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偉大的中共特工!一生隱姓埋名保護一號機密,艱難時靠剩菜度日

最偉大的中共特工!一生隱姓埋名保護一號機密,艱難時靠剩菜度日

在中共內部,它們被稱為「中央文庫」,曾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號機密」——兩萬餘件從建黨到「六大」的檔案,囊括中共早期的幾乎所有重要文檔。沒有他,很難想像這些泛黃的紙片,能在國內外反動勢力血腥圍剿下的上海完好保存下來,身體極度虛弱的陳為人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


文|邵有民、臧建民。


最偉大的中共特工!一生隱姓埋名保護一號機密,艱難時靠剩菜度日

中共「一號機密」囊括了中共早期的幾乎所有重要文檔。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圖源: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最偉大的中共特工!一生隱姓埋名保護一號機密,艱難時靠剩菜度日


陳為人(1899-1937)湖南江華人。1920年,在上海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赴蘇俄學習,在蘇俄加入共產黨。回國後,曾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等職。1929年,調上海工作,曾參加過《上海報》的工作。1931年春被捕,關押於龍華監獄,經營救獲釋。1932年下半年,奉命負責中央文庫的保管整理工作。1937年,在上海逝世。


最偉大的中共特工!一生隱姓埋名保護一號機密,艱難時靠剩菜度日

在中央檔案館裡至今珍藏著一批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文獻。數萬頁文稿雖然大小不一,但都千篇一律地被剪去了四周的空白邊紙,只留著滿紙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這一份份精心謄抄、裁剪保管完好的特殊檔案,記載著二三十年代黨的珍貴史料,也記錄著當年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一個共產黨員為保存這批機密檔案的動人故事。


1932年秋冬,陳為人出獄不久又接受了黨的一項特殊的戰鬥任務。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瘋狂的反革命政治圍剿,上海的形勢日趨惡劣,黨中央決定撤離上海,轉移到蘇區革命根據地。黨中央機關秘書處委派他留守上海,負責中央文庫的保管工作。中央文庫集中收藏著自建黨以來歷屆黨代會、政治局會議的記錄、決議案;黨中央給各省的批示和各地給中央的報告;共產國際與黨中央的來往信函;蘇區和紅軍的文檔;各種黨報黨刊以及中央領導人的親筆手稿、著名烈士的遺墨等文檔檔案約2萬餘件。交接任務時,秘書處文書科長張唯一鄭重地告訴他,中央組織部長周恩來委託瞿秋白起草的黨的《文檔處置辦法》規定,黨的文檔要有一份入庫,備交將來的黨史委員會。中央文庫就是按照這個要求整理保存黨的重要機密文檔。中央領導人對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必勝信心和高瞻遠矚的縝密部署,使陳為人激奮不已,他體會到自己責任重大,堅定地表示:「請黨中央放心,我將以生命來保護黨的機密,誓與文庫共存亡。」


為了保證中央文庫的絕對安全,黨組織作了精心安排。陳為人是湖南人,文庫就以開設湘繡店作掩護,陳為人夫婦以老闆的身份駐守文庫。遵照組織的指示,由他負責文檔檔案的整理保管工作,不再參加黨的會議和其他社會活動,由妻子韓慧英(中央機關交通員)負責到代號叫「張老太爺」的住所傳遞文檔。白天,陳為人夫婦衣冠楚楚,儼然殷實商人的氣派,到了晚上關起店門,陳為人就到三樓密室,通宵達旦地工作。他把密寫在小說,報紙上的文檔、信函抄錄下來,把厚紙上的文稿抄到薄紙上,又把20箱文檔檔案照《文檔處置辦法》,按時間、地點、專題一一分類裝箱。


1933年初,黨中央從上海秘密撤離,嚴峻的形勢令人窒息。當時,黨的活動據點頻頻遭到敵人破壞,不少革命意志薄弱者動搖變節成了敵人的幫凶。憑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貞和豐富的對敵鬥爭經驗,陳為人夫婦從容應變與敵人周旋。他們發現有形跡可疑的人闖入住所,就搬家轉移,每到一處新居,就在自己的卧室里安置一個大火爐,旁邊放著火柴和引燃物。他倆相約:一旦發生險情,無法挽救時,就放火燒樓與文庫俱焚,寧可犧牲全家,他決不能讓黨的機密檔案落到敵人的手裡。這年年底,風聲更緊,膽識過人的陳為人把家搬到法租界霞飛路,一個白俄老嫗的樓上,敵人做夢也想不到,在白俄家裡竟會藏著共產黨的重要檔案。


1935年2月,意外的事情突然發生。由於叛徒告密,「張老太爺」的寓所遭到破壞,韓慧英去張家接文檔時,被守候的特務抓住了。陳為人得悉妻子被捕後,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立即採取措施轉移文庫。他化名張惠高,以木材行老闆的身份,用每月租金30塊銀元的高價,在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合興坊租下一幢二層樓房,帶著3個孩子和全部「家當」搬遷轉移。可是,陳為人從此同黨組織中斷了聯繫,也失去了經濟來源。他獨自一人既要挑起保全文庫的重任,還要照顧撫養3個嗷嗷待哺的幼孩,處境之艱難是可想而知的。陳為人早在1920年就到上海投身革命活動,從事過職工運動和黨報黨刊的編輯工作,雖中途奉調去蘇聯學習,回國後到北方工作,但在上海找些熟人,尋求生活上的援助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外出尋人借錢,就有暴露的危險,為了文庫安全,他必須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不允許有半點閃失。他在熟悉可信的難友李沫英和弟弟陳立人的幫助下苦撐了幾個月,後來又寫信給遠在河北當小學教師的妻妹韓慧如,說她姐姐:「病重」,請她來滬「探望」。

