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證實老鼠胚胎可在太空中發育生長
>
中國科學家最新實驗證實老鼠早期胚胎能夠在太空環境中發育生長,暗示著未來人類也可以其它星球上生存。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成功培育出老鼠胚胎,它們將成為世界上克服太空繁殖障礙的首批生物。如果得以證實,這項發現意味著哺乳動物未來有一天能夠在惡劣的微重力太空環境中繁殖,極大地提高人類在其它星球上生存的概率。
科學家擔心在地球上培育的胚胎需要引力從而確保細胞組織發育正常,生長出肢體、器官和組織。據中國科學院科學家介紹,本月初,發育早期階段的老鼠胚胎將隨SJ-10太空探測器進入太空,這些老鼠放置在一個可回收的太空艙中。
該太空艙隨著SJ-10太空探測器進入太空,度過了幾天時間,之後返回到地球上。高清解析度圖像顯示一些老鼠胚胎髮育形成胚泡的細胞球,這是胚胎植入子宮的關鍵發育階段。將老鼠胚胎暴露在微重力環境下是未來人類在其它星球建立生存基地的重要環節,中國航天局進行了一系列太空實驗,將老鼠胚胎帶入太空暴露在微重力環境,之後返回地球植入到正常老鼠體內。
然而之前實驗在太空嘗試培育哺乳動物胚胎均由於生物因素等原因受阻,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宇航局宇航員誣圖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培育老鼠胚胎,但是老鼠胚胎暴露在微重力環境,在細胞分裂早期階段就已停止生長,這表明引力對生物胚胎髮育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國科學院進行的這項突破性發現克服了之前的問題,該實驗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段恩奎教授稱,在我們建立太空基地之前,人類仍有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太空生活。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解決是否人類可能在外太空環境倖存和繁殖,就像在地球上一樣。目前我們最終證實了繁殖領域研究最重要的環節——在外太空實現早期胚胎髮育。
大約6000多個胚胎由SJ-10太空探測器攜載升空,放置在微波爐大小的獨立艙內,其中包含著細胞培養液和營養物質。這些胚胎將進行定期拍照,並傳回至中國航天局,最終當這些胚胎返回地球,將進行深入分析觀察它們在短暫太空之旅中是否影響了細胞結構、功能和基因表達。
據悉,除了進行早期胚胎實驗之外,科學家還進行了其它實驗,例如:測試對果蠅基因和老鼠細胞的輻射效應,流體物理實驗和燃燒實驗等。目前,美國宇航局正在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積極合作,在國際空間站進行類似的實驗項目。冷凍的老鼠胚胎將暴露在太空輻射環境,之後返回至地球表面,再植入代理老鼠體內。(悠悠/編譯)
※人類太空繁衍有望?科學家成功在太空中培育老鼠胚胎
※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太空中測量量子狀態
※中國科學家設計出先進太空飛機,不相信中國可以成功
※中國太空計劃曝光 將研製太陽能發電衛星
※實踐十號實現哺乳動物胚胎太空發育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某些生物 能在太空生活
※中國或許在火星太空競賽中實現「巨大飛躍」領先美國
※太空人在太空中發現疑似生命了! 科學家們無法解釋來歷
※太空發現外星生命!科學家震驚不已
※中國衛星在太空看奧運 發現航母
※中國科學家設計出最先進太空飛機:美國直言不可能!
※科學家在太空發現神秘冷斑,可能證明存在多重宇宙
※美國太空科技最發達?美軍一顆軍事衛星在太空發生爆炸,具體原因不明
※太空精子成功孕育出幼鼠證明 人類可以在太空中繁衍後代
※科學家發現一種神秘細菌在太空中生長快60%
※太空嬰兒是否將與眾不同:科學家提倡研究太空性生活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外星生物,能在太空的生活
※中國新型衛星可收走美日在太空「眼睛」,美專家呼籲中國公布實情
※NASA雙胞胎實驗 證實外太空生活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