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的表揚會扭曲孩子的行為動機
過分表揚,會讓學生更在意結果,愛面子,而不注重在過程中自身的提高。學生作弊,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
心理學家伍夫維·梅耶(Wulf-Uwe Meyer)研究過孩子看到同伴受到表揚之後的反應。結果顯示,12歲的孩子已經明白,被老師表揚並不代表你做得好,相反,正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老師認為你需要額外的鼓勵才表揚你。小孩已經看透了這個思維模式:只有落後的學生才會總被老師表揚。專家驚奇地發現十幾歲的孩子竟然認為,得到表揚不是什麼好事,還不如被批評。
認知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厄姆(Daniel Willingham)認為,當老師表揚某個學生的時候,可能不知不覺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你已經發揮出了全部天賦。」而當老師批評某個學生的時候,可能他的本意是:「你還有提升空間。」紐約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朱迪絲·布魯克(Judith Brook)認為,表揚很重要,但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表揚。如果孩子認為表揚很假,那麼,他們不僅會不相信虛假的表揚,也會不再相信那些真誠的讚美。
過分的表揚會扭曲孩子的行為動機。他們會變得為了得到表揚而去做一件事情,而在過程中沒有真正享受。里德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學者們回顧了150多項關於表揚的研究。結果表明:總被表揚的學生,會變得不願意冒險且缺乏自主性。與同伴相比,總被表揚的學生,做事很難持之以恆,過分依賴老師,說話中也透著不自信。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後,成績普遍降到全班倒數水平。他們大多害怕選擇,因為他們害怕承擔責任,害怕失敗。
一位高中英語老師曾告訴我,她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在家裡受到過度表揚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認為,他們的表揚是對孩子的支持,而孩子感受到的卻是父母極高的期望。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無法專註學習,只關心考試會得多少分。「我遇到過一位母親,只因為我給她兒子的成績是C,她就說『你毀了我兒子的自尊』。我跟她說:『你的孩子以後會做得更好。我給他C,是希望他不要滿足現狀。』」雖然我們一直以為,被過度表揚的孩子會搞不清為了什麼而學習,或缺乏動力,但德韋克卻給了我們相反的結果:被頻繁表揚的孩子更看重輸贏,對擊敗對手更感興趣。另外,這樣的孩子非常愛面子。
在一個實驗中,學生要參加兩次測試。在兩次測試的中間休息時間,學生可以作出如下選擇:要麼選擇上課,學習第二次測試需要的技巧。要麼選擇知道第一次測試的成績排名。時間有限,只能選一項。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學生幾乎都選擇了第二種任務,他們關心自己的成績,而不願意花時間去準備第二次測試。
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成績單,並告訴他們,這些成績單將寄給其他學校的學生。其實,他們既不會見到那些學生,也不知道他們的名字。結果發現,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學生,有4成誇大了自己的成績;而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學生,表現較誠實。
那些在小學時成績優異的學生,升入初中之後,會面對更大的壓力。那些認為自己因為聰明才成績好的學生會跟自己說,原來我一點都不聰明,這樣一來,他們的成績就很難達到先前的水平。他們認為,努力只是又一次證明了他們不聰明,而事實上,努力才是學業有成的關鍵因素。在深度訪談中,許多這樣的學生都承認,他們認真考慮過考試作弊。學生選擇作弊,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當家長忽略孩子的失敗,並且堅信他下次會做得更好時,問題就更嚴重了。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珍妮弗·克羅克(Jennifer Crocker)解釋說:「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失敗很可怕,因為連家人都不承認,也不接納失敗。」如果孩子沒有機會和別人討論,那麼必然不能從這些失敗中吸取教訓。
家長也不是只關注孩子的成功,他們也關註失敗。心理學家弗洛麗(Florrie Ng)博士對美國和中國的五年級學生做了實驗。
孩子們由媽媽帶到指定考場參加測試。實驗開始時,媽媽們在考場外等候,孩子隨機抽取試題。其中,有半數的孩子會抽到難題,這些題,他們大概只會做一半。隨後,在第二次測試開始前,孩子們有5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時,研究者允許媽媽們進入考場與孩子交流。研究者會告訴每一位媽媽她的孩子的測驗成績,還會騙她說,她孩子的分數低於測試的平均水平。研究者已提前設置好針孔攝像機用來記錄這5分鐘時間裡的親子互動。
錄像里,美國媽媽說話小心翼翼,她們樂觀、積極地與孩子溝通,大多談論與測試無關的話題,比如晚飯吃什麼之類的。中國媽媽會對孩子說「是不是剛才沒有專心做題啊?」或者「咱們一起看看你的考卷吧」。她們大多討論的是測試本身。休息之後進行了第二次測驗,這一次,中國孩子的成績進步了33%,這一比例是美國孩子的兩倍。
乍一看,中國媽媽苛刻又嚴厲,但這並不能反映中國媽媽的教養方式。其實,錄像里的中國媽媽一點也不苛刻嚴厲,雖然她們口氣堅定,但也沒有皺眉或提高嗓門,對孩子微笑和擁抱的次數也不輸給美國媽媽。
本文作者波?布朗森、阿什利?梅里曼,摘自《關鍵教養報告:關於孩子的新思考》,經出版方湛廬文化授權發布,特此致謝。
※被心靈扭曲的孩子折磨的狗
※二名男同志發生性行為,被執行鞭刑痛到表情扭曲,台下美女歡呼!
※扭曲的木頭 扭曲的人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把孩子的性格變扭曲
※扭曲的人格也是魅力四射
※我們的教育病了,扭曲了
※戰爭扭曲了誰的靈魂?
※女子抱著孩子出了車禍腿部被撞倒扭曲,但是接下來一幕卻感動眾人
※抓拍運動員誇張表情瞬間,有的滑稽有的扭曲!
※偷拍、恐嚇、性騷擾·粉絲扭曲的愛何時能停止?
※能幽默搞笑,亦可病態扭曲,緒川千世筆下纖細靈動的人物你看過嗎
※3D紋身,會扭曲你的大腦
※你無法直視她的臉!因為你的大腦會被她扭曲!
※行業的扭曲發展,健身教練已成背鍋俠!
※鏡頭下:惡搞模特被電,電擊後各種扭曲的面容和誇張的表情!
※他們說劉胡蘭的故事會讓孩子精神扭曲,該撤出課本,你認同嗎?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可能會扭曲他的人格
※抓拍運動員扭曲的表情瞬間,每一張都堪比經典表情包
※一段扭曲的畸戀,在她成為人妻後,他走向了犯罪道路