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被項羽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卻逃跑了?

劉邦被項羽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卻逃跑了?

作者:朱耀輝,歷史自媒體人(本文作者授權頭條首發)


秦末漢初之際,劉邦先於項羽入關中,這引起了項羽的不滿。鴻門宴後,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自立西楚霸王,將劉邦發配巴蜀蠻荒之地。


當劉邦聽到自己被封到巴蜀之地後,暴跳如雷,差點兒氣瘋了!

要知道,自古蜀道艱難,秦朝一直是把那地方當作貶謫流放之地,巴蜀地區地勢崎嶇、交通閉塞,秦惠文王時期,司馬錯攻取巴國,始置巴、蜀及漢中郡。唐代大詩人李白面對蜀道的艱險,曾發出這樣的感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劉邦被項羽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卻逃跑了?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故事中看出蜀道之艱難。

三國末年,魏國大將鍾會、鄧艾率軍,兵分二路伐蜀。


蜀國憑藉蜀道天險,把大部分主力交給大將姜維領軍迎敵。姜維在蜀國門戶劍閣和鍾會形成對峙之勢,這時,鄧艾卻悄悄地克服蜀道,如天降神兵般地攻向蜀都成都;蜀國上下沒想到鄧艾居然能越過蜀道,攻入核心,在兵力極度空虛的劣勢下,只好開門投降。


對任何部隊而言,蜀道真的是太難了;而蜀國也因此太自信了,根本沒想到鄧艾就是可以走蜀道,把部隊開進來,因而致敗!


氣急敗壞的劉邦說什麼也不肯接受這個結果,他想立即率兵攻擊項羽,蕭何、張良勸諫道:「雖然到漢中稱王,是委曲了些,但比自找死路不是要好得多嗎?」


劉邦不解:「我怎麼自找死路了?」

蕭何說:「現在我們的實力遠不如項羽,倘若貿然進擊,勢必百戰百敗,這難道不是自找死路嗎?《周書》中有這樣的話:『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古語也稱天河為「天漢」,而今你被封為漢王,這正是以『漢』配『天』的美稱啊!況且古代的賢明君主如商湯、周武王,在形勢不利時,無不能夠暫時屈從於暴君夏桀、殷紂之下,而最終獲得萬民信賴,從而成就百年基業。我希望大王也能像先賢那樣,忍辱負重,前去就任漢王之職,在漢中安撫百姓,招攬英才,治理好巴、蜀之地,再回來收復佔據關中,這樣統一天下就有望了。」


經過蕭何、張良的一再勸阻與反覆陳說利害,劉邦的頭腦漸漸清醒,他這才決定暫且隱忍不發。要知道,此時與項羽決戰,猶如拿雞蛋去碰石頭,無異於送死。


劉邦被項羽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卻逃跑了?


既然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那就只有默默接受。馬上就要去巴蜀之地了,劉邦回想著自己自沛縣起兵以來的無數個日子,還有那些捨生忘死甘願追隨自己的兄弟們:樊噲、蕭何、曹參、周勃、盧綰、夏侯嬰。對了,還有那位子房先生。


想到張良,劉邦心中湧起一股難言的感覺。與自己這些從小就廝混在一起的同鄉好友不同,張良是韓國貴族,作為一名亡國之士,張良念念不忘的就是要為韓國「復國」。雖然劉邦和張良意氣相投,但劉邦也深知,張良內心深處念念不忘的是韓王成,自己終究是留不住他的。

劉邦找來張良,表達了自己對張良的感激之情,又賞賜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聊表自己的心意。


張良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臨走之前想再做點什麼,就把它們都贈送給了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陝西秦嶺之南的漢中地區。


張良是項伯的故交,老友的請求不便拒絕,就代漢王請求項羽加封漢中地區。項羽也不反對,應允了漢王的請求。就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東北),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劉邦受封漢王,同年七月,漢王帶了三萬之眾進入漢中,張良一直送至褒中(進陝西漢中市西北),劉邦讓張良返回韓國。張良觀察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便勸告劉邦說:「大王為何不燒斷所經過的棧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來的決心,以此穩住項王的內心。」

劉邦一聽,頓時豁然開朗:燒毀入蜀的棧道,不但可以表明自己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漢王依計而行,行進途中,燒斷了所經過的的棧道。