在失去黨組織聯繫的2年中,陳為人為保管好黨中央秘密檔案,嘔心瀝血,艱苦備嘗。為了保證文庫萬無一失,他必須首先湊齊付清每月30塊銀元的房租,然後才能考慮全家的伙食費。最初,靠韓慧如帶來的300元積蓄,勉強維持,後來,只能靠典賣度日。他把二樓的傢具、衣物等所有能換錢的零星雜物都變賣一空。為了避免外人起疑,底樓的傢具擺設仍紋絲不動。最困難的時候,由弟弟陳立人到遠離小沙渡路的菜場揀些人家扔下的剩菜葉回家充饑。冬天,山芋便宜,每天只能吃上2餐山芋粥。生活的艱難不能動搖陳為人的堅定黨性和堅強意志。他白天挨餓,晚上依然拚命工作。為了防止隨時可能降臨的不測,便於文庫及時隱蔽轉移,他把一份份檔案改抄縮小,又把所有的文稿一一剪去空白的四邊。使20箱文稿壓縮成滿滿6個大皮箱。他又擔心檔案長期壓箱會受潮霉變,就一遍又一遍地翻箱檢查、通風、整理,文庫成了他生命的組成部分。長期的飢餓和勞累使他心力交瘁,兩次監獄生活染上了嚴重肺病急劇惡化,他骨瘦如柴、咳血不停。入黨的那一天,他就寫下誓言:「不奮鬥犧牲,何以戰勝黑暗社會,此後惟願以苦為樂,若因困難思退,不待他人譴責,則自當愧死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支撐著他堅守崗位。


1935年底,韓慧英輾轉回到了家中,原來她在被捕時就機智地改了姓名,說是走錯了地方,還乘機把隨身的文檔及時處理了。在獄中任憑軟硬兼施,受盡毒刑,她總是一口咬定「走錯地方」,國民黨當局找不到她的把柄只能把她釋放了。妻子的脫險歸來,使陳為人萬分欣喜,也激起他儘快找到黨組織的急切心情。他告訴妻子,在這一年中,貧病交困他都可以忍受,最令人痛苦焦慮的就是失去了黨的聯繫。他曾去找過他熟悉的魯迅、何香凝先生,希望能夠得到黨的消息,也曾按照黨內用過的聯絡暗號書寫尋人啟事,讓韓慧如一次次貼到馬路兩旁的電線杆上,但都是石沉海底。為了儘快找到黨組織,也為解決生活的困境,夫妻倆反覆商議後,決定韓慧英姐妹倆都去求職謀生,再設法與外界接觸尋找線索。通過李沫英的介紹,韓慧英到培明中學附小當教師。幾經周折,通過羅叔章的幫助,她終於找到了上海的中共地下黨組織。


1936年初秋,陳為人同黨中央情報系統負責人徐強接上了關係。黨組織考慮到陳為人的健康狀況,決定中央文庫移交他人保管。當陳為人夫婦帶著一個孩子乘車把最後一箱檔案完整無缺地護送到指定的地點,懷著完成任務的喜悅回到家中,陳為人大口大口吐著鮮血昏倒在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旅行家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一武器只有中國保存完好且能隨時投入使用 他隱姓埋名三十年
秦始皇陵真正的守墓人,二十年一輪迴,太過強大只能隱姓埋名
清朝皇室後裔大都隱姓埋名,但這一支脈世代只干這一件事!
男子隱姓埋名二十一年後落網
明朝最後的太子,一生隱姓埋名過普通人生活,因一句話被康熙凌遲
毛主席家族的一個神秘男人,至今隱姓埋名!
隱姓埋名的司馬氏後裔,為何在這一天全部聚在一起
康熙身邊的沙俄間諜為什麼能隱姓埋名二十年?
秦始皇陵也有守墓人,家族已經隱姓埋名兩千年,曾拚死和項羽一戰
每個人都是隱姓埋名的人
此人「英勇善戰」!晚年靠賣鞋為生!隱姓埋名幾十年最終曝光!
掌握國家高級機密,隱姓埋名30年未見親人,他說自己一生無悔,這才是真正的國之脊樑!
這一武器讓美日老實不少 一人隱姓埋名三十年定型首代核武
一生隱姓埋名30載,曾背盡罵名的他,成了美國最懼怕的中國人
大明最後一個太子,隱姓埋名活到七十多歲,暴露後被康熙滅族
中國唯一的女狀元,楊秀清和洪秀全為她爭風吃醋,隱姓埋名度餘生
他是毛主席的侄子,一生隱姓埋名,為國做出巨大貢獻,很少人知道
史上最短命皇帝:剛即位便亡國,一道屠殺令,後裔隱姓埋名八百年
八人團隊夜盜珍妃墓,二人疏忽被砍頭,六人隱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