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次負傷他曾帶警衛員勸降一個營

6次負傷他曾帶警衛員勸降一個營

6次負傷他曾帶警衛員勸降一個營


老紅軍黃武平的馬鞍山家中,老人的兒子給記者看從本溪郵來的榛蘑。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主任記者楊帆攝

6次負傷他曾帶警衛員勸降一個營

黃武平的老照片。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主任記者楊帆翻拍

6次負傷他曾帶警衛員勸降一個營

老紅軍黃武平的證件照。


炸彈兩次在他身邊炸響,作為指揮官,他總是成為日本人的首要目標。可大難不死,兩次昏迷後,他又站了起來,讓敵人的戰術功虧一簣。


「有一次,我們全殲日本軍隊600人。」即便現在意識已經有些不清醒,但這句曾經重複了幾百遍的話,卻依然掛在他的嘴邊。


老伴兒則經常在一旁潑冷水,「聽你說太多次了,你怎麼不提身上6個窟窿的事?」

加上兩次炸彈炸傷,黃武平一共6次負傷,卻依舊殺敵無數。從小他就是家裡最機靈的孩子,而到了戰爭時期,這個特點也給他極大幫助。


由於老人已無法表達自己,大多數的紅軍回憶是由兒子的記憶片段拼湊起來的,再加上黃武平老人親筆寫下的自傳,那段難以磨滅的記憶在工整的字跡和兒子的敘述中緩緩流淌。


安徽家中還有本溪郵的蘑菇


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一處小獨院,一把大鎖頭在裡面鎖了起來,這裡是97歲的老紅軍黃武平的家。雖然在城市裡,但這兒仍然以村來命名。


一提黃武平,鄰居們都帶著記者往裡走,「這裡是老紅軍的家。」

因為老人已經進入了半癱瘓的狀態,加上老伴兒完全卧床,只能靠住在一起的兒子黃曉忠來照顧,如今已經18個年頭。


為了防止嚇到老人,即便家裡有電話,也被拔掉了電話線,記者連續撥打了一個星期才接通過一次,也正是這唯一接通的電話才讓記者有機會走進這裡。


老兩口一生節儉,即便已經重病,也始終堅持在家中療養,甚至幾次重病搶救,都沒有用過一次公家車。


最重的一次,老人中風,嘴都已經歪掉了,但仍然是兒子黃曉忠背著他打車去的醫院。


此前,老人曾在遼寧本溪生活過數十年,對遼寧的美食,老人情有獨鍾。如今馬鞍山的家裡,竟然還有本溪鄉下的干孫子給郵來的一大袋子榛蘑。

「蘑菇土豆,老頭兒最愛吃,忘不了以前那個味兒。」兒子黃曉忠說。


黃武平生在一個赤貧家庭,家裡人都靠出賣勞動力生活,只有兩間破牛棚。祖父被人雇去幫助販賣燒酒,父親當僱工,但並不是總有活兒,有時失業就挑點兒香油賣。幫工在城區,給地主看守房門。因為家裡貧寒,甚至父親病故後連買棺材的錢都拿不出來。


在學校接受到共產主義教育


很小的時候,黃武平就開始砍柴、挑水、割草。13歲時,在無為縣民眾高小夫子廟裡念過九個月的書,「在這個學校,我接觸到了共產黨員。」

「在那裡還有一個學校叫『中心』,這個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資產階級的孩子。『中心』的學生管我們叫『模範』,『模範』一般都是『窮光蛋』。」黃武平回憶說。


有一次「中心」和「模範」兩邊學生打了起來,黃武平「對上」的人是無為縣資本家兼地主家的兒子,「我倆打完記仇了,他打不過我,就找家裡大人出來,仗著家裡有錢,找警察到我家想抓我。我不但不怕,還準備打他,警察看我是小孩兒,就走了。」


黃武平記得「中心」和「模範」兩個學校有共產黨,但是搞不清,只是聽人說。


「我還記得無為開大會,各界人士都有。『中心』學校一個教員在台上說話,打倒土豪劣紳貪官污吏,實行三民主義、共產黨萬歲。他在台上當場就被抓了下來。」黃武平說,黨組織在那時很活躍,但是敵人在不斷地抓捕。


黃武平在學校時受共產黨影響深刻。有一個大同學在高二班,不但經常幫助黃武平學習,還經常對他說共產黨對窮人及窮苦的孩子好,紅軍就是工農兵為窮人打土豪分田地,今後沒有窮富,種田都用機器。


