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育兒經41:再說閱讀:這些東西,孩子越少讀到越好。

育兒經41:再說閱讀:這些東西,孩子越少讀到越好。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認為,有幾類讀物,孩子越少讀到越好,包括心靈雞湯、名人故事、暴力故事、公主王子故事,還有經典童話。為什麼?


之前寫過關於孩子閱讀的長文《培養孩子閱讀習慣11大訣竅之一》,一位朋友請我們為孩子列一個推薦書單。因為很早就把選書權交給孩子,孩子近年來讀的書,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我們實在列不出這樣的書單。


但關於避免孩子讀到什麼,特別是當孩子還小、不會自己選擇,或者大點的孩子還沒有習慣自己選擇、需要大人引導的時候,我們確實有些建議,這些建議是給爸爸媽媽的,不是給孩子的。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認為,有幾類讀物,孩子越少讀到越好。分享我們對於孩子讀物的這些「挑剔」。


1、心靈雞湯。


如果由孩子自己選書,按照孩子的好奇天性和認知發展階段,他們一般不會選擇心靈雞湯類的讀物。但如果爸爸媽媽介入選擇,而且大人平時又沒有深度閱讀習慣的話,就難免把自己已經比較熟悉的心靈雞湯類讀物推薦給孩子。


自從美國人傑克·坎菲爾德(JackCanfield)首創了「心靈雞湯」這個名字並寫下數十本《心靈雞湯》,這個類型的著作就開始佔據圖書暢銷榜的位置,大眾口味、勵志包裝、感人故事,每一句話都看似真理,每一句話都可能喚起共鳴、撫慰人心。社交媒體中也有大量的雞湯文本,人們不停地轉發、點贊。

或許這個類型的讀物確實能夠滿足一些讀者的心理需求,但我們還是建議,爸爸媽媽不要把此類讀物推薦給孩子閱讀,即便是專門寫給兒童和青少年的勵志故事。


閱讀是為了學會思考、擁有獨立的靈魂、深邃的思想、豐富的精神世界,不是為了不用思考就獲得那些人人可說的「真理」,不是為了滿足於膚淺的思想,不是為了獲得心靈雞湯灌溉出來的平面化的精神世界,不是為了不經思考就可以脫口而出那些特別有「哲理」的俗詞濫調。所以,孩子從開始閱讀起,應盡量少接觸這類口味極度大眾、行文極度快餐化、無需思考就可以得到心靈撫慰的讀物。


雞湯類型的文本,其實語文教材中已經有不少,我們甚至覺得,語文是培養閱讀能力、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的課程,語文教材中此類內容和真正的經典文本相比,可能並無存在的必要。


2、名人故事。


我們也避免讓孩子讀到各種類型的名人故事,無論是政治人物、科學家、運動員還是其他領域的成功者的故事。

對於名人本身,我們沒有偏見,畢竟,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傑出的、有益的成就獲得地位與聲望。我們反對的是大部分「名人故事」的寫作方式,這些故事被省略、被剪裁、被重構,淡化背景、突出典型、強化道理,成為一個個精神和行為上的典範,教給孩子們「成功就要如何如何」、「只有如何如何才能成功」的「准成功學」邏輯,將無深度的思想植入孩子的頭腦。基於同樣原因,我們也很警惕被斷章取義地抽取出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也許孩子將來寫作文時會用得到這些故事、格言、警句,事實上,在我們的中學時代,這些故事也是讓作文顯得內容豐富、有主題、有思想的重要手段。但我們還是覺得,孩子們寫作文時,能夠使用他們從深入的閱讀中獲得的、自己能夠真正理解和認同的素材完成「以手寫心」的寫作,更加理想。


等孩子長大一點、閱讀經驗更加豐富之後,他們會慢慢明白,了解名人的成長,真正的、嚴謹的傳記類著作是更好的選擇。


3、暴力故事。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們還盡量避免他們接觸到渲染暴力的故事,即便他們現在都已經過了十歲,在他們自己買書時,我們還是會提醒他們,不要選擇那些沒有形象、沒有主題,只有暴力的故事書。

除了書,我們也盡量避免孩子看那些包含暴力的動畫片和兒童劇。記得大寶四五歲特別愛看動畫片的年紀,電視台播出一部據稱收視率還蠻高,但通篇打打殺殺的動畫片,我們一直不讓他看,說太暴力,那時候孩子已經特別會表達自己,他堅持要看,「我想看,要不然我缺乏想像力」。


那些用來包裝暴力情節的光怪陸離的形式,確實對小孩子很有吸引力,可能還會讓孩子認為那是「想像力」,但如果孩子的想像力真是從其中獲得,就太可怕了。後來,為了更方便動畫片內容的選擇,我們家乾脆停掉了電視信號,改看碟片。到現在,將近有10年了。


另外有一次,我們帶孩子去看一部兒童人偶劇,媒體宣傳很多,院子里的小同學張羅著去看,怕天真羨慕,就也帶他一起去湊熱鬧。但舞台上充斥的是一些長相嚇人的怪物,「怪物們沒有朋友」」、「不欺負人還叫怪物嗎?」、「誰的本領大就讓誰做大王」等等情節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最後幾分鐘才是比較陽光的部分。也許編導以為最後的陽光結局可以被小孩子理解,殊不知小孩眼中只有一個一個的情節,並無成人所理解的所謂整場劇的主題的概念。給他們看暴力,看欺凌弱小,他們看到的也就是這些。


4、公主王子故事

我們家不談論公主、王子,不叫孩子小王子,孩子們也很少看那些經典的公主、王子故事。為什麼呢?美麗善良的公主,英俊勇敢的王子,王子和公主歷經磨難,終成眷屬,這樣的故事不是很浪漫、很美好嗎?


