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數十萬大軍而甘心屈服於袁世凱,黃興為何如此抉擇?
作者:金滿樓
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袁世凱繼為臨時大總統。作為原南方革命軍的首領,革命偉人黃興被任命為「南京留守」,負責整編裁撤原南方革命軍。
由於南方軍隊兵員混雜,素質不一,加上地域與人事的衝突,黃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將駐紮在南京蘇皖地區的北伐軍隊縮編成5個軍:
第一軍(鎮軍),軍長柏文蔚,後出任安徽都督而將所部帶去安徽;
第二軍(揚軍),軍長徐寶山,所部歸中央直轄;
第三軍(桂軍),軍長王芝祥,所部多遣返廣西;
第四軍(粵軍),軍長姚雨平,其部隊由廣東新軍組成,其中一部分遣返廣東,其他大多就地解散;
第五軍(浙軍),軍長朱瑞,後出任浙江都督而將所部帶回浙江。另外還有一些江蘇的軍隊,則由江蘇都督繼續整理。
《泰晤士報》記者福來薩曾說,任「南京留守」時的黃興,其「地位相當於一身而兼六個總督」,「統治著大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因而有不少人認為,黃興當時統轄南方各軍,掌握有數十萬軍隊,實可以與北洋軍相抗衡。
革命黨人居正也說:同盟會骨子裡,總統雖退,而有留守保持此勢力,假以時日,整理就緒,則袁氏雖狡,終有所忌憚,而不敢別有異圖。
表面上看,革命軍似乎有樂觀的理由,但胡漢民則對此持悲觀態度。他認為,南京軍隊號稱有17師,實則只有粵軍、浙軍有戰鬥力,粵軍當時駐於徐州與張勳所部對峙,而浙軍將領一向反對黃興,不受命令;其他各部,不啻於烏合之眾,決不能應敵。
贛軍兵變後,黃興加快了裁軍的步伐,但其間究竟裁兵多少,因革命軍本身即不穩定,因而也難拿出準確的數據。
據事後估算,有說裁軍20萬的,也有說整個南方,江蘇、湖南、江西、廣東、安徽、福建六省共裁去27師36萬,另外還有說黎元洪也裁兵7師7萬人的,不一而足。
作為特例的是,留守府即將結束之時,黃興為保存革命實力而將革命軍中的優秀軍官重編一師(即後來的第八師),這支部隊從師長以下至營連長,大都為同盟會籍的日本士官生和保定軍校生,槍械也都為雙份。
但是,黃興在號召其他部隊自行遣散的同時又為第八師招募骨幹與士兵,這種做法引起了革命軍中的混亂與被裁人士的不滿,最後被迫停止。這支部隊的整編質量也由此大為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1913年「二次革命」的結局。當然,這是後話了。
在北京政府無法提供經濟支持、特別與財長熊希齡鬧翻後,黃興在財政上已毫無辦法,他不顧同盟會激烈派的反對而向袁世凱一再要求辭去南京留守府的職位,去意甚決。公道的說,整理裁撤軍隊的任務確實讓黃興感到身心憔悴,已是不堪重負。
1912年5月13日,黃興緻電袁世凱請求撤消南京留守府。對此結果,袁世凱早已料到,事實上他就是要通過這種手段來消磨革命黨人的鬥志。
因此,黃興提出辭職後,袁世凱仍舊刻意挽留,直到5月31日,江蘇都督程德全答應接手南京留守府,這才批准了黃興的辭職。半個月後,黃興發表解職通電、告將士書及解職布告,之後悄然離開南京。
黃興卸任後,如釋重負,革命黨人也多有理解。章士釗在《民立報》上發表社評《論黃留守》,其中評價甚高:
「黃興本一書生,以戰術絕人譽之,此誠阿附之言;然其能以死報國,義勇蓋天下,神人之所共信。黃興本一武夫(此與書生之誼並行不悖),於政情法理,研求或不深;至邇時所發政見,誠不必盡饜人意,即記者持論,亦恆有立於反對之地位者;至其心地之光明磊落,其不失為一明道之君子,記者夢寐之間,未或疑之。「
