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學生提干學員,你還能走多遠?

大學生提干學員,你還能走多遠?

大學生提干學員,你還能走多遠?


和那些走過高考獨木橋,一路拼殺到軍校的學員不同,大學生提干學員來自基層,年齡相比來說大了一兩歲,他們既在地方高校接受過教育,又在部隊經歷過磨練,他們曾是一名優秀的士兵,未來也將成為基層軍官。應該說,他們是幸運的。然而,他們心中有一個不能繞過的問題:我們還能走多遠?


白駒過隙,年齡是必須直面的一道硬傷

作為一個在部隊中經歷了一兩年,甚至三四年的「老學員」,我時常在想,回到部隊繼續從基層干起的時候,自己還有沒有激情?面對著身邊比自己小很多的戰友,看到他們身上煥發的生機活力,看到自己的年齡差距,自己在軍旅路上,與這些同屆的軍校生相比,他們在年齡上處於劣勢,這種劣勢要持續到他們未來的部隊生活。


我們都知道,現在基層的幹部任職、晉陞都是有年齡規定的,如果年齡過大,上面沒有位置,那麼等待自己的只能是轉業,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意味著要脫下這身軍裝,徹底的跟軍營說再見。這樣的年齡劣勢,他們不僅要想:我們還能走多遠?


傷病纏身,曾經的優勢變成了短板


在部隊中摸爬滾打了兩三年,記得初到軍營時,他們滿腔的熱血,不怕苦、不怕累。跑步、障礙、射擊各項技能樣樣精通。為此,我們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身體。進入了軍校,看到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初生牛犢不怕虎,有時候自己也想像他們那樣,可是很多時候自己的身體卻敗下陣來。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韌帶損傷一個個本應該在30-40歲年紀發生的疾病,卻在自己的身上接踵而來。

看到一個個軍校生看到自己跑步落後時,那種瞧不起的眼神和他們嘴裡一句句「老兵油子」,真的給心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心想曾經在部隊也是佼佼者,受到人們的褒揚,可是在這裡,卻慢慢淪為後進。在未來部隊對幹部考核越來越高時,身體短板,心理的壓力,我們還能走多遠?


專業錯位,這一年究竟能學到什麼?


很多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來到軍校,其所學的專業跟自己以前的專業沒有任何關係。身邊的例子,一個戰友以前是學習駕駛的,等考了軍校,自己卻被分配來學習高射炮專業。學習上困難很大,加之原來大學學習的專業也沒有絲毫關係,上課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理論實踐什麼都不擅長,自身一點基礎都沒有。而且學習時間就短,僅僅一年,專業不對口,能學到什麼東西?難道只是「鍍」一層軍校的空殼?甚至有些學員所學的專業跟自己部隊沒有任何關係,即使學好了,回去也用不到,何苦難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還能走多遠?


分配定向,安逸之中潛伏遺禍


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其在軍校學習時期學習一年,然後就分配回原部隊。無論在軍校表現怎麼樣,其結果不會對以後的分配產生任何影響。干好乾壞一個樣,都吃大鍋飯,這樣怎麼有動力?更何況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的檔案不會到學習的院校,即使自己犯了錯誤,這個學習的院校也拿他們沒有辦法。院校跟自己以及今後的發展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

身邊很多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在學習期間,沒有了壓力,天不怕、地不怕,根本不把軍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放在眼裡,覺得無論自己怎麼樣,自己舒服的過一年後還是會回到原單位,所以他們有時間不是用來錘鍊打贏本領,而是渾渾噩噩度過。這樣的生活,我們還能走多遠?


當然,軍校裡面那些出類拔萃的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也不在少數,但不可否認,存在上述想法的戰友也有很多。是什麼導致他們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呢?然後又怎樣才能使大學生士兵提乾的學員走出這樣的困境呢?


大學生提干學員,你還能走多遠?


個人感覺,存在上述現象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專業安排不當使學習的意義不大。大學生士兵提干學員自己明白自己以後要回原單位,如果你是一名學員,你單位都是地炮,忽然分到你去學習高炮,你覺得你願意學嗎?這樣學的意義在哪?自己以後還是要回單位,去了還是要學習地炮,學習了一年的東西一點都用不上,誰會認真去學。二是缺乏一種良好的目標誘導機制。沒有一個合理的制度去度量他們學習的情況,學得好,學的壞都不會影響到以後的晉陞,一些規章制度就拿他們沒有辦法,他們自身的命運還是掌握在原部隊手中,只要不觸碰「紅線」,跟學習的院校基本沒有任何關係。三是少了一些自我反思和危機感。普遍缺乏本領恐慌,提干學員雖然在基層是一名出色的戰士,但在指揮員技能、思維能力和氣質上都有很多差距,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停留在「搖身成為軍官」這一頁,而且還以自己更了解部隊自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真實差距,覺得院校教育只是紙上談兵。


要走出這種困境,我有三點建議:

首先,大學生士兵提干學員自己要擺脫思想上的束縛,別給自己找理由,認為自己年齡大了、身體垮了、知識不足了,自己就在發展上受限了,這樣的狹隘思想是給自己的自甘墮落找到一個理由罷了。我們曾經是軍營中的佼佼者,我們有著軍校生不具備的部隊經歷,這樣優越的條件讓我們沒必要感到妄自菲薄。軍隊對於每一名同志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能打仗、打勝仗,自然組織上會考慮到你的需求。如果你整天混日子,想著混個部隊經歷,轉業考個公務員,那恐怕大多只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其次,要有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大學生士兵提干學員的入學專業和畢業分配上,讓學員專業對口,分配對口,要有危機憂患意識,充分利用政策調動大學生士兵提干學員的自主性。例如跟去年頒發的軍校學員畢業分配製度一樣。學員最後綜合排名,誰排名靠前,誰就選擇性大一些。提干學員也可以這樣,我表現好,我就可以排名靠前,我可以不回原部隊,想去哪裡有一定的選擇權。這就類似於地方大學的跨專業考研,自己能夠做主了,並且自己以後學習的知識能夠學有所用、學以致用,誰還不賣力去學。


最後,是要創新大學生提干學員的培養模式,現在的培養模式大多是經過一年的任職院校的培訓,然後就走上基層帶兵人的領導崗位。提干學員在部隊期間,體能素質和專業技能等方面已經很成熟。院校應該因材施教,著力打造其指揮員的氣質和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哪不足補哪,哪缺鈣補哪。而不能跟軍校生混為一談,吃大鍋飯,自己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其指揮方面的短板也無法補充。授課內容與技能也可以針對實際情況量身設置,安排指揮實踐方面多一點的課程,例如戰術、隊列、指揮信息系統等。


希望同為大學生士兵提干學員的戰友們,能夠走出困境,鼓足信心、狠下決心地在強軍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出發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大學生士兵提干?優秀士兵提干基本條件
沒錯,陸軍士兵提干都得看這個!
古代「破格」提干多荒唐事 遇下必逢迎
新疆軍區提干、考學士兵 軍事共同科目考核
17歲班長為軍政委報仇,擊斃敵團長入黨提干,成大軍區司令員!
2017年陸軍士兵提干保送政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