「這個同學叫饒世成,不久被抓走押到安慶去,我不久也為了生活失學了。」黃武平後來打聽到,饒世成後來在新四軍第六師當教育科長。


這也是共產黨給黃武平留下最深印象的啟蒙。從那時起,黃武平也堅定了跟隨共產黨腳步的信念。


到大別山「我就是來找紅軍的」


因為家庭貧困,黃武平退學後來到了繁昌縣一個印刷廠當學徒,「廠里有一個老伯父,叫吳漢城,他是印刷工人,有一天他叫我,說跟他學印刷吧,我就答應了。」


學了一年多,黃武平掌握了技術,木刻、排版、印刷、裝訂都可以。還曾經為別人刻過家譜,而兒時掌握的知識和技術,也讓他在未來有了更好的發展。


抗戰爆發一開始,印刷廠就自動解散了。返鄉回到家時,無為縣正在被轟炸,「我就到了鄉下親戚家,找到了我父母。」


「我說怎麼辦?我要走,你們就在家吧。」黃武平對家裡人說。


當時還健在的父親說:「你到哪裡去?你過去念書的時候,不是提過要當紅軍嗎?現在無為東鄉有紅軍,我們老家大別山也有紅軍的隊伍。」


黃武平立即趕往無為東鄉,但沒找到紅軍。又回家住了兩天,母親不讓走,但父親卻特別願意讓他出去找出路,「日本人來了,你們青年不得了。」


走到大別山地區的黃武平遇上了紅二十八軍創始人之一的高敬亭。「我就是來找紅軍的。」別看黃武平還是孩子,但一張嘴給大伙兒都震住了,指導員及同志們跟黃武平說:「我們的任務就是打鬼子、抗戰。」


就這樣,黃武平參加了部隊。


重病之後他再次回到新四軍


「在加入新四軍三營七連之後,第一次打仗,我就膽大勇敢,在無為縣第一次將無為國民黨的一支隊伍全部消滅。」黃武平回憶說,當時消滅的是一個無為當地地主武裝——朱夢梅大隊。


當時部隊的參謀長說,要去抓這個大隊里的一個中隊長叫周治安。


「有一天周治安正在草市澡堂洗澡,我上樓看見他下樓出門,向參謀長報告,說他正在那裡穿衣服。」報告後,黃武平跑去喊,「周中隊長,請你到我們部隊去。」


周治安束手就擒,在走出澡堂的時候,洗澡的很多人認識黃武平,直豎大拇哥:「呦!小傢伙兒,當了新四軍了。」


第三天,部隊將周治安送到了西城外槍斃了。黃武平從那一刻體驗到了做戰士的偉大,下定決心跟著部隊。


軍隊很快就轉移了,但意外出現。由於年齡小,黃武平不慎患上了傷寒加痢疾,因為當時沒有有效的葯,為了讓他養病,部隊將他送到了百姓家。


很多戰士都因為這樣的病死在路上,養了一段時間後,黃武平竟然緩了過來。好了之後,他的第一個念頭是重新回到部隊。


獨自跑到皖南山區的黃武平又找到了新四軍隊伍,重新成了一名戰士。


戰鬥中6次負傷都大難不死


關於戰鬥的細節,老人記得還很清楚,但年份和時間已模糊。


在和家人的敘述中,老人共有6次負傷,最重的兩次是被炮彈擊中,都是日本人的60炮,每次都昏迷幾天幾夜,腦震蕩。但醒了之後,恢復幾天,又是一條好漢。


「當時日本人也深知要想取得勝利,把頭領消滅最重要,所以作為後來隊伍的指揮官,我父親總是成為『眾矢之的』。」黃曉忠回憶,父親的兩次負傷都是在指揮時被日本人的大炮瞄準,「確實打得挺準的,但父親運氣好,加上會聽炮彈響聲,都沒有炸到要害部位。」


還有一次日本人的一顆子彈飛了過來,擊中石頭成了「跳彈」,隨後打中黃武平,他趕緊跑到醫務室,讓醫生把子彈取出來。


檢查了半天,醫生沒找到子彈在哪兒,安慰他「應該是擦過去了,沒有留在身體里。」


不過子彈在身體里脹得厲害,黃武平疼得受不了,最後竟然自己從下巴底下把那顆「跳彈」活生生給拔了出來。


「6個窟窿。」這本來是戰爭留給黃武平永遠的印記,卻也成了老伴兒調侃他的「利器」。黃曉忠說,每次只要父親一提自己殺了多少個敵人,母親就會提醒他身上的6個窟窿。


在金牛山,黃武平作為營長與日本人有一場決絕的戰鬥,當時日軍有五六百人,但被黃武平的部隊一舉殲滅,每次提到這次戰鬥,黃武平都洋洋得意。


「那時日本人比較迷信,寧可戰死,也不能被大刀砍死。而那時候中國的部隊勇往直前,在子彈打完後,拎著大刀衝上去,跟日本人的刺刀拼。」黃曉忠說,父親告訴他,「不豁出來,一般戰士們是不會拔刀的。看到中國人拔刀,當時日本人士氣一下子就下去了很多。」


