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西口」的哥哥喬貴發與「三盛公」

「走西口」的哥哥喬貴發與「三盛公」

磴口往事


「走西口」的哥哥喬貴發與「三盛公」


歷史上的清代,在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休養發展,到了乾隆時期,全國人口突破3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無奈之下「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

「走西口」的哥哥喬貴發與「三盛公」


「走西口」走的是哪裡?


「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 「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闆姓湧入歸化城、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是山西移民。喬貴發的「走西口」經商之路 據傳,在乾隆初年,山西人喬貴發沿著山西的中部出發,一路向西,經殺虎口出發,到了蒙古,在包頭一個當鋪當夥計。


十餘年後,喬貴發和秦姓同鄉開了一個小字型大小廣盛公,後來改名復盛公。因為喬家經商最注重誠信,復盛公生意興隆,成為喬家發家的起點。及至第二代掌門人喬致庸做東家時,復盛公已經是包頭第一大商號,幾乎壟斷了整個包頭市場。

三道河的油坊商號


當時喬家在阿拉善和碩親王管轄地(今磴口縣三道河)開了一家商號(油坊),取意買賣公平,昌盛發達。所以,商號便被冠以「三盛公」。喬家的油坊為何要選在三道河 乾隆年間,朝廷選定磴口為古蘭泰食鹽外運碼頭,並設衙署,駐紮司員,促進了磴口地方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喬家油坊的衰敗 1875年比利時國神甫德玉明 經阿拉善親王同意,在其領地傳教,買了「三盛公」油坊的部分房屋,「三盛公」的生意逐漸冷清,商號也漸漸垮了。


1893年德玉明神甫在原址上興建的「三盛公教堂」成為西南蒙古教區的主教府,管轄著西南蒙古地區和陝西部分地區的四萬多名教徒,隨著人口增長和教會影響日盛,「三盛公」被叫了出去,遠近聞名,而原來的三道河卻被人遺忘,此後,「三盛公」地名一直沿用。


到了1958年,巴彥淖爾盟政府遷址三盛公另建新城區,將教堂附近改稱舊區,而將新區以蒙語命名為巴彥高勒,意為」富饒的河」.


「走西口」的哥哥喬貴發與「三盛公」

磴口「的名字由來」


磴口「中」磴「為石之階。黃河流至磴口處為南北向,磴口在黃河西岸,由於該岸河槽基層堅硬,河水不易沖淘,而上層覆蓋著鬆散的沙壤土,易沖淘,這樣水漲水落,久而久之便留下一級級台階。磴口又是黃河東西交通之重要渡口,故而得名。


1926年以前,阿拉善王爺在此設立磴口 署(相當於區)。1926年馮玉祥將軍五原誓師以後,響應北伐,經過磴口時發現此處物產豐富,漢民居多,又屬交通要道,先設立兵站,後上報國民政府批准建立磴口縣,先後隸屬於寧夏、綏遠、甘肅、內蒙古。


解放後雖然新政府移駐三盛公,但依然沿用舊名,稱磴口縣人民政府。 如果說當年的喬貴發「走西口」是出於被生活所迫,磴口的」三盛公「傳奇終究是落幕了,只能讓人徒生感慨,在浩大的歷史面前,任何慷慨與悲涼,包括持續數百年的榮耀,也只是一瞬間而已。當年無數的山西人通過「走西口」而有了活路,生活有了盼頭,晉商精神如是,走西口如是,但總有一種精神不會磨滅,那傳奇中一個個勇往直前的靈魂散發著永恆的光彩。新時代的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