實話實說,我們希望孩子們通過閱讀增長的,是理性和智慧,不是愛情上的浪漫主義。那些浪漫愛情故事,等他們自己長大後會讀言情小說時,自然會大量接觸到,不需要從小培養。另外,人類真正的浪漫精神,也不僅僅是浪漫愛情,還包括理想主義、詩意、幻想、美感體驗等等,這些都遠非浪漫的公主王子故事可以培養。


我們也不想孩子被公主王子故事誤導對自己的認知。他們是生長在二十一世紀的普通小孩,不是萬眾矚目的王子,未來他們的另一半,也不會是那些美麗的公主,而是受現代教育的現實中的女子。他們沒有必要以那些英俊勇敢的王子為成長楷模,也無需從小做好迎娶一位「公主」的準備。我家是男孩,但對於家有女孩的爸爸媽媽,我們也同樣建議。


要看到勇敢、善良、友愛、機智的故事,有更多類型的書可以選擇,讓孩子把自己代入為王子、公主,並非好事。


5、經典童話。


這個認知,其實還並不是來自童話,而是來自天真看經典動畫片《哪吒鬧海》的經歷。那時天真才兩歲多,看到哪吒自盡那一段,小臉上滿是悲傷,好半天不說話,後來好幾天,都哭著從噩夢中醒來,讓我們很是後悔沒有儘早想到那樣的畫面可能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經典如《哪吒鬧海》,其中不適合小孩子的元素,實在不少,哪吒為懲罰龍子,生生抽出了它的龍筋、又扒了東海龍王的龍鱗,後來更是為了不連累父母,「析骨還父,剔肉還母」,當場自刎。這樣的情節、畫面,在小孩看來,會多可怕!


由此想到那些經典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聖誕夜凍死街頭的景象,不適合讓那麼小的小孩子去想像,醜小鴨所遭遇的歧視,對一個小小的心靈,也未必有什麼好處,《白雪公主》中的繼母,會讓孩子聯想到自己的媽媽也可能會死去,可能會有一個可怕的、老妖婆一樣的後媽,而小紅帽那麼可愛的小女孩,被大灰狼像嚼胡蘿蔔那樣吃掉,會讓孩子生「被吃掉」的想像。還曾經有人統計,幾本經典童話中,至少出現過幾十種兇殺手法。


那些被認為很美好的童話,實際上包含了太多邪惡、黑暗以及孩子們所不能承受的恐懼、悲傷。這麼多可怕的東西,大人怎麼會不假思索地因為它們經典,從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就講給他們聽呢?


認識到這一點,直到大兒上初中學校要求他們讀經典童話,我們再沒有跟孩子提過任何童話故事,還把家中已有的經典童話書,藏到他們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也許有爸爸媽媽會認為,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無菌世界」中,應該讓孩子看到「這個世界的黑暗與邪惡」。確實,小孩子終究會長大,會去面對一些不那麼美好的東西,但我們始終相信,一個小孩子應該在愛、善良、寬容的影響下長大,在他們幼年時期,盡量少接觸那些不夠美好的事物,是爸爸媽媽應該給他們的保護。育兒經41:再說閱讀:這些東西,孩子越少讀到越好。


歡迎下載今日頭條APP,在「訂閱」那裡搜「真心爸媽」,關注我們頭條號@真心爸媽 ,每周2-3篇原創育兒文章,都是一手經驗的總結。歡迎轉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心爸媽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你讀的越多,學到的東西卻越少?
    這些東西,孩子越早學越聰明!
    鞋子越少越聰明?這3樣東西越多,對孩子危害越大!
    孩子衣服鞋子越少越聰明,這3樣東西越多危害越大,怎麼說?
    這些東西,讓你越吃越瘦!
    孩子最需要的10件「東西」,你做到了多少?
    這些東西,越吃越胖,你還在吃嗎?
    寶寶鞋子越少越聰明!這3樣東西越多,對孩子危害越大!
    越是美好的東西,越害怕得到!
    別看這個東西黑,卻能讓你越吃越瘦,越吃越年輕!
    父母給孩子的這樣東西越多,孩子越幸福!
    孩子喜歡吃的這些東西卻讓孩子越吃越傻,你知道嗎?
    女人,這些東西讓你越吃越美
    阿姨為何越來越年輕?原來是每天吃這些東西!
    綠蘿越養越多,越長越好,多虧了老媽聰明,用這東西!
    看到這3樣東西,孩子明顯跟你看到不一樣
    半夜,你看到過本不該看到的東西嗎?
    住嘴!這12種東西越吃越胖!萬萬沒想到
    10歲男孩玩這東西,癱了!德州也有,你也常帶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