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君子之澤,五世未斬


曾國藩在家書中講過自己的曾祖父競希公儉省的事迹:「少時在陳氏宗門讀書,正月上學,輔臣公(高祖)給錢一百,為零用之需,五月歸時,僅用去一文,尚餘九十九文還其父,其儉如此。」還提到祖父星岡公在他進了翰林院之後,「猶親自種菜收糞」。

星岡公傳下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書、種菜、養魚、餵豬、早起、掃屋、祭祖、睦鄰。富厚堂正廳取名「八本堂」,現有曾國藩次子曾紀澤手跡:「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曾氏後代均奉行不懈。此外,曾氏家訓中還有三不信——不信僧巫(和尚師公)、不信地仙(風水先生)、不信醫藥(凡葯三分毒),三致祥——孝致祥、和致祥、恕致祥,以及「勤儉孝友」等等。


曾國藩說過,「家中要得興旺,全靠出賢子弟」,「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生,四分由於家教」。還說:「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他一年俸祿2萬兩銀(含養活眾幕僚),過世前家人清點遺產,錢銀恰好2萬兩,他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存款」這麼多(李鴻章身後僅白銀一項達4000萬兩)。


他平時著土布衣,僅有的一件天青緞馬褂禮服要逢重大活動才穿,穿了30年。每頓只吃一個菜,「決不多攝」。族人花七千串錢(一串一千文,約合5000兩銀)修繕富厚堂,被他痛斥一頓,並說「新宅一次不踏其門」。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曾廣珊


後人大多規矩、老實、謹慎、勤奮


曾國藩的直系後裔,目前國內能訪到的約有十餘位,分布在長沙、北京、瀋陽、濟南、洛陽和大同,多為憲字輩。中國藝術學院原副院長張庚的母親曾寶菱是曾國藩的長曾孫女,其夫人張瑋現居北京,張瑋的母親是清末著名書法家黃自元的外孫女,在京的曾氏後裔常在張家聚會。其中,曾樾(人民大學教授曾憲森之子)是曾國藩的直系第六代,北京雙榆樹小學校長,一個在教育上很有想法和建樹的人;他的兒子曾沐在北京某公司工作。


海外的有曾汝劍(曾紀鴻曾孫女、曾昭桓之女),病毒學家,現居美國底特律,她丈夫王定明的父親王東原曾任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曾群(曾紀鴻玄孫、曾昭杭之孫)從北京大學畢業,現正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曾力(曾樾之妹)現僑居加拿大。


筆者在長沙登門拜訪了兩位:63歲的曾憲華(曾紀鴻曾孫、曾昭棉之子,字小岑)和73歲的曾憲琪(曾紀鴻曾孫女、曾昭楗三女)。

像家族中同輩人一樣,曾憲華和曾憲琪的命運都被籠罩在那個一度沉重的「曾」字底下。曾憲華報考湖北藝術學院聲樂系,到最後一關被告知「你沒考取,水平不夠」,19歲下到農場,一待14年。從「四清」到「文革」,家裡沒安寧過。他的4個姐姐各有一份不易的經歷。他回城後在長沙園林局工作,1987年被動員入黨。他笑著回憶道:「那個評議會很有意思,有個老工人站出來說:『小岑這個同志平時表現還可以,但他家裡的成分蠻高的嘛。』領導發話說:『現在還說這些幹嘛,都什麼時代了!』」


曾國藩的直系後裔少有做官的,用曾憲華的話說,他們大多規矩、老實、謹慎、勤奮。「我不會應酬,不願去領導家,見了領導不會點頭哈腰,也做不到說假話不怕丑。」在幾十年的閱人歷事中,曾憲華找到了默守尊嚴的訣竅:「見了領導,你不理他,他就尊重你;你老往前湊,那就是討罵。」


記者也見到了曾憲華的大女兒曾夢佳,一個謙和而柔美的女子。她現在是長沙市某區法院的副院長,有個5歲的女兒。她從唐浩明的小說開始對先祖有了了解,這些年,才讀了文集和書信。在她心裡,這個姓氏是一種榮耀,但不需要宣傳。「曾家人的性格和素養,讓他們對權力和財富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因為時世,我的幾個姑姑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她們身上都沒有市井味。」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曾昭棉全家