黃興一生淡泊名利,其座右銘是「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功成亦不居」,堪稱革命黨人中的道德楷模,其人品有口皆碑。
胡漢民曾評價黃興,說他「雄健不可一世,而處世接物,則虛衷縝密,……事無大小,輒曰『慢慢細細』(長沙俗語,大意是「從容不迫」。)」。
作為湖南老鄉與新學後進,章士釗自稱弱冠以來交遊遍天下,最易交的朋友就是黃興,「無爭」之外,「一切任勞怨而不辭」。
當年9月,黃興返回闊別多年的家鄉湖南,途中正值他39歲生日。在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後,黃興回想起這十幾年的革命生涯,他不禁感慨萬千,並賦詩一首: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風歌好不如歸;驚人事業如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
入夜魚龍都寂寂,故山猿鶴正依依;蒼茫獨立無端感,時有清風振我衣。
此時的黃興,將屆不惑之年,對他來說,之前的革命事業已成昨日煙雲。在經過多年居無定所、漂流海外的生活後,如今革命成功、民國新立,黃興萌生出功成名就的退意,也屬情理之中。
久動思靜,掉臂林泉,革命黨人主動放棄軍權,固然是情非得已,但革命者最終選擇一條和平建設的道路,豈非國家之幸、國民之福哉?!
不過,激烈派卻對孫、黃等人功成身退的想法感到大惑不解。在孫中山、黃興北上與袁世凱會談後,革命元老譚人鳳大發感慨,說:
「以前有人寫詩,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這兩句正好應該送給孫、黃二人,不過一番款洽,竟然就中了袁世凱的圈套。
孫中山還說什麼願袁世凱為十年總統的胡話,就連黃興也立刻改變了論調,難道袁世凱真的有魔力嗎?這些人怎麼會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不悟呢?真是奇哉怪也!」
(節選自金滿樓:《門檻上的民國》,新星出版社2013年)






※世界如此繁華,你甘心拱手讓給他人嗎?
※孔宣修為比燃燈如何?強大如他,為何甘心做商紂王的臣子?
※毛澤東為何決心搞劉少奇:大權旁落不甘心?
※劉濤為何拋棄相戀四年的他,而選擇相識20的王珂結婚!網友:真不甘心
※本是公孫瓚手下大將的趙雲,為何甘心到劉備這當個主騎兵?
※王者榮耀:到手肯定不會後悔的五個英雄,砸再多錢也甘心
※平野美宇不甘心,欲擊敗丁寧東京奪冠?劉國梁一語卻打碎她的夢
※這才是勇士真正抱大腿之人,尼克-楊為總冠軍甘心當小弟
※「五胡亂華」,他身為漢人,卻甘心為胡人賣命,成就胡人霸業!
※如果诸葛亮的老婆真是一个丑女,那为何诸葛亮会甘心迎娶?
※殺豬漢面噁心善,恰逢仙緣卻婉辭拒之,甘心做一個俗人!
※宋美齡險守寡一生,為謝他不娶之恩,甘心為其女兒當媒婆約陳誠!
※作為滿族王公,端王載漪為何甘心毀掉大清朝?
※獅駝嶺三妖如何排行?金翅大鵬雕為何甘心做老三
※同樣是童星,王俊凱金榜名校,她卻默默不甘心
※當初王傑比周杰倫還火,劉德華都甘心當配角,如今沒嗓音過成這樣
※山西首富李兆會情商太高,雖肥頭大耳,車曉、程媛媛都甘心嫁他!
※寂寞花痴王矮虎┃王英為愛痴心不改,卻甘心為愛放手,成全扈三娘和撲天雕李應的戀情,情聖王英,感天動地
※郭富城:24年後,他終於擊敗劉德華張學友,讓周潤發甘心為他跑龍套,林志穎也成了他手下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