿。
2.家長的引導不當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言行是孩子的「標杆」,因此,父母的行為時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心理的。而且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模仿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喜歡講髒話,那你就先學會「自省」,是不是你的錯誤引導,因為你喜歡罵人導致孩子模仿你的行為。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環節,父母與人交往的行為,孩子是看在眼裡的。也許有些父母和相熟的人喜歡用說髒話的方式交流,動不動就發脾氣罵人,於是,孩子就以為說髒話、罵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為了寶貝不說髒話,爸媽可以這樣做:
1、凈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境
孩子不文明的語言一般都來源於周圍的環境,如果家長說話粗俗,滿口髒字,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修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當父母發現孩子說髒話時,要找出其說髒話的根源,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環境。
2、教孩子寬容地對待他人的過失
許多孩子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洩,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與他人之間的磨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3、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孩子才能逐步糾正罵人、說髒話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需要發泄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宣洩方法,例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4、不做強化孩子說髒話的事
在孩子剛剛說髒話的時候,如果家長覺得有趣或是表現出過度緊張或氣憤的樣子,孩子可能會誤以為髒話是一種很有趣或是很特別的話語,從而重複地練習與模仿。此刻,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髒話跟其他平常的話語沒什麼差別。一旦孩子覺得這樣的話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就覺得無趣,不會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辭彙了。
家長是兒童最主要的生活環境,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效仿。與模仿他人不同,孩子模仿父母說髒話剛開始可能只是無意識的模仿,但由於父母的影響是持續深遠的,孩子會因此形成將髒話的習慣,即使日後知道了說髒話是不文明的行為也難以改正。說髒話不僅是一種壞習慣還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讓我們重視孩子說髒話的行為並儘早的對其現象採取有效的措施,不要讓我們天真活潑的孩子成為一個「不文明,沒禮貌」的孩子。


※埋怨孩子出口成臟?孩子就是你的鏡子!
※孩子出口成臟,你能忍嗎?
※小孩子出口成臟,你覺得這是聰明的表現嗎?
※糾正孩子壞習慣,讓孩子不再出口成臟!
※張傑謝娜升級當爸媽,好友送祝福到手軟,只有他出口成臟惹眾怒
※孩子「出口成臟」,原來是患了「抽動穢語綜合症」
※陳冠希因照片退出娛樂圈,如今37歲老態盡顯,已當爹卻出口成臟
※文章,成功洗白全線復出,卻被爆劇組耍大牌出口成臟
※王者榮耀鑽石局因蘇烈被禁出口成臟,這種人根本不配出現在排位中
※什麼樣的勇氣青年肆無忌憚的站在經理辦公室口出成臟
※周傑曬與張鐵林合影,網友出口成臟,周傑一句話讓他閉嘴
※娛樂圈出口成臟被批素質低的女星,寧靜第二,第一名本性難移
※美國欲在日韓部署核武器,中俄兩國可使這些核武器變成臟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