曾家很多女性終身未嫁


曾家的女性終身未嫁的比較多,如開辦長沙藝芳女校的曾寶蓀、專註於考古的曾昭燏,按照荷葉鎮富圫村的習俗,後輩尊稱她們為「伯伯」「爺爺」。湖南省化工醫藥設計院退休高級工程師曾憲琪也是獨身,她說:「幾個姑姑是榜樣。」


曾憲琪外高祖父是兩江總督陶澍(左宗棠長女孝瑜許配陶澍獨子陶桄為妻,其孫有女,嫁給曾家。陶澍、曾國藩、左宗棠先後任過兩江總督)。7—9歲,因抗戰避難,她在富厚堂度過兩年的時光。當時的大宅內,住著二伯曾約農、三姑曾寶蓀,他們兩位早年留學英國;三伯曾昭權和伯母、五伯曾昭桓都是留美歸國;長沙有名的化學教師袁鶴皋先生當時也寄居在思雲館。


三姑曾寶蓀回國後與二伯曾約農在長沙開辦藝芳女校,同時擔當起教育子侄之責,每天會向適齡子弟教授語、數、英等課程;三伯曾昭權則教授國文。九姑曾寶葹當時看的都是原版小說,九姑爹在英國大使館工作,二人有共同的譯著。曾憲琪還記得到無慢室彙報學業,坐在三姑腿上背誦,之後得了一件小獎品的事。

富厚堂那兩年,她從長輩那裡獲得的認知是:做人要正直,讀書很重要,不讀書,不明理。她也記得那些令人不安的日子:書讀不好,沒臉見長輩;而那些學習較好的兄弟姊妹,才有資格上藏書樓。


「曾家第三代、第四代,絕大多數留學海外,潛心做學問的多,做官的很少。曾家不重男輕女,曾家的女人不纏足。我這些姑媽素質都很高,她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自強,不能只做男人的附庸。」曾憲琪比曾憲華長10歲,青春期適逢20世紀50年代,因此成為第五代中不多的上過大學的人。許多年裡,她在各種登記表的「成分」一欄里,填的是「職員」。受到不公正待遇、心裡不痛快的時候,她會「找幾道數學難題來解解」。


「這一百多年裡,對文正公的評價反反覆復變了好幾次,我認為現在的比較接近歷史真相。作為曾國藩的後代,我覺得欣慰。」曾憲琪說。


每當有人對曾國藩的第五、六代未能出一個顯達人物表示惋惜時,曾憲華會略低了頭,緩緩地說:「可是,曾家那麼多代,你找不出一個壞人。」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民國五年(1916年)曾寶蓀畢業時與曾約農在倫敦合影


(本文摘編自南方日報出版社《百年家族》一書。)


圖書信息


書名:百年家族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字數:280千字


書號:978-7-5491-1262-3


作者:徐列 唐健 蒯樂昊 主編


定價:48.00元


開本:16開


上架建議:歷史/名人


曾國藩後人今何在


(文章轉自南方日出版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園家花生米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郭沫若後人今何在?
姜子牙後人今何在?有2位是韓國前總統,2位是泰國前總理
秦檜後人今何在?此人自稱是秦檜第22世孫,希望能拆除祖先跪像
昔日國寶今何在?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全國各地紛紛認祖歸宗為哪般?
一代梟雄吳佩孚後人今何在?看完令人唏噓
他是中國辛德勒,在上海救了2萬猶太人,他們的後人今何在?
姜子牙後人今何在?有2位當過韓國總統,2位當過泰國總理
岳飛後人今何在?在韓國就存在一支,不遠萬里來祭拜卻已經換了姓
26匈奴後裔今何在?主要集中在此國,但死活不承認
匈奴後裔今何在,主要集中在此國,但死活不承認
開國上將楊勇的子女今何在?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後代今何在?
吳俊升和張作霖是什麼關係,後人今何在?
民國梟雄杜月笙後人今何在?子女全部居住外國,無一人混黑道!
曾國藩的後人今何在?被要求永世不得入伍當兵,如今大多混得很好
大清王朝的藩屬國今何在?基本消失殆盡,只有一國延續至今
秦檜後人今何在 奸臣秦檜後人考上狀元成忠臣
《悟空傳》首日破億,為何大家都在嘆今何在,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