張良不知道,自己的跟隨劉邦入漢中這一舉動卻激怒了霸王項羽。


送走張良後,劉邦的內心十分失落,被發配到巴蜀這個蠻荒之地,他不知道自己人生的出路在哪兒,腳下的路該往哪兒走。面對上依絕壁、下臨深淵的棧道,劉邦的心中一片茫然,他第一次對自己的能力提出了懷疑。


與劉邦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他的那些部下和將領。


劉邦的部下都是關東人,包括劉邦本人在內,家屬都留在了關東。大家之所以追隨劉邦,不就是希望將來有一天你發大了,弟兄們能跟著你升官發財、衣錦還鄉么?現在可倒好,跟著你劉邦來到漢中,生活不習慣不說,對家中親人和故土更是倍加想念。


劉邦被封為漢王后,自子午道(自今西安市南通往漢中)進入漢中,而漢中與關中之間橫亘著巍峨的秦嶺,難以逾越,只有子午道、褒斜道、陳倉道幾條路徑相通,這些道路沿途山高谷狹,上依絕壁,下臨深淵,行其上者,如飛鳥游空。仰視則身跡高掛於峰外,俯察則人影倒懸在空中,心驚目眩,往往魂銷。就在這些懸崖峭壁之上,人們依山傍水開鑿,絕壁處鑿以洞穴,橫插木樑,上鋪木板,稱為棧道。


崇山峻岭之間,但見一條棧道,上依絕壁,下臨深淵,蜿蜒盤旋,若隱若現。一列長長的士兵隊伍正小心翼翼地行進在這條懸空的棧道上。


面對眼前陌生的環境,很多士兵和將領們都對前途一片茫然,於是很多人就失去了耐心,開起了小差,紛紛三五成群地結伴當了逃兵。


這種不安的情緒在軍中迅速蔓延,逃跑的士兵越來越多。要知道,劉邦入漢中時只帶了三萬士兵,如果再這樣下去,那還了得?


劉邦、蕭何等人都憂心忡忡,但誰也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來穩定軍心。


到了南鄭之後,劉邦一清點人數,結果發現士兵逃亡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嚴重,連一些有地位的將領也逃跑好幾十人。


就在隊伍人心渙散之際,有一個重大消息傳來:「丞相蕭何跑了!」


劉邦一聽,頓覺天旋地轉,大腦裡面一片空白。「老蕭啊老蕭,難道你也要棄我而去?這以後可怎麼辦啊?」


蕭何對於劉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別人逃跑,劉邦可以無動於衷,唯獨你蕭何不能!咱們可是一起從沛縣出來的好哥們兒啊!


劉邦被項羽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卻逃跑了?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劉邦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老蕭啊,我還以為你也跟著逃跑了!」


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誰這麼有面子,還讓你蕭大人親自去追啊?」


「韓信!」


原來韓信因不受劉邦重用,獨騎北上,恰巧是夜寒溪夜漲道路受阻,蕭何得知韓信出走後星夜追至,力勸韓信回到漢中。劉邦因此築壇拜將,終成帝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劉邦發配巴蜀,首席謀臣蕭何為何跑路?
劉邦的謀臣有幾位?成功後殺了哪些?為何要殺功臣?子孫又如何?
曹操首席謀臣荀彧為什麼自殺?
作為劉邦的第一謀臣,張良有何作為,出過哪些謀劃?
張良為何願意做劉邦的謀臣?劉邦為什麼殺韓信不殺張良?
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為何會被朱元璋「密殺」?
曹魏五位謀臣中,為何只有賈詡結局最好?
曹操五大謀臣各因何而死?荀彧真的是被逼自殺?
此人是曹丕的得力謀臣,謀略勝楊修,言語辱曹真,不是司馬懿
曹魏五謀臣
此人是袁紹的謀臣,卻為了曹操,害死哥哥一家,後來拖死諸葛亮
被曹操殺死的8位謀臣,連首席軍師都不放過
毛主席眼中的第一謀臣:不是張良,也不是諸葛亮,強過劉伯溫
劉伯溫「謀臣」悲劇:一廂情願想做帝王師
三國曹營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誰最受曹操信任,封賞第一?不是郭嘉!
孫權為什麼不得不逼死手下重要謀臣陸遜?
謀臣死了,他哭,對手死了,他也哭!曹操為何這般愛哭?
揭秘:三國中幫司馬懿折騰死諸葛亮的幕後謀臣是誰
劉伯溫第一謀臣,為什麼下場卻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