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痛心,他在南京屠殺三十萬,最終竟逃脫審判逍遙法外

痛心,他在南京屠殺三十萬,最終竟逃脫審判逍遙法外

1946年1月19日設定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在日軍佔領南京後的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日本戰犯太田壽男的供詞中清楚記述:日軍在進行兇殘的大屠殺的同時,為了掩蓋其罪行,採用縱火焚屍、拋屍長江等辦法,對橫陳城郊的遇難者屍體毀屍滅跡,被處理的屍體總數達15萬多具,將這兩個數字相加,所得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於35萬。


日本戰敗投降後,1945年9月19日,駐日盟軍總部下令,將松井石根作為戰犯逮捕入獄。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松井石根宣讀了起訴書共計三大類55項罪狀(但後又裁定,起訴書中的「反和平罪」不成立),判決其有罪,處以絞刑。痛心,他在南京屠殺三十萬,最終竟逃脫審判逍遙法外


日軍華中方面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最終被送上了絞刑架,結束了他罪孽的生命,我們也都以為一切塵埃落定,總算給死難同胞討回了公道。然而實際上,作為首犯處死的松井石根並不能算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要犯,和柳川平助、谷壽夫、中島今朝吾等幾劊子手一樣,他們只能算是大屠殺的慫恿者,真正的罪魁禍首另有其人,他卻在戰後逃脫了審判,甚至成為「日本高爾夫球俱樂部」的名譽會長,輕鬆揮杆於青山綠水之間,並最終以94歲的高齡逍遙終老,我們需要記住他的名字:朝香宮鳩彥。痛心,他在南京屠殺三十萬,最終竟逃脫審判逍遙法外朝香宮鳩彥親王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早在1926年12月裕仁登基前就是裕仁組織的好戰小集團的骨幹分子,後因籲請天皇裕仁赦免少壯派政變軍官而被天皇冷落,一直官居閑職,直到1937年12月1日,日軍進攻南京。此時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結核病發作,卧床不能主持軍務。次日,日本大本營任命朝香宮以陸軍中將銜接替松井職務。5日,朝香宮抵達南京前線司令部,並在12日南京淪陷前發出一連串由他本人親自蓋章簽署的命令,上面均標有「機密·閱後銷毀」字樣,但命令的內容卻簡單而明了:「殺掉全部俘虜!」

日本陸軍少將田中隆吉在戰後所寫的《被割斷的歷史(戰敗秘話)》中聲稱是時任情報主任參謀的陸軍中佐長勇在朝香宮鳩彥王的授意下發布的這個命令。然而,即便是長勇私自發布這個命令,指揮官朝香宮鳩彥王並沒有制止這歷時兩個月的大屠殺。


此後,朝香宮鳩彥又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的殺人命令,最簡單而直接的只有四個字「全部殺掉」,他的命令被層層傳達並被徹底實施,直接導致了日軍進城後令人髮指的獸行。


在松井石根的默許下,朝香宮鳩彥又指使負責日軍在南京地區的宿營安排的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武藤章以「城外的宿營地不足」和「由於缺水而不敷使用」為由,修改了日軍官兵在南京城外宿營的原命令,宣布城外的日軍部隊可隨意在南京城內選擇宿營地。這一聲令下,猶如打開了野獸的牢籠,日軍部隊猶如一群群飢腸轆轆、上緊發條的惡狼,在南京城內的大街小巷上橫衝直撞,至此大屠殺及各種暴行進一步擴大。


參與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部隊有:

第16師團,又稱京都師團,原隸屬日本關東軍,918事變參與者。1937年7月被調入華北戰線,11月調入凇滬、南京戰場,是攻入南京的主力之一,在團師長中島今朝吾(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正是所屬此人部隊的下級軍官)指揮下,殺害中國人超16萬。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編入第14軍,參加進攻菲律賓的戰役,是攻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的主力。後駐守萊特島。1944年12月被麥克阿瑟率領的美軍痛殲,全師團13778名士兵僅存活620人。
痛心,他在南京屠殺三十萬,最終竟逃脫審判逍遙法外