那一戰,幾乎全殲日本這支部隊,「只留了五六個日本人,放他們回去報信。」


關於這一漂亮仗,老人後來經常會提起,光是兒子就聽過不下十次。


只帶一名警衛員卻勸降國民黨一個營


當時日本人經常搶走老百姓家裡的物品,好吃的、好東西都被搶了去。雖然心不甘,但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黃武平看不慣這種做法,決定帶著隊伍把被搶走的東西再給拿回來,「當時我父親帶著隊伍來到了日本人的倉庫,與日本人交戰,把老百姓的東西拿回來不少。但這一仗,手下誰也沒受傷,只有我父親的腿被子彈擊中。後來他給我們講的時候,還很懊惱。」黃曉忠說。


一次,黃武平所在隊伍與國民黨軍隊遭遇,黃武平的偵察班走在前頭,敵人突擊大隊長也走在前頭,深知「擒賊先擒王」道理的黃武平率先將對方突擊大隊長抓住,隨即跑到敵人陣地邊上喊,勸對方投降。


「國民黨軍隊弟兄,你們大隊長被我抓住了,你們立即放下武器,一路隊形過來,誰放一槍,我們部隊已經布置好了,就全部消滅你們。」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對方隊伍投降,黃武平後來回憶,「實際上我們部隊還未準備好,我只是帶偵察班來看看地形布置作戰計劃的。」


類似的例子一抓一大把,還有一次與國民黨軍隊的遭遇戰,黃武平決定先去會會對方,便叫上警衛員一起去。


對方是一個營,他們只有兩個人。他感覺對方的槍口已經瞄準了他們,但黃武平並不害怕,大聲喊道,「你們用望遠鏡看看周圍的炮口,你們已經被我們的大炮包圍了。你們如果投降,我們絕不虧待,可以跟我們參加革命隊伍,也可以給你們拿乾糧回家。如果你們不投降,我現在就下令,大炮齊發,讓我跟你們一起毀滅。」


幾分鐘後,對面埋伏的角落裡搖起了小白旗。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馬鞍山主任記者楊帆


黃武平履歷


13至16歲在無為繁昌縣三牌樓印刷徒工


1937.8-1938.1安徽省新四軍四支隊方兵連班長


1938.1-1939.8安徽省無為縣江北游擊縱隊班長


1939.9-1940.3江北指揮部教導二隊班長


1940.3-1940.9江北游擊縱隊九團六連後調四支隊老七團排長


1940.9-1941.1新四軍二師幹校班長


1941.1-1942.12新四軍二師四旅十二團指導員


1943.12-1946.3新四軍七師隊長、營長


1946.3-1946.6派到海城起義一八四師團政委(對外主任)


1946.6-1947.11東北四縱隊副團長


1947.11-1948.6安東軍區教大教育主任


1948.6-1950.10二零八師團參謀長


1950.10-1952.10空軍九師二十五團勞改支隊長


1953.9-1958.5中央二部四局航校校長


1958.5-1960.4本溪市文化幹校校長


1960.4-1961.11本溪市教育局黨委書記


1961.11-1981.10中共本溪市黨校副校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他曾做過毛主席的警衛員,因為一個原因,隱姓埋名50多年
他負責毛主席衣食住行40餘載,也是毛主席第一個警衛員
他是毛主席貼身警衛員,因為一句囑咐隱姓埋名50年,最大的願望是再看一眼毛主席
他15歲就給毛主席當警衛員,可是卻差點因一個鬧鐘斷送了自己的生命,最後當了司令員
他當了七年毛主席警衛員,毛主席去世,他帶全家痛哭跪拜
他給毛主席當5年警衛員,55年後被迫公開這個秘密
他當了毛主席五年的警衛員,毛主席一句叮囑,他默默遵守50多年
解放軍中的猛將重傷18次,一次入棺,警衛員做了一事,死而復生
小小警衛員,卻陪伴過三任領導人
此人為毛主席警衛員,曾用胸膛為主席擋炸彈,55後年遺體被找到
毛主席警衛員,隱姓埋名55年,臨終前在社會幫助下「見」了主席
剛到北京時,毛主席幾次「神秘失蹤」,警衛員嚇壞了
他是毛主席的警衛員 跟隨彭德懷參加抗美援朝 卻因這個隱性埋名50年!!
主席十三年警衛員外放,享正部級待遇,十六年後才見一面就埋怨
他毛主席教育大的孩子,曾給主席當警衛員,令主席十幾年未忘記他
揭秘:張萬年上將曾給誰當過警衛員?三次火線救首長
許世友也敢號稱天下無敵手,第一個反對的是名警衛員
他當著主席面出手打主席警衛員,事後毛主席和警衛員談這樣一番話
他隱居深山當農民50年,竟是毛主席身邊警衛員,至始至終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