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有關宇宙的知識脈絡
曾聽過一老師講地球在宇宙中的一節課,真是不太滿意。條理倒還清楚,但由於對宇宙內涵的理解真正欠佳,從而導致知識的脈絡不清楚,對本節知識的講解和引導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從而導致課堂效果極不理想,所以我在這兒把自己對這節課宇宙部分知識的理解順一順,供同行們參考。(而有關宇宙的知識恰是本節課乃至於以後各節的引領,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本節課內容為必修一第一節。就此筆者認為應從地理研究內容講起。什麼是地理?地理到底是研究什麼的?
當學生弄清了地理是專門研究人地關係的科學時,便自然引出,要弄清人地關係就必須弄清各種地理現象的實質及發展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深刻地認識地球,要認識地球,就首先得從地球所處的地理環境說起,從而引出宇宙的概念。
宇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宇宙是時間、空間和萬事萬物的總稱。
宇宙有兩個最重要的特性:
一、物質性:即存在性
宇宙是由不同形態的物質組成的,我們把這些物質統稱為天體。
天體:即就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
天體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按照天體的體積、質量、溫度、成分、形態等物理和化學性質分為: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以及人造天體等。其中星雲和恆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物質形態。
強調:1.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也是天體。(學生只覺得天體是大塊的東西,而天體的實質就是凡是宇宙間的物質都屬於天體。)
2.天體上的物體不是天體,只屬於天體的一部分。
如:地球是屬於天體,而地球上的物體不是天體,屬於地球的一部分。如:待發的宇宙飛船、隕石、空中飛行的直升機等。
練習:下列屬於天體的是。
A.飄動的白雲 B.繞月球飛行的太空梭
C.已著陸的神七返回艙 D.地球上的隕石
(地球上物體要成為天體的條件:①要超越大氣層 ②要克服地球引力到宇宙空間)
3.強調:流星不是天體只是一種現象而流星體屬於天體。
二、運動性
宇宙間的特質都是在運動著的。這些物質的運動不是雜亂無章的,是按一定的層次和規律運動著的,從而引出天體系統的概念。
宇宙中的天體都在不停地高速運動著,鄰近的天體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各種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具有層次性:在已發現的天體系統中,按大小可分為總星系、星系、恆星系統、行星系統等四個層次。



※宇宙中真實的地球
※地球和宇宙究竟有何關聯?
※真正宇宙有多大?人类已知宇宙或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煢煢孑立宇宙中之宇宙
※趁宇宙話題火,全宇宙只有地球存在智慧生命
※宇宙的终极规则
※宇宙中望地球 真實的照片
※宇宙中地球的另類雙胞胎,它擁有著宇宙中罕見的水雲!
※宇宙中的反物質之謎,居然跟宇宙中的磁場有關!
※科普幾個關於宇宙的知識
※宇宙之外還有宇宙吧
※宇宙之外還有宇宙,氣泡宇宙說
※神秘的宇宙「臟雪球」與地球生命起源的關聯
※宇宙大科普!關於宇宙的有趣認知,除了地球你還了解宇宙多少呢?
※探索宇宙的中國慧眼
※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人猿星球
※我們的世界和宇宙的關聯
※地球在宇宙中的危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