「佔領南京前誰先殺死百人」比賽的日軍第十六師團九聯隊野田毅少尉(右)和向井敏明少尉(左)



第6師團,又稱熊本師團。熊本師團原隸屬日本關東軍,參加過918事變,南京戰役前剛剛被抽調到華東。熊本師團一直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先鋒隊,甲午海戰攻入威海衛的就是熊本師團。後又參加進攻徐州、武漢的戰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被編入百武晴吉的第17軍,調往索羅門群島北部的布干維爾島與美軍作戰,不到半年其主力即被美軍殲滅。


第9師團,又稱金澤師團。原隸屬日本關東軍,是日俄戰爭獲勝主力。1935年東北義勇軍主力被撲滅後調回日本國內休整,1937年凇滬戰役爆發後被緊急抽調參戰,是攻擊南京光華門主力。參加徐州、武漢戰役後回國。1940年再次派駐中國東北,絞殺抗聯,防禦蘇聯。1944年被緊急派往馬里亞納的塞班港與美軍作戰,幾乎全軍覆沒。余部經整編、補充又在沖繩與美軍激戰,在戰況正酣時,被調往台灣,避免了被美軍全殲的下場。


第13師團,又稱仙台師團。參加過日俄戰爭,1937年從日本國內被派往上海作戰,是凇滬戰役、南京保衛戰的敵軍重要部隊。第13軍團後又參加徐州、武漢、豫湘桂等戰役,長期駐守華中地區,1945年在長江沿岸向中國投降。


第18師團,又稱久留米師團。在緬甸戰場上被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在密支那戰役中被全殲(師團參謀長等十餘將領被坦克碾死),中國軍隊的官兵們得知自己的對手是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部隊時,都高喊:「為南京報仇!」「為同胞報仇!」撲向日軍。新一軍第38師師長孫立人將軍曾經就日軍俘虜問題,對參謀長下達過下列命令:「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這樣辦。


可以說,麥克阿瑟在二戰中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中國人擔任了復仇者的角色,然而在戰後,為了達到間接利用天皇制度統治日本的目的,卻又成了戰犯的保護傘。1945年9月27日,裕仁親自登門拜訪麥克阿瑟並密談,最終獲得美國政府「不得審判天皇及皇室成員」的承諾。南京大屠殺的首犯朝香宮最終得以逃脫極刑,逍遙法外,終日以高爾夫球自娛,以94歲高齡於1981年4月12日死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人寫小說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南京大屠殺元兇,憑藉皇室背景逃脫審判,後半生逍遙法外國人憤恨
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因為是明治天皇的女婿,竟逃過戰後審判!
他殺死了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然後做了逃兵,死前拒絕去台灣
這個人才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戰後卻逍遙法外
南京大屠殺兩個比賽殺人的日本軍官,遠東審判沒他們,最後怎麼樣
此人是南京大屠殺頭號主謀 因一身份逃脫審判逍遙法外 竟活到94歲
南京大屠殺的主謀,當初是威風八面,如今罪孽深重難逃一死
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因擁有這個身份逃離審判,最終還活到了93歲
在日本緝捕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劊子手,幾經曲折,惡魔終於伏法
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戰後卻無憂無慮生活
他是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因皇族身份免遭審判 最後活了近百歲
幾十年過去了,日本對於南京大屠殺卻沒有任何悔改之心
二戰後日本想逃避責任,竟然聲稱南京大屠殺錯在中國
它和南京一樣繁華,在南京大屠殺的三百米前,竟被屠殺八十萬
他才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由於一個身份,竟逃脫絞刑,活到93歲
南京大屠殺前夕,唐生智趁亂逃跑,而他卻誓死抗敵,以身殉國
南京大屠殺後,日本如何處理我國戰敗的女俘?真相讓人心驚
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日本投降後拒不認罪,結果被槍斃了三下
南京大屠殺難民為何不提前逃